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元重修清史引發的爭議

近600年來,國家修史只有4次,第一次是洪武元年朱元漳下令修元史;第二次是順治二年福臨下令修明史,經康熙至乾隆才得以完成;第三次是北洋政府下令修清史,14年修了一部《清史稿》;第四次就是2002年8月啟動的纂修清史工程,可謂百年不遇的盛舉。

作為國家學術界近年來最重大的工程,清史編撰工程耗資巨大。對於為何要在此時重編這樣一部史書,以及編撰的意義和方式等問題,一直存有爭議。甚至有人稱,清史纂修工程過於巨大,沒有實質意義。還有人認為:國家有限的資金和人力應該投入到能夠填補歷史空白的部分,如民國史和抗日戰爭史上去,而不是挖史料重修歷史。

6億元重修清史引發的爭議

為何要重修清史

至於為何要重修清史,主張者提出,這主要基於兩點:1、原編纂者的立場偏激。《清史稿》的編纂者明確站在清朝一邊,反對辛亥革命,故而對清末革命活動少寫或不寫,如興中會、同盟會的成立,民報的出版,辛亥前的起義活動,幾乎全部沒有記載,看不出清朝是怎樣被推翻的。相反,該書編纂者對對抗革命者則大加歌頌表揚。2、《清史稿》的內容錯誤百出。眾所周知,在晚清時期,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清朝喪權辱國。《清史稿》卻為清朝諱,往往輕描淡寫,語焉不詳。如鴉片戰爭後鑑訂南京條約,《宣宗本紀》中僅書(道光二十三年)“八月戊寅,耆英奏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各海口,與英國定議通商”。寥寥50字,只提到五口通商,而對於關係重大的割讓香港、協定關稅、賠償軍費煙費等均未提及。另外,尚有眾多人名、地名、時間均有訛誤之處。

6億元重修清史引發的爭議

6億重修清史

纂修清史工作於2002年底全面啟動,計劃用十年時間,完成包括三千萬字左右的《清史》主體工程以及文獻和檔案整理工作的基礎工程在內的整個清史修纂工程,預計耗資6億人民幣。

2001年3月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李文海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分別在人大和政協會議上提交議案和提案,倡議啟動清史纂修工程。2002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啟動清史纂修工程。隨後,文化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中央14個部門成立了國家清史編纂領導小組,由文化部部長孫家正親自領銜25位著名歷史學者組成的清史編纂委員會也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清史纂修的草案和整體協調,由醞釀這一工程達35年之久的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承擔。

6億元重修清史引發的爭議

對重修清史的幾點擔心

有歷史學者認為:“3000多萬字的史書,篇幅太大,《史記》也不過150萬字。假使一個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萬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誰能卒讀?採用承包的辦法招兵買馬,不是做學問的辦法,中國有歷史以來花錢最多、宣傳最厲害的修史工程,形成幾千萬字的鉅著,如果以後既改不了,又讀不了,怎麼收場?”清朝本身留下的歷史檔案己經構成了完整系列,不可能把檔案中的素材都塞到歷史當中去。清朝每一時期都有每一時期的完整的方略,也沒有必要用今天的思想更新一遍。如果要更新,秦、漢、唐、宋、明要不要更新?學者們更認為:國家有限的資金和人力應該投入到能夠填補歷史空白的部分,如民國史和抗日戰爭史上去,而不是挖史料重修歷史。

6億元重修清史引發的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