每周五放学后,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开大会,对此事情,你们怎么看?

体育罗老师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说实话我是最反感我们学校每周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了,几个校领导一个接一个的在台上高谈阔论,很多时候听得只想打瞌睡!

01

先说说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大会。

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大会就定在星期五下午上完第三次节课后,时间从五点过十分开始,会议时间长度不确定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


由于周五有晚自习,很多时候由于开会连晚饭都弄不到吃就去上自习去了。
开会的内容今年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四个校长讲话,三个副校长安排工作,正校长在最后骂人每次开会都在哪里说,老师拿着共产党的钱不好好教书,不认真教书,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党。

以前的校长开会经常威胁老师说,你不好好教书,我把你调到乡下去,让你在差学校看看,看看人家的待遇怎么样,我们的待遇有多好等等。


去年由于学校搬迁问题,四个校长都被免职了,都被调到比较差的学校去当一般的老师去了
,今年从其他学校调了一正一副两个校长过来,从学校提拔了两个副校长。

现在开会四个校长也是一个接一个的说话,现在的校长开会不骂人了,但是开会的时间更长了,要求老师做的事情更多了,天天逼老师做资料,逼老师搞好教学。

02

教职工大会该干什么?

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放在教职工大会上讲,党员会议党员参加就可以了,校领导班子会校领导参与就可以了,职工代表会部分职工参加就可以了。


全校教职工大会,主要是对这一周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结
,比如这一周出现什么特殊情况没有?如果教学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批评指正。

最近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落实?领导出去培训没有,培训后有没有什么精神及文件要传达给大家的?对于教师的成长及发展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03

教职工大会需要注意的事情。

我认为开会的频率要控制没有必要每个星期都开会,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的事情那么就没有必要组织大家开会了。


我们学校
开的频率大概两个星期一次,有时候结连几个星期都开会的有,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有几次会议。

开会时间得控制好,开会时间不应太长,领导捡重要的事情说就可以了,尽量用简洁的话把事情说明白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么,空得大家都很累。

写在后面的话:

全校教职工大会有必要开,但是没有必要每个星期都开,过于频繁了大家都很烦,都很累的。但也不能几个月不开一次,我认为没有什么事的话两个星期左右开一次就可以了。

开会的内容得讲究,不能尽说些不管紧要的事情,校领导不能动不动就长篇大论,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学校最近各项工作的安排等应该是会议的重点。

开会的目的,一个是解决学校存在实际的问题,一个是激励老师认真搞好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技能,服务好学生。

对于学校每个星期组织全校老师开会,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每周开一次例会,看似非常合理,也是非常必要,其实完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要从我工作过的三所学校分别来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第一所学校:每周例会,讲的讲,听的听。

这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地区重点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教师集中开会。在学校领导看来,把一周的工作总结一下,把下周的工作布置一下,非常有必要。于是,每周五下午,班主任必须把学生早早地组织好放学,然后全体教师集中在一间教室开会。那时候学校的条件还比较落后,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只好借用一间教室开会。

会议由一位副校长主持,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轮流上台把一周的工作进行小结和布置,每一个部门讲完了,最后由校长进行总结。一般情况下,学校五、六个部门讲完要用近一个小时,有时遇到一些情况校长还会作长篇大论。比如某项工作做得不好需要强调,并力图厘清部门责任;比如上级领导要来校长检查,各个部门需要配合完成相关的任务;比如教师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思想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等。这样一来,这种例会没有两个小时是下不来的。等到会议终于结束了,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再看看教师这边呢?台上的领导讲得满头大汗情绪激动,而台下的听众却在闭目养神,各忙各的,也有私下在窃窃私语的。总之,只要不是影响会议的行为,都没有人管你,但是,你不能随意离开,不参加会议是不可以的。

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

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三十晚上说大书,讲的讲,听的听。

第二所学校:行政例会,看起来非常神秘。

我工作的第二所学校,也是一所当地名校。这所学校没有每周的教师例会,但是却有一个行政例会,也就是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周开一次会议,时间是每周二上午第二节课。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会议时,发现这些领导们从上午第二节课开始开会,一直开到第四节下课还没有结束,等我们在食堂快要吃完午饭时,领导们才陆陆续续地从会议室走出来。我的一位相处得比较好的同事前不久升职参加了这个会议,于是我悄悄问他:是不是学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议?他摇了摇头说:没有什么事情,正常的会议,都是说的日常工作。

我根本不相信这位同事的话,心里认为他是升了官了,与我有距离了。

一年以后,我被一位校领导看中了,进入了学校的中层,也参加了每周的行政例会。这才开始相信了那位同事的话。每周的行政例会,都由校长亲自主持,每个部门先是汇报一下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做了哪些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校长反复强调要大家说一些重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要说了,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于是轮到我说话的时候,我就说我们这边没有什么事情。

