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控制风险,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欲望是无止境的,股市里面风险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够控制住风险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那么您能够做得到吗?】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风险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

一停:停止盲目的、无计划的买卖操作,有获利的筹码要及时兑现利润,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种情况,仔细研判行情的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个股的运行规律,认真地选好股票,等待趋势的彻底转强。

三通过:当市场整体趋势重新转暖,个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后,当投资者对市场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观运行态势时,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适当加重仓位。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A股又怎么了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揭秘中国股市背后的阴谋。

企业造假包装上市,大庄包装轿子上街,小股民最后抢着抬轿子,最后,才发现轿子里的金银财宝全不见了,是个空轿子,烂轿子!十多年来,中国股市本来就不符合股市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基因和体系,到现在,越来越暴露出其不伦不类妖魔鬼怪的本性,吞噬了千万股民的财富。这何止是骗子,简直就是魔鬼。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2015年的“疯牛”行情,并不是一次正常业绩增长的大牛市,而是一场违背正常市场经济规律,将老百姓和企业存款引进股市的操作手段。但残酷的现实警示我们,中国整体经济并没有随着股市大涨而好转,接下来只能继续靠印炒票发股票来稳增长,当股市泡沫越吹越大,而经济状况又无法支撑股市价位时,美妙的“股市馅饼”最终会变成“股市深渊”,股民的下场就是跌入又一轮新的“庞氏骗局”之中。


庄家出货的三种形态

一、拉高出货

拉高出货一般是在主力已经获利的情况下进行的出货形态,其分时图上往往呈现出锯齿形走势。盘口特征为:小单拉高,大单打下,上方很少挂出大单,下方远离卖单处经常闪现大单,但实际成交则往往不是接盘的大单,而是空中成交(不显示挂单的成交)。

目的:制造盘口买盘众多、成交活跃的效果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二、打低出货

打低出货是一种强行出货方式,庄家有一种强烈的出货欲望,可能与急于套现分钱有关或是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局(此时未必获利),盘口特征为开盘就快速拉高,然后一路卖出,大单小单一起下,呈现出一种毫不掩饰、

血洗中国股市真正的原因大公开,坚决出局的态势。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三、锯齿形出货

锯 齿形出货是一种温和的出货方式,主力主要靠构建高位平台来培养市场一种希望股价向上“突破”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期待下不知不觉的来接主力手中的筹码——盘 口特征为每天成交量不大,少有大单成交,成交主要由小单构成(主力以小股形式分拆出给市场),中间时有停顿,形似“锯齿”,故称为锯齿形出货走势。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以 上三种出货方式中,杀伤力最大的是打低出货,这类出货大都为庄家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为了“保命”,庄家会不顾一切的出逃(不管获利与否);最好的出货方式 是拉高出货,只要你不贪,往往能与庄共舞,形成散户与主力的双赢局面;锯齿形出货则在两者之间,一般不会被深套——区别它们的技巧在于盘口:

1.拉高出货往往成交量很大,这是因为散户跟风盘所致;

2.打低出货和锯齿形出货的成交量一般都不大,尤其是锯齿形出货,主力极有耐心,见到接盘再卖出,没有就等待,也不去破坏图形,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出货战略;

3.打低式出货有时也会放量,但很难持续,总体上呈缩量态势,遇到这类出货应该第一时间出局!


要知道什么类型的形态不能买,列举几个点

1、均线空头排列的股票不能买。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均线空头排列,参数较小的短期均线在参数较大的长期均线的下方,并且均线向下发散。这种形态坚决不买,如果出现反弹信号,也不建议新手参与,对于空头排列的股票 止损要坚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2、出现天量阴线的股票不能买

如果一只股票之前走势比较平稳,成交量也相对中规中矩,突然某天或某几天开始放巨量,这种天量一般都是主力开始逃离的信号。股价表现要么开始横盘,要么开始往下。虽然后面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是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3、暴涨过的个股不能买

股票的上涨是靠资金推动,当一只股票涨到300%甚至更高之后,原来的主力一旦抽身跑掉,新的主力是不会那么快形成的,需要时间来收集筹码,而当一个股票,只有散户在小打小闹,是成不了气候的,因为短期内价格很难上涨。

另外,如果个股行情走势想一根筷子,短期直冲上天,那说明庄家已经换筹走人,在做最后的拉升诱多,此时如果再进去就会被套。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4、出现乌云盖顶形态的股票不能买

乌云盖顶,由两根K线组成,通常出现在一段上升趋势的末期,或在水平调整区间的上边沿,市场价格在第一个交易日大力收阳,第二天却高开低走,大幅下跌,跌幅达第一根阳线实体一半以下,这常常是一种见顶标志。当发现股票出现乌云盖顶形态,要及时作出卖出决定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最后分享一个操盘手10年的心得:庄家是洗盘还是出货

庄股不同阶段的特征

一、建仓阶段的特征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1、庄股处于建仓阶段,在一个相对价位上,某一时刻该只股票的换手率就会急剧放大,达到或超过100%,股价波幅在20%左右。反映在成交量柱线图上为一个由许多量柱构成的“量堆”,这表明有大资金参与该只股票。

