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三个明朝首辅的关系?

hm2007

朱元璋利用刘伯温的聪明才智让淮西勋贵和骄兵悍将们一起成为了阶下之囚,开国需要他们用命搏出位,太平以后飞鸟尽,良弓藏。

中华文明百年的劫难,终于实现了汉文化的回归,大开大合之际需要用重典,治乱世用重典法,收复天下豪杰之士,重新建立天地君亲师的伦理纲常,而蓝玉之流则视天下为囊中之物巧取豪夺没有节制,自己先后任用的中书省左丞李善长和胡惟庸都出现了结党营私的现象,从此大明帝国废除了千年的丞相制度,皇帝统一中央集权。



后世子孙,朱棣政变夺了侄子的江山,磨平了天潢贵胄的藩王们的造反之心,夷了清流文人领袖方孝孺的十族,启动了特务统治,植入了宦官集团监督文官政府,让自己的内阁部长们与有欲难求的腌宦们一起看管江山。

明朝的内阁制和宦官监管制度从朱棣开始有了明确的框架,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已经成为了成熟的政治规矩。朱厚熜被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内定为明朝第十一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嘉靖中兴,为后来的张居正新政奠定了基础。



徐阶是一个谨慎的人,嘉靖皇帝把他作为次辅与严嵩一起主持朝政,高拱主持户部,张居正执掌兵部,严世蕃负责工部,大家都是内阁成员,大家分工负责各自领域,重大的事情由司礼监与内阁一起组织御前会议,由嘉靖皇帝亲自裁断。

徐阶与严嵩共事十多年,实行明哲保身的策略,尽量迎合严嵩的意见,同时徐阶写的一手好青词博得嘉靖皇帝的欢心,因此可以左右逢源。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政治上的很多问题都向老师请教,终于领悟了韬光养晦之道。高拱则不同,天生火爆脾气,不党不伍,他担任朱厚熜的儿子裕王首席教授,肩负着未来天子教育重任,同时也需要为新皇帝开拓新局面,所以与严嵩不对付一心倒严。

徐阶为了大局着想,支撑着严嵩把控朝局带来的腐败混乱局面,在触及帝国重大原则问题上则是极力坚持,避免了国策的进一步全国执行过程中的扭曲。高拱看不惯这种首鼠两端的人,朱厚熜逝世后裕王继位,高拱抓住了徐阶族人在地方多有不法行为案件,让徐阶告老还乡了。高拱执政后,其火爆脾气越来越暴躁,很多国策及政见不合的人都受到了他排挤,高拱最反感的就是司礼监的太监们干政,其中就有冯保,张居正也只能韬光养晦。



朱载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张居正作为太子的师傅,成为了李太后的核心决策圈依靠,作为新皇帝的大伴冯保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与张居正出于共同的政治利益联手拌到了高拱,李太后重用张居正展开了新政改革。

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夹在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奶油,不能让皇帝不开心,也不能让百官公卿觉得自己不忠,这是一份两头难讨好的工作,同时还有宦官集团的监管,作为明帝国内阁的首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和心血,圣明的君王依赖他们统御百官和亿兆黎民,昏庸无能的君王则沦为他们的傀儡,他们可以祸国殃民。至于他们的友谊,我认为政治家没有个人的道德和利益,那么就不存在私交了,一切都要服务自己所在的集团。


唐俊龙55398571

徐阶,高拱,张居正分别是明朝嘉庆,隆庆,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是张居正的恩师,科举考试时,张居正的文章就是徐阶判的,而高拱是隆庆皇帝的恩师,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恩师。


他们三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缺了谁,都不会出现历史上的隆庆新政这一盛世局面。

徐阶本身是才华横溢,而且善于权谋之术,他师程聂豹,深得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一心学,徐阶入内辅期间,受到了严世藩父子的挤兑,但是忍气吞声,顺着严嵩父子意思去做,不管内政,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世藩,以来讨好严世藩父子,而他这一忍气吞声换了的就是皇上对他的器重以及严世藩父子的信任。


