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元重修清史引发的争议

近600年来,国家修史只有4次,第一次是洪武元年朱元漳下令修元史;第二次是顺治二年福临下令修明史,经康熙至乾隆才得以完成;第三次是北洋政府下令修清史,14年修了一部《清史稿》;第四次就是2002年8月启动的纂修清史工程,可谓百年不遇的盛举。

作为国家学术界近年来最重大的工程,清史编撰工程耗资巨大。对于为何要在此时重编这样一部史书,以及编撰的意义和方式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甚至有人称,清史纂修工程过于巨大,没有实质意义。还有人认为:国家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应该投入到能够填补历史空白的部分,如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史上去,而不是挖史料重修历史。

6亿元重修清史引发的争议

为何要重修清史

至于为何要重修清史,主张者提出,这主要基于两点:1、原编纂者的立场偏激。《清史稿》的编纂者明确站在清朝一边,反对辛亥革命,故而对清末革命活动少写或不写,如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民报的出版,辛亥前的起义活动,几乎全部没有记载,看不出清朝是怎样被推翻的。相反,该书编纂者对对抗革命者则大加歌颂表扬。2、《清史稿》的内容错误百出。众所周知,在晚清时期,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朝丧权辱国。《清史稿》却为清朝讳,往往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如鸦片战争后鉴订南京条约,《宣宗本纪》中仅书(道光二十三年)“八月戊寅,耆英奏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海口,与英国定议通商”。寥寥50字,只提到五口通商,而对于关系重大的割让香港、协定关税、赔偿军费烟费等均未提及。另外,尚有众多人名、地名、时间均有讹误之处。

6亿元重修清史引发的争议

6亿重修清史

纂修清史工作于2002年底全面启动,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包括三千万字左右的《清史》主体工程以及文献和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工程在内的整个清史修纂工程,预计耗资6亿人民币。

2001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李文海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分别在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提交议案和提案,倡议启动清史纂修工程。2002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启动清史纂修工程。随后,文化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中央14个部门成立了国家清史编纂领导小组,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亲自领衔25位著名历史学者组成的清史编纂委员会也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清史纂修的草案和整体协调,由酝酿这一工程达35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承担。

6亿元重修清史引发的争议

对重修清史的几点担心

有历史学者认为:“3000多万字的史书,篇幅太大,《史记》也不过150万字。假使一个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万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谁能卒读?采用承包的办法招兵买马,不是做学问的办法,中国有历史以来花钱最多、宣传最厉害的修史工程,形成几千万字的巨著,如果以后既改不了,又读不了,怎么收场?”清朝本身留下的历史档案己经构成了完整系列,不可能把档案中的素材都塞到历史当中去。清朝每一时期都有每一时期的完整的方略,也没有必要用今天的思想更新一遍。如果要更新,秦、汉、唐、宋、明要不要更新?学者们更认为:国家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应该投入到能够填补历史空白的部分,如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史上去,而不是挖史料重修历史。

6亿元重修清史引发的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