几次会议下来,我觉得别人都在说自己的工作,只有我觉得自己的这个方面好像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似乎这样不太好。于是,我也同其他人一样,把自己份内的这份工作拣几条说一说,有时为了加强别人的印象,还要加上一些时尚、好听的名词,显得非常符合时下流行的“高大上”理念。

这样的会议,显得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有一次,主持会议的校长说:每次行政会都要开到两个小时以上,大家说的都是日常的工作,这样太浪费时间。以后,大家都说一些重要的事情,日常的工作,大家都能看得见,就不要说了。但是,已经形成的习惯,一下子想改变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三所学校:教师大会,每学期两次。

我工作的第三所学校,校长带头坚持一个原则:学校的教师大会,每学期只进行两次:开学一次,布置一个学期的工作思路和要点;结束一次:总结一个学期的工作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技术已经进入日常工作之中了。平时的各项通知完全可以通过QQ等办公技术实现,所以,平时真的没有必要开会,而且,平时老师们忙于自己的工作,都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学校如果临时有事,就在各个群里通知一下,请相关的老师看到之后回复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效率无疑是高效的。

不要说我们的工作不认真,不要说我们的领导工作不扎实,更不要说我们的学校管理不细致,我现在工作的这所学校更是本地的一所名校,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都是前两所学校所不能比的。

开会,似乎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领导们都喜欢开会,他们总是要在会议上表达他们的想法,他们总是不放心,甚至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塞到每一位老师的耳朵里。其实,越是这样,效果越是不好。该听的人还是听,不想听的人还是不听。

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是要重视实际的效果吧。


跟着江老师学数学


什么时候开教师会, 一周开几次教师会,可以搞一次民主测评,集中大家建议。我也赞成 会议能不开则不开, 能少开则少开。

我们学校教师会议时间原先安排在周五下午, 学生离校之后, 老师们集中开会,学生一离校,教师比较清净,会议时间也不长,一般不到一个小时。

但是这两年,周五下午开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出来了。 这几年招聘的年轻教师比较多,并且外市区也不少, 周五下午都急着回家,路上开车一两个小时, 再加上周末堵车, 等回到家就已经八点左右, 如果教师太晚到家,就增加了安全隐患,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教师的孩子大部分已经上初中高中, 周五下午初中高中集体离校需要接孩子。往往家里老人不能帮衬,还有的夫妻俩在我们一个单位, 不能因为开会影响接孩子。 不能因为开会, 让孩子一个人在学校苦苦傻等。对于教师例会时间,在征求大家的基础上,我们改为周五的中午, 时间调整过之后,这两个问题也得以解决,深受老师们喜欢。

教师开会有必要,总结上周工作,部署安排下周工作。 通过教师会有便于统一大家思想,提高认识,保持一致行动。会议尽量精简, 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绝不要啰啰嗦嗦说一大堆, 惹得大家心烦气躁。


教育采撷


这里有个校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这样一个校长,每天中午吃过饭,都要求教师到会议室开会。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话特别多,事情也特别多。

  • 一件事情能说半天,事无巨细,重言倒语,反反复复,说话的声音非常大,劲头非常十足,也不嫌累。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求教师值班,轮流看护。分好工,交代好任务和注意事项,也就完事了。可是,这个校长从吃过饭讲到上课,足足讲了将近两个小时。
  • 大事小事,全部都是事,全部都在教师会上说。学生读书的事,写字的事,唱歌的事,学生吃饭的事……样样都是这样。
  • 就他一个校长讲,主任不讲,副校长不讲,老师不讲,只有校长一个人在讲。不是不讲,而是不让讲。

一次,等校长讲完之后,一个老教师站起来问:“你说了那么多,那么长。谁知道到底想说什么?”

还有一次,高铁警察来学校向学生宣传远离高铁线路,杜绝安全事故的活动。组织学生站好队之后,警察刚开始讲,这个校长讲跑到警察前面说:“我先说两句。”结果,你猜怎么着,他讲起来没有了头,根本不把这次的目的是什么了。结果,大课间快要结束了,他才不讲,警察简简单单就讲了两句话,结束了。

到底不知道某些学校领导为了什么,天天开会,按时开会,而且非常有规律,可以说是开起来没头没尾。


中小学教育者


校长层次不同开会情势不同,咱校过去的校长,科级,哪个会呀开的人人都烦,难熬至极,先是五六个主任讲,再是后勤校长讲,然后政教校长讲,然后教学校长讲,然后工会主席讲,然后校长讲,然后书记讲~,讲话均没写成稿,想到哪讲到哪,会议时长少则3小时多到5小时,真要命。后来学校升级了,校长换了,由市相关领导任校长,工作相当务实,开会少了,有事在校群中安排,开会要求必须有发言稿,一人讲话不得超过5分钟,要求教师做好听会笔记,这种高效率的会议模式很受教师欢迎~


醇成锋哲


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其根源还是学校主要领导的官僚主义!