后来严世藩父子私通敌寇,被嘉庆帝处死,而严家一倒台,徐阶就成为了内阁首辅。而在徐阶任首辅期间,其行为可以说与严嵩并无二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急,史书曾这样描写过徐阶家里“华亭在政府久,富于分宜,有田二十四万,子弟家奴暴横闾里,一方病之如坐水火”。由此可知,徐阶的 资产何其庞大。隆庆二年七月,徐阶因干涉后宫私事太多,引起隆庆帝的不满,让他拿着铺盖走人了。后来高拱上任,查封了徐家,判了徐阶的两个儿子流放,最后徐阶可以说是落得一个家破人亡。

张居正,他可谓是深得他恩师徐阶的真传,那贪污腐败的战绩不比他老师差,他在位期间可谓奢侈之极,出门坐32人轿子,吃更是要不少于50道菜,而且张居正好色,甚至还与太后有染。当然,张居正也是政绩显赫,他推动改革,在政治上他任用贤人,打击王公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他新修水利,减轻赋税,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使得国库充实,百姓富足。在军事上,他加强军队训练,任用谭纶、戚继光等人镇守边疆。在他的改革下,明朝在慢慢的兴起,而他自己也累死在了首辅的任期之上,而他死后,也是得到了一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张居正推荐入阁,但是他不善于为人处事,且为人直率,因此在内阁得罪了徐阶,那不用想都知道了,得罪了老大,你就完了,最后只得称病辞职。徐阶死后,张居正再次引他进入内阁,而这次,他就与张居正一起开始了改革,改革期间明朝开放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赴东洋日本、西洋各国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而明朝开关这几十年,流入中国银两达5亿之多,瞬间让中国成为了贸易大国。



徐阶,高拱,张居正,三大辅臣,可谓是位极权臣,他们相辅相承,又勾心斗角,正是他们这才缔造了隆庆盛世。三人都是一代名臣。


一缕风尘854

高拱,(1515-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严嵩在位其间,与其子严世番打压异己、扶持个人势力,徐阶、高拱和张居正等人为了拉严嵩下马,一度有长时期的合作,这时候,他们的共同敌人是严嵩。经过他们的艰辛布局和长期努力,嘉靖四十一年(1562),权倾朝野的严嵩终于倒台。

高拱画像

当共同的敌人倒台后,因为对利益分割的不同,以前的联盟内部一般会产生分裂,说简单点,大家一起一路拼杀过来,凭什么你现在指挥我?政治规则就是如此,在这种游戏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面,都藏着自我利益的角逐与斗争。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便属于此类。他们曾合作“倒严”,如今严嵩终于下台,内阁首辅的高位谁坐比较合适,能更服人心呢?生性秉直的高拱当仁不让,徐阶心生不满。于是他逐渐拉拢张居正联合倒高拱,其中还有后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当一个人连续受到盟友背叛时,距离倒台就不远了。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高拱,刘毓濵饰。

张居正表面与高拱合作,暗中却将相关消息告知徐阶和冯保,高阁老焉能不败?另有说法高拱和张居正在日常中也有隔阂。张居正膝下多子,高拱却没有,一日两人谈起,高拱说:“上天真不公平,为什么你这么多儿子?”张居正回曰:“子嗣多了养活起来很费钱啊。”高拱说:“你有徐某给你的三万金,还担心什么衣食啊!”意指张居正受过贿赂。自此张居正对高拱心有不满。高拱后来也回忆说,这件事可能是他们两人交恶的源头。

总体来看,高拱在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任用贤良,加强边防,革除弊政,财政收入增加,为后来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奠定了基础。至于此三人关系,实在不好言说,政治斗争中,身处其间的政客们为了能够存活下去,为了实现心中积攒很久的政治抱负,必须付出代价,即不择手段达到阻挡自己的人。他们三人反目是必然的,但是三人在位期间,并没有像严嵩一样搜刮民脂民膏,贪污过居。因此,历史人物的评价仅仅看其有无排挤他人,视野就太小了,也不能产生综合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无端陷害忠良,为了个人势力大规模打压异己,或许就应该有一个较为客观中允的评价。

