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昨天618,小伙伴们都剁手了吗?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说到双十一,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淘宝、天猫;而说到618,尽管今年天猫也来势汹汹,欲与京东来一场正面交锋,但消费者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京东。不得不说,这两个完全由两大电商巨头造出来的“节日”,已经十分深入人心了。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传统意义上,618的确是最初京东的店庆日,但随着网络零售电商促销的常态化,天猫、苏宁易购、国美Plus等其他电商平台也逐渐都参与进来,618也逐渐从促销日演变成可以比肩双11的全民狂欢购物节。

但如今,消费者对种种促销套路早已大失所望,电商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因此在消费升级之下,各电商平台除了推出新促销玩法来提升交易量,也在不断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打造成了电商们的新动向,“黑科技”成为各家宣传上的新卖点。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线上线下“无界”狂欢

如果你还在只盯着打折促销那就out了,数字化新零售大背景下,“网购节”成为过时的概念,线上线下互联才是这个时代传统零售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电商升级的既定通道。

如今阿里京东都将触角伸到传统零售领域,各自主推的新零售和无界零售都在今年“618”期间集中发力,试图将618打造为线上线下一体的狂欢盛宴。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天猫新零售

今年全国有70多个新零售商场、10万家智慧门店,以及银泰、盒马、大润发的全国门店参与天猫618狂欢,天猫欲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所有品牌商家的数字化转型主阵地。

天猫除了在线上海量派发千亿购物津贴外,在线下的天猫快闪店,也下起了上亿“红包雨”,打开手机淘宝APP,通过个人定位,就能发现你身边的天猫618线下活动。

据统计,618当天约有7000万人涌入同步参与天猫618活动的线下门店,深圳福田星河cocopark一天客流高达20万人,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广场涌入16万人,杭州城西银泰商城也迎来10万人。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京东无界零售

京东联手超过50万家门店商超借助618进行融合线上线下营销,通过大数据精准洞察门店周边消费者的需求,帮助门店智能选址、选品、补货和定价等。

根据京东到家的数据,京东的商超伙伴也蹭了不少流量。618当日,沃尔玛销售额达去年同期4倍;永辉超市销售额达去年同期5倍;步步高销售额环比达2.6倍;世纪联华销售额达去年同期7倍。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另一方面,京东同样与品牌商联手推出了“JOY SPACE京东无界零售快闪店”,中国292个城市,13000场活动,1400多个品牌,包括资生堂、范思哲、欧莱雅、宝洁、可口可乐、戴尔、索尼等全球大牌,覆盖京东站内全部品类。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苏宁多业态模式

除了“猫狗”两大巨头,阿里巴巴的盟友苏宁也在舍命狂奔,

5000家门店同时参与618成为流量的战场,充分利用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广场、苏宁小店、苏宁易购直营店、苏宁易购云店等多业态模式,实现会员、活动、渠道和服务的全部打通。

其中,苏宁易购门店用1500多场“门店看球吧”为10万球迷提供各种场景服务;苏宁小店也配合线上整装待发,主打世界杯套餐和30分钟配送服务,截至6月18日下午6点,共接到15万单配送需求,深夜售出的世界杯套餐超过16万份。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新零售时代,用户购物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随机性、体验感、个性服务都将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而当线下业态与线上业态的界限被打通,消费者便能直观的感受产品特点,同时还能享受线上购物的便捷和实惠,在畅游体验店的过程中完成下单。

正是这种渠道的业态融合,让京东、天猫、苏宁等赋能厂商、赋能行业生态有了新的方式,这包括品牌、流量、产品、大数据、技术、售后等。比如京东大数据可以预先判断热销产品,配合线下展示提升门店销售和利润;品牌商也可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效发起有针对性的活动,达成双向引流。

借助黑科技,物流开启“无人”新时代

在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科技元素已成了各家宣传上的新卖点,除了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物流成为各家企业比拼的重点之一,而“无人化”则是阿里、京东、苏宁的共同选择。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京东物流机器化运作

一直以来,完善的物流体系都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许多消费者选择京东也是基于它的极致物流体验。在618期间,尽管单量暴增,但京东物流当日达、次日达的占比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夜间作业还保障了消费者“凌晨下单醒来收货”。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京东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愈来愈多,物流是京东当前技术输出的重点。落地到产业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构成科技矩阵,无界零售、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的机器化运作逐渐成为电商平台未来的配送趋势。

技术储备在此次618物流方面直接体现了出来——618期间,京东物流在部分城市开通

24小时“闪电送”,借助前置仓模式和消费预测等措施提供快至分钟级的送货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上午,京东还开启了全球首个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囊括小区配送、园区配送、快递员接驳等多种应用场景,还通过智慧配送站的多车型、多线路循环配送,探索全新调度运营模式。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阿里加码菜鸟物流

在京东最具优势的物流领域,阿里也加码了菜鸟物流,做出与以往不同的布局。

菜鸟方面介绍称,此次天猫618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当日达和次日达已经成为基础服务,而线上线下融合、即时物流大量涌现。菜鸟平台上,“分钟级配送”门店发货受到追捧,业务高峰单量较日常剧增600%。先从生鲜品类起步,逐步实现在美妆、母婴、快消、服饰、医药等多个品类覆盖。

另在智能仓库内部,菜鸟投入单仓超过500个AGV机器人的作业规模,刷新此前在广东惠阳单仓200个机器人的全国纪录。配送与最后100米签收环节,阿里无人车矩阵、无人机编队也逐一亮相。此外还有高储量的快递塔、刷脸自提柜、菜鸟小盒等,完善用户收包裹体验。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苏宁投入无人车

苏宁也宣布无人车“卧龙一号”完成上岗测试,从6月1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卧龙一号”将承担苏宁小店周边社区3公里范围内,线上订单1小时生活圈的即时配送服务。

此外,苏宁还于近日在上海路测了一辆载重40吨的重型无人驾驶卡车。苏宁方面称,该车辆已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能力,在时速80km/h时也可实现安全自动驾驶。

618大战已结束?不,才刚开始!

虽然在消费者眼中618还是那个可以“薅羊毛”的年中购物节,但在网购市场日趋成熟、消费不断升级的今天,纯电商逐渐走向淘汰,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已经不再以“低价”作为唯一的竞争手段,他们更想展示强劲的科技实力。

今年618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集中反映未来电商竞争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黑科技”会逐步走入平常生活。未来的网购会是什么样?会重构现有零售结构甚至人们的生活吗?

不过至少目前,吃瓜的我们仍然可以从618中尽情“薅羊毛”,享受低价带来的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