老师们工作了一周了,又累又乏,好不容易熬到周五放学了,原本可以喘一口气了,却没想到更累的事情等着他们——开大会,而且居然成了例会,每周五都是这样!

学校哪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每周五都开大会解决?而且深谙世道的人都知道——

大会不重要,小会才重要;大会只能解决小事情,小会才能解决大事情!

学校开会,主要内容是“领导骂人”!全体教师只是被动的听众,等到领导骂够了,老师的心情破坏到极点了,这个会往往就结束了!

所以,没什么大的意义!

然而由于学校领导多,正副校长、书记六七个,等到论资排辈一个一个地“骂人”骂完了,早已超过了下班时间,老师们只好披星戴月地回家!

虽然老师们极力反对这种无聊的、又伤害老师感情的会议,但领导喜欢开,校长开会上瘾,不开会就难受,所以老师们也没办法,只好被动地开。

这种会议,无疑给老师加重了工作负担!

这和教育部等部委出台的——“切实减轻中小学老师的工作负担”——等法律法规相违背,是违反政策的!

所以,建议这所学校的校长,立即停止这种做法,改进工作方法。

会议当然要开,但一定要短而精,高效、务实、有意义!

学校不仅仅是“一切为了孩子”;还应该多为老师想想,多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最起码不要额外地给老师增加工作负担!


孙老师谈孩子教育


学校周五放学后开会,其它不多说,其实就是这个学校校长,一,多事之人,好大喜功,周末开会,让外人领导感觉他下班了还加班。我还是那句话:一次加班是偶然,次次天天加班的人,就是执行力与工作能力差。二:每逢周五放学开会,说明这个校长对下属苛刻,。完全不顾及下属辛苦一个礼拜,周五了有的想下班后买些菜回家周末改善生活,有的想上路去接接在外地上学的孩子,或者去乡下城里都父母亲友,有的老师想出去散散心 ,结果他占用了广大给他努力工作的下属时间,日久,这种不知道体桖下属的做法,不只是寒了下属的心,还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三:周五放学召开教师会议的校长,还极有可能是与配偶关系不融洽,在学校耀武扬威习惯了,两天双休日在家,别扭,不想回家,就让大家都在学校陪着自己,能晚回家一分钟就舒服一分钟,再说了,更加有可能他她在学校拥有的不只是权力,还是所谓的“爱情”,他她爱的人有几个都是在学校里,能多呆会是一会 。平时放学后,总有一部分教师不回家,蹭空调,蹭学校电脑,这下好了,周末了,就一个劲开会,五点放学,开会到七点,把他们开会熬的心急火燎,散会后,鸟兽散,整好让校长及其情人,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尽享人生之美好,这逼车内爱情来的无拘无束,更比宾馆之情更加无所忌惮。


莫邪21128409


这件事情要分三个方面来看:

一:开会总结是好事,有利于工作提升

我们中国是一个特别喜欢开会的国家,而我们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非常喜欢开会,当然我们知道开会有它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布置一些重要的内容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这都是非常必要的。

而在学校当中,一周工作下来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总结,及时改正,更好的为下一周的工作去规划,如果等到两年以后再回到学校,可能很多问题印象就不那么深刻了,学校组织在周五放学后开会也是想把问题尽快解决,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个好的教育教学的过程。

二:开会不能流于形式,更要注重会议内容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会议其实都是走的是固定的流程,说的都是官方的话和套话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经常变成个人的表演或者是群体的抱怨。

我们学校在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效率,把这一周主要的问题罗列出来,解决的方法罗列出来,需要贯彻执行的严格要求到位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问题可以在平常的工作当中去沟通,不必占用老师下班时间。

三:可以向校长提出积极的建议意见

我们作为普通老师,可以对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你对开会的内容或者是时间的选定不是很满意的话,你可以向校长提出来你的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你能够提出来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的话,我相信校长是会采纳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说气话,更不要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言论。


宇宙最好老师


凡事有利有弊,这件事还是需要辩证的看待。

一般来说,学校占用下班时间,占用教师的私人时间来开大会,很受教师的反感,毕竟有什么事上班时间不能说,非得到下班之后再说,对此,很多教师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挺抵触的。