《高拱全集》书影,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拱一生著述丰富,共有18种,遗失3种,还剩15种,涉猎广泛,其哲学、经学和文学思想研究还不够透彻全面,空间很大,学界仍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等:《明史》卷213《高拱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2.岳天雷:《高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季我努学社

徐阶高拱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三个很有名的内阁首辅,他们之间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徐阶斗垮了严嵩,高拱斗垮了徐阶,最后面张居正斗垮了高拱。几个人之间一开始为同样目标合作过。但是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徐阶

三个人都是治世能人,比起严嵩之流,强的可不是一丁半点。徐阶接替严嵩之后,就开始对明朝的各项工作开始纠正。内部先进行整顿,把严嵩的党羽全部处理掉。让朝廷变得清明起来,让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徐阶的手段权谋和能力,除了张居正,可谓无人与之匹敌。


高拱

后来高拱胜了徐阶当上首辅。他在识人用人上远超徐阶,张居正。高拱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启用殷正茂平定两广的叛乱。

张居正

在隆庆帝刚死,高拱就被张居正联合太监冯宝,太后以专横无礼之名致仕,结束了政治生命。张居正接替了高拱,开启了万历前十年的张居正变法。张居正的改革使得明朝重新焕发生机。治世能臣的张居正在死后就遭到了万历的清算,改革的成果付之东流。


文轩春秋

徐阶是张居正的座师,高拱是隆庆皇帝朱载垕的老师,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与高拱曾经是好友,曾立志匡扶江山社稷,可后来张居正却在小皇帝和太后面前打小报告,害得高拱被勒令退休。

他们之间总的关系就是继任者关系,分别先后任职内阁首辅,先是徐阶,再是高拱,最后张居正。三人之间细微的关系错综复杂,都为最高权力而斗争不已。明朝自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内阁首辅就是权力最大的文官,有时权力甚至大过以前的宰相。

徐阶是靠斗倒嘉靖朝著名奸臣严嵩父子才得以上位的,他忍辱负重,厚积薄发,处处奉迎嘉靖帝的喜好,修宫殿,填青词,逐步获得信任。趁严嵩被嘉靖帝冷落之际,徐阶抓住时机,一击即中,一举将严嵩父子打倒,登上了首辅的宝座。他提拔学生张居正,嘉靖帝生前未立太子,嘉靖帝驾崩后,徐阶和张居正等人伪造遗诏,使隆庆皇帝顺利继位,避免了一场皇权争夺斗争。隆庆帝继位后,行为荒诞不经,徐阶多次劝阻无效,失望之余上书请辞,获得批准。

高拱在徐阶辞官之后进入内阁,他自恃才高,又做过隆庆帝的老师,根本不把时任首辅李春芳放在眼里,遇事专横,李春芳愤而辞官,高拱继任为首辅。高拱治国理政才能突出,极力促成了俺答封贡,使明朝边境再无战事之忧。力排众议,任用能征善战而又贪婪无度的殷正茂为总督,成功镇压广西土司叛乱。隆庆帝驾崩后,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继位,张居正在小皇帝和两位太后面前打高拱的小报告,将高拱曾在内阁说过的“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宣称高拱密谋拥立藩王,皇帝与太后大惊,下旨勒令高拱回籍。

张居正继高拱为首辅,他与司礼监太监冯保联合,又得到李太后支持,军政大事皆出于一身。他主持推行考成法(绩效考核制度),一条鞭法(赋税,徭役皆折合银两),实行多项改革措施,开创了明朝后期著名的万历中兴。可惜,英年早逝,死于首辅任上。他的改革举措触动了权贵阶级的利益,万历皇帝也对他实行的严格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使得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和抄家,追夺一切封赏,差点被毁坟掘墓。

总体来说,徐阶,高拱,张居正虽然为了权力而勾心斗角,但他们都是治国理政的绝佳人才,在他们任首辅期间尽管朝廷中斗争激烈,但明朝的综合国力却是稳步在提升的。他们三人都不愧治世能臣之美誉。