2、在个股上升途中,突然连续几天放量震荡,换手率接近100%,股价波幅达到15%左右,反映在成交量柱图上为一个鹤立鸡群的“量柱”,这是庄家对倒的结果,也就是庄家通过几个操盘手利用证券交易系统进行快速地委托买卖,分别由不同的操盘手挂单和接单。

3、当大量个股纷纷下跌时,如果有只股票承接大量抛盘,股价不跌反涨或跌幅较小,这就是庄家在护盘。

4、某只股票出现了利空消息,或暂缓流通的股份开始流通时,该股的股价没有因此而下跌,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 ,就说明庄家在利用利空消息进行建仓。

“总体建仓”由于庄家长期而集中的大量收集筹码所形成的。在“总体建仓”过程中,由于主力收集筹码时间周期较长、力度较大,通常会在K线图中形成股价较长时间的向上凸起现象;

庄家建仓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庄家为买方,散户为卖方。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筹码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行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庄家的吸筹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

拉升阶段的特征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1、当某只股票的成交量逐渐放大,股价涨多跌少,单日走势为单边上行行情,这就是庄家在放量对倒拉升,吸引散户介入。

2、当某只股票经过长时间整理,最终向上突破整理区域,小量微幅上涨,表明洗盘工作已完成,即将展开新的走势。

小幅回落整理”:由于庄家小幅向下打压股价清洗获利盘而形成的。在“小规模的增仓”过程中,股价小幅的上涨也会积累一定的获利盘,为进一步地清洗获利盘.为最后的大幅拉升做好最后准备,庄家会再一次小幅地向下打压股价,通常在K线图中会形成股价较短时期的向下凹陷现象;

出货阶段的特征

中国股市主力机构全部撤离,跌破3000或将重演,A股到底怎么了?

1、当某只股票的价格单日涨幅惊人,盘中震荡加剧,浮动筹码越来越多,成交量连续创出历史天亮,说明庄家控盘已力不从心,快要出货了。

2、某只股票的价格处在拉升后的高位,利好消息不断出现,但股价却不涨反跌,说明庄家此时正急于出货。

3、当某只股票在均线上走平,股价盘跌且连续跌穿5日和10日均线,并以阴跌想形式向下发展,这就是庄家利用散户抢反弹的心里在出货。

4、股价在庄家快速拉台之后缓慢下跌,或在均线附近长时间停留,成交量逐步放大,这就是庄家利用均线系统派发。

5、股票上升持续短暂,成交量基本上由对倒盘构成,但下跌成交量逐渐放大,说明庄家正在出货。


牢记这十六个字,炒股一辈子也不会输

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何谓"势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之上。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 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成熟投资者的六个良好心态

良好心态一:先关注长线走势,再回过头来看短线操作

不管是做长线还是短线,正确的关注顺序是从月线到周线到日线再到小时线。虽然这样的告诫总是被频繁提起,但是真正听进去,并能够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的人往往寥寥无几。

良好心态二: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再厉害的投资人也不能保证每次交易都是盈利的。面对短期亏损的态度,才是衡量一个投资者成熟与否的真正标准。成熟的投资者,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将眼光放长远,理性对待短期亏损,耐心等待价值回归。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大小,所以只有“会当凌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

因此,要学会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当下的问题,短期股价的变动再所难免,个人也无力操作,而那些真正能操纵股价的人,无非是想让你低位卖出高位买入。明知道别人在用拙劣的表演,演戏给你看,你还浪费自己大量宝贵的时间盯盘,岂不是浪费生命。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首先要练习不盯盘。而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策略来操作,不为一时的得失所左右,才能真正做成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良好心态三:不人云亦云

投资交易最忌讳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有的人宁愿听信小道消息,也不愿冷静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符合自己的投资交易哲学或逻辑方法在哪里。投资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下一番功夫在里面的话,往往只会收获血淋林的教训。投资也没有任何普遍适用的逻辑,适合他人的,未必就适合你。投资更不是赌博,脱离了思考的投资,只会离投资的真正目标渐行渐远。

良好心态四: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鸡蛋永远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对于股民来说,行情再好,也不可倾囊而入,必须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强化资产配置概念,将投资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尤其对于投资股票来说,一般是不赞成借钱投资的,不过如果是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老司机来说,万一碰到很好的机会,适当融资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很可能倒在黎明之前。

良好心态五:学无止境

不管天资聪颖还是生性愚钝,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接受新鲜事物,都能帮助我们开拓视野,提高眼界,更重要的是发现我们的局限性,知道我们的短板在哪里。

良好心态六:知足常乐

对于交易来说,止盈和止损一样重要。大多数人都会设置止损点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是设置止盈点就大家来说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贪婪是人的本性,谁都想赚得更多,明明股价下跌趋势已定,却顽固地认为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最终结果只落得个挥泪割肉。如果提前设置止盈点,这样的悲剧就可以避免。所以,要学会知足常乐,止盈和止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