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臺專項意見 培育更多細分行業“單打冠軍”

我省日前出臺專項意見,引導中小企業堅定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作為製造強省基礎的中小企業,做專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強、做強才能做久

——力爭到2020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3000戶以上,其中主營收入10億元以上“行業小巨人”50戶

蕪湖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30多年專注生產製冷空調控制部件,主導產品空調截止閥、四通換向閥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分別達30%、65%;安徽耐科擠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塑料擠出成型細分市場,年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比重近10%,在國內異型材擠出成型模具細分市場上銷售額和出口額連續八年“雙冠王”……

堅持“專精特新”發展,全省一批中小企業已成長為在國內乃至全球細分市場佔有優勢地位的行業“配套專家”“單打冠軍”和“科技小巨人”。

日前,省政府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意見》,引導製造業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3000戶以上,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行業小巨人”50戶,成為發展新興產業的新引擎、引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國內外中小企業的發展實踐證明,做專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強、做強才能做久。走‘專精特新’之路,是中小企業成就‘百年老店’的重要秘訣。”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說。

在很大程度上說,中小企業興則經濟興、中小企業強則經濟強。從全球看,無論是以創新驅動的美國,還是以精湛著稱的德國,或是以高效取勝的日本,除了有一群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更多的是擁有一大批堅定“專精特新”發展、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從我國看,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強省的發展歷程,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中小企業是製造強省的基礎所在,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既是落實我省製造強省建設實施方案、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的需要,也是持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培育新動能的要求。省政府出臺意見,就是要加強政策扶持,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引導中小企業堅定不移地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牛弩韜說。

小塊頭大能量,已認定的1700戶“專精特新”企業貢獻大

——僅佔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數量的8.4%,卻貢獻了14.7%的營業收入和20%的利潤

溜溜果園公司把一顆梅子做到極致,其蜜餞產品在全國蜜餞行業市場佔有率第一,溜溜梅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安徽華宇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阜南縣當地特有資源杞柳為原料編制近兩萬個品種柳編工藝品,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柳編技藝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在全省各地,堅持“專精特新”發展已逐漸成為中小企業的共識。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省‘專精特新’企業業績大多表現不俗,正得益於此。 ”省經信委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馬永說。 據瞭解,省經信委2013年提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以來,目前已累計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00戶。

“從2017年的數據看,這批企業僅佔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數量的8.4%,卻貢獻了14.7%的營業收入和20%的利潤。小企業作出了大貢獻,小塊頭煥發了大能量。 ”省經信委中小企業局副局長施力介紹,這批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在1億元至5億元的佔47%,戶均2.5億元;發展速度較快,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10%以上的佔55.5%,平均增速達15%;盈利水平較好,企業利潤在500萬元以上的佔53%,戶均利潤為1755萬元;湧現出在國內細分市場佔有率位居前列的“單打冠軍”68戶,在境內外主板成功上市的企業30戶,有力地促進了全省工業經濟發展。

在“專精特新”具體發展方向上,《意見》此次明確,專業化,即專注核心業務,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的能力,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精細化,即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以美譽度高、性價比好、品質精良的產品和服務在細分市場中佔據優勢。特色化,即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採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研製生產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新穎化,即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梯次培育動態管理,打造具有持續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群體

——從今年到2020年,計劃每年培育入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戶,並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戶左右

“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堅持梯次培育、動態管理,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打造具有持續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群體。 ”馬永說,從今年到2020年,我省計劃每年培育入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戶,並認定“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戶左右。

此次,《意見》在增強創新能力、強化載體建設、提升質量品牌、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協作配套、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鼓勵大型製造企業、互聯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放或合作共建制造業創新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高端裝備使用、原型設計開發、生產工藝諮詢、產業鏈配套等服務。”施力說,我省鼓勵“龍頭+配套”協同發展,建立信息對接平臺,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龍頭骨幹企業形成專業化協作配套關係。

企業家對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至關重要。我省提出,加強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教育培訓,全面增強中小企業高管發現機會、整合資源、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的能力。每年評選全省製造業優秀企業家50名,培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管1000人次,組織一批“專精特新”領軍企業家赴德國、日本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培養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

“真金白銀”支持力度更大。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擇優給予每戶一次性獎補50萬元。對在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支持製造業中小企業開展設備融資租賃業務,採取補貼等方式,對融資期限3年期及以上業務,按照融資規模8%的比例對融資租賃中小企業進行補貼,每戶企業最高可達500萬元。設立並運營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主要投向“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

可以期待,受益於一系列精準、高含金量的培育支持政策,江淮大地必將湧現更多在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細分行業“配套專家”“單打冠軍”和“科技小巨人”。(吳量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