历史茶坊,解密历史,畅谈奇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历史茶坊

首辅,即内阁首辅大臣。明朝初期,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后,取消了中书省,另设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因大学士在皇宫大内就餐,侍皇帝于宫殿阁楼的下面,又叫内阁。太祖时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并无实权。仁宗时期,开始参与处理国家大是,成为了宰相的别称。世宗嘉靖时开始统领六部。类似于清朝的军机处。



徐阶,松江华亭人(上海松江区),嘉靖二年(1523年)殿试探花,后因触仵张孚敬被贬官,此话就变得谨慎,善变。因能和严嵩共事十余年,并最终斗倒严嵩,继任首辅。在其能首辅期间,为了稳固地位,先举荐了当了太子裕王九年侍读学士的高拱入内阁,后又引也曾裕王府讲读的学生张居正入阁,彼时,三人同心同德,关系密切。明世宗不豫时(病重),徐阶草拟遗诏时唯独t与张居正商议,致使高拱心生芥蒂。隆庆皇帝(穆宗)登基后,高拱又仗着是皇帝的亲信旧臣,想与徐阶分庭抗礼,并进一步把持朝政。却不料被老谋深算的徐阶抓住把柄,逼的乞休,回新郑老家养病去了。不久徐阶也乞休回了老家。徐高二人随成政敌。

隆庆三年,高拱再次入阁。他尽改徐阶的做法和规章,并对徐阶进行打击报复。明史载“拱再出,扼阶不遗余力”。专门找徐阶的错,来加重徐阶的罪行,所赖皇帝念着徐阶的好,一直都压着。可巧徐阶的后辈仗势欺人,横行乡里,被高拱抓住,尽夺其田,戍其二子。同为内阁的张居正因为受到老师的托付(令三子事居正瑾),就劝高拱稍抬手。却引起高拱的怀疑。虽然最终误会消除,可好同事好朋友的二人却分道扬镳。政见的不同却使他们最终成了政敌。高是惩治太监专政,加强内阁职权,形成内阁专政。而张居正则是联合太监,沿至前习。



最终,高拱失败,黯然回乡。而张居正并未像高拱对徐阶般对他,依旧以礼相待。是念曾经的友情呢?或是在心里认同高拱的政见呢?


用心读史

看过《大明王朝1566》和《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童鞋想必对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内阁首辅印象深刻: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慢、张居正的担当,他们都是治世之能臣,有严嵩这个大奸臣作为攻坚堡垒,三人组成统一阵线讨严联盟,倒严成功后,他们相爱相杀,越走越远,最终分道扬镳。

先来说下徐阶,二十岁就探花及第,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后因不肯同流合污被贬,从此徐阶不再做一个愤青,懂得如何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中生存,变得游刃有余,写青词迎合圣意 (为此被清流所诟病),为搬倒严嵩,可以曲意迎奉,私底下又和学生张居正谋划如何倒严,他懂得如何借势,如何隐藏自己,使敌人放松警惕,最终一击而退。

高拱与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亦师亦友,互相陪伴走过黎明前的黑暗,裕王太子地位确立后,高拱开启了人生up模式。斗倒严嵩后,与徐阶作为大明内阁的一二把手,最初还能合舟共济,高拱是个耿直boy,看不惯徐阶纵容亲族违法乱纪,二人因此反目,竟发展成水火不容,最终以高拱的罢官告终。后徐阶退休,又被起复,高拱执政期间政绩斐然,然专横跋扈,不知团结同僚,后又被逐。

张居正不愧是一代人杰,非常注重搞好与同僚的关系,就连大奸臣严嵩与其儿子严世蕃都对其赞爱有加。徐阶对其有知遇之恩,一路提携,可谓是官场领路人,与高拱也是亦师亦友,互为引为知己。官场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权力,张居正联手大太监冯保在万历皇帝和太后李氏面前诋毁高拱,所谓三人成虎,高拱最终败走麦城,回桑梓养老。

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徐阶与高拱互相成就了对方,相爱相杀;高拱与张居正本来是志同道合之辈,相互约定匡扶天下,在权力面前迷失了自己,才变得水火不容,但又惺惺相惜;徐阶与张居正,一个师贤,一个徒孝,上演了一段师徒佳话。