如果碰上那种粘人的大会,一开一两个钟头,大小官员轮小发言,小官员生怕自己发言不详细,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整的时间越拖越久,下班的教师忍饿不说,家里有事的时候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如此,还真是煎熬。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由于第二天不用上班,周五晚上也一般用来喝酒聚会,这个晚上一般玩的都比较疯狂。学校周五放学后,留下全体教师开大会,这样男教师就无形之中被锁在了单位,虽然可能会饿肚子,但有很大的频率,这些男教师开完会就直接回家,从这一点上来考虑,学校周五要求放学后开大会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当然,心里面抵触这样做法的老师还是占绝大部分,明明白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开会,非得安排到晚上,从侧面也说明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我们工作讲究的是效率,而非简单的看时间点,如果谁工作时间长、下班拖得久,就是工作先进的话,那么大不了大家都在工作时间磨洋工,在下班后再开始工作,如果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工作业绩或者成绩肯定会背道而驰,领导碰上这样一群员工,也会头疼无比的。

总之,不喜欢这样的开大会,虽然有时对于某些家庭有利,但这是在消耗大家的耐心。


迷途远望


每周五放学之后召集全体教师开大会,应该就是每周的例会。有的把例会时间定在星期一,有的则是在星期五。

从时间段来看,属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正常的日程安排。但我认为开会的时间不宜过长,在会上对本周工作的总结,以及对下周工作的安排计划等,那是无可厚非的。

作为教职工,都应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但是,如果每周都重复地说一些和教学无关的事,而浪费大家过多的时间,那就失去了开会的意义。

一、开会时间的选择。

大部分学校选择在周一进行每周例会。在周五开例会的安排也比较多。

先来说一下周一开例会的安排吧!在周一的中午开会,利用老师们休息的时间,既是对上周工作的总结,又继续对下周工作进行一个比较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它的好处是:各项会议的议程和工作安排都比较及时,具有时效性。对老师们来说,不满情绪比较突出的就是,周一相对其他几天来说,整个课程安排以及相关的时间很紧凑。老师们处于陀螺式的状态,不断地旋转,这一天显得非常的累。尤其是班主任的事情,比其他科任老师的要多出两三倍以上。

开例会让老师们表现出非常厌烦的心理,各种各样的情绪都会产生。个人认为,开会应该在传达精神和安排部署的同时,还要注意开会的效率。

二、领导在开会时表现出的说话艺术。

教职工开例会,校长说话的水平以及幽默感,会极大地影响到老师们对于开会内容的接受程度。有一些校长是高高在上的,认为他自己的那一套说辞和管理方式,是无可挑剔的。人人都必须服从于他,甚至每一个小步骤都要按他说的来做。

如果再遇上有些品德差的校长,言语当中还不干净的带一些侮辱性的话语,或者是训斥的语气,在每一次的大会上都贯穿始终,那么是不可能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的,并且不可能让人信服,更不能以德服人。

会让老师们觉得他就是一个疯子,有气无处撒,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了他的出气筒,不训斥别人就会浑身不自在。如果有哪个老师有一小点的疏忽,他就会无限的放大。

三、开会的内容尽量的做到有的放矢。

开例会,本来就是传达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文件及精神,那么就需要校长快速的吃透文件。和老师有关的就快速的传达,和教育无关的,那么应由行政或后勤来做的,就应在会后各自商量。不应该浪费大家的时间。

如果领导是属于特别敬业且古板,在会上讲一些与提高教学质量,无关紧要的东西,那完全不必要。有时候老师们会觉得,从会议的比重上来看,教学部分只占不到30%左右,这样的领导只是想过一过自己的官瘾,这样本末倒置的例会还不如没有。

如果有时候没有重要的文件及精神传达的话,可以不再开例会,临时发通知在群里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周把会议,当成天大的事情。而且有些学校也没有每周开例会,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而且人家的教学质量照样是杠杠滴!

所以我们在质疑:这个例会的作用和重要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除了个别领导的表演秀、训斥老师、公报私仇地发表自己的怨气之外,没有起到一个领导该有的表率作用。这样的形式主义,在一线的学校当中是非常常见的。

总之:老师们被弄得苦不堪言。不满情绪一天天累积,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领导不能以德服人,不能有效的管理。他也不可能群策群力的把校园各项工作管理好,体现的就是校长无能。和老师之间发生了摩擦,听不进别人任何的意见,然后就去向上级领导打小报告。冤枉老师,否定老师们的教学工作能力。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大家拥戴和尊敬的。

我是忧优纵横侃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喜欢我,就关注我,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