喜欢就关注我,三藏说史,与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三藏说史



第一,徐高张抱团斗倒严嵩。

嘉靖朝时徐阶为内阁次辅,高拱为阁员,由于严嵩父子专权,徐阶高拱张居正覃仓等等这些“清流”派文臣骨干们,自觉地团结在裕王为中心的门下,与严党抗衡斗争多年,最终合力扳倒了严嵩父子,徐阶坐上了内阁第一把交椅,高拱成了次辅。徐阶的权谋与隐忍此时表现地淋漓尽致。

第二,高拱把徐阶赶下了台。

隆庆皇帝登基后,重用徐、高等人大胆革新除弊一改嘉靖朝乌烟瘴气。但由于二人的性格差别导致其在政见、用人等方面严重分歧,最终,高拱凭借帝师的特殊关系巧妙利用海瑞将徐阶赶下台。不过,徐阶是明代公认的政治家,与张居正乃师生关系。这师徒二人的治国本领是在伯仲之间。自此,高拱如愿以偿成了内阁首辅,张居正依例升次辅。



第三,张居正又把高拱赶下了台。

高拱主持内阁时间不久,大明这个有限公司又换了董事长,年幼的万历皇帝登基。由于高拱比较专权,性格特别,引起阁僚们不满,于是张居正又成功地如法炮制,利用自己帝师的优势联合司礼太监冯保,利用太后把高拱赶下了台,高拱还未到退休年龄就被迫告別政治舞台致仕还乡。张居正名正言顺主持内阁成为首辅,开始放开手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圆梦人A

徐阶内敛,高拱张扬,张居正厚积而薄发,三人都是治国理政的能手,但性情、机遇各有不同。


徐阶入仕之初,因书生意气违逆内阁大学士张孚敬而被贬外任,受此挫折的徐阶从此谨事上官,可见此人较为灵活,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上下官吏大多喜欢和他来往。严嵩专权时,徐阶又及时调整策略,日常政事多顺从附和严嵩的意见,从不与他争执制造矛盾,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一副恭敬顺从的样子。但一旦严嵩被皇帝冷落失势时,徐阶就立马不失时机得运作“倒严”,行动直击要害、干脆利落。在对嘉靖的态度上,徐阶又能积极迎合皇帝的意见和兴趣爱好,主持修建万寿宫, 擅长写作嘉靖喜欢的青词,并善于调和皇帝、百官、太监等各派势力的关系,合理处置国内外各类事件,因此能够长久得到嘉靖信任,安稳地坐在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上。

相较于徐阶,高拱的性格特点就显得格外突出、棱角分明。在京内京外任上,高拱励精图治,数年内政绩斐然,但他性情急迫、专横跋扈,导致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多有不睦。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因高拱在朱载垕还未继位时就相交甚厚,故能仗着皇帝信任支撑一时。等到小皇帝万历即位,正是主少国疑的关口,高拱竟然又瞎说什么大实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引得两位太后大惊不已。张居正乘机联合司礼监冯保“倒高”,高拱被逐离权力中心。
相对于徐阶、高拱来讲,张居正的人生际遇更为幸运。在平稳过渡完嘉靖、隆庆两代皇帝,严嵩、徐阶、高拱三任大学士之后,气候渐成的张居正不失时机得联合司礼监一起驱逐了高拱,如愿以偿得继任为首席内阁大学士。凭借着“李太后、张居正、冯保铁三角”关系网,张居正得以在万历的头十年对日暮途穷的大明王朝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革新官场吏治、整顿土地财赋、充实国库收入、修复军备边防,成就了一番青史留名的伟业。


竹山的清溪涧

徐阶嘉靖帝时期首辅,他向嘉靖帝举荐了高拱,张居正。

嘉靖末,徐阶与高拱政观,高拱不同被逼退。

隆庆五年,张居正奏请皇帝复用高拱任首辅

万历五年,张居正再与高拱争斗中,张居正获胜,任首辅。此期间,高拱也是运筹帷幄,努力揣摩,寻找时机。写了许多关于张居正负面的材料。



张居正死后,万历帝终于把张居正清算了。

古往今来,朝廷内部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后也都是两败俱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