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導演了鏈家被掏空這場戲 讓你們投入太“徹底”

是誰導演了鏈家被掏空這場戲 讓你們投入太“徹底”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陰謀論向來是“導演”們編故事最叫座的橋段。

比如從美國登月是假的,到美聯儲受羅斯柴爾德家族操縱,再到馬航失蹤是美國乾的,等等。

連最善良無私的人都會相信並傳播陰謀論。

因為人類不能夠接受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明確而且肯定的答案會讓我們覺得更舒服。

這是人性的弱點。

這個弱點近日正在被一幫“導演”們在鏈家被“掏空”這場戲中玩壞。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貝殼找房的主體公司天津小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左暉持股94.38%。

原來鏈家老股東中的馬化騰、孫宏斌、劉永好和鬱亮等所在的投資方都消失不見了。

於是,某些“導演”們就腦補了一場大戲:天哪,左暉金蟬脫殼,鏈家被左暉掏空了!

村長第一次聽朋友跟我說起這件事,有點嗤之以鼻。

可惜,稱之為弱點的東西,就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導演”們充分利用了善良人性的背面。

各種添油加醋的版本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還腦補了各種對話細節和心理活動,彷彿左暉決定創辦貝殼時,他們就在現場。

對白總是自言自語,這場戲讓“導演”們投入太過於“徹底”:

“導演”們首先缺乏是基本的投資常識:正規投資機構的投資協議一般都有重大決策的限制性條款和競業條款等限制性條件,來保護投資機構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權益。不是你想掏空就能掏空的。

否則,人性使然,不管馬化騰有多少錢,也不夠這家科技界的伯克希爾所投資的公司掏空的。

其次,“導演”們缺乏是基本的程序倫理:求證是質疑的必備程序,也是最基本的新聞倫理規範。

最後,“導演”們太低估了左暉的智商了。

如果真要幹這事,一定是偷偷地幹,開槍的不要。貝殼還能天天上央視?

貝殼問世這麼長時間了,那些大佬都沒出來指責左暉,難道他們比這些媒體還傻?

只要“導演”們不過分地投入,其實發現事情的真相也很簡單;如果當時能多打了個求證電話,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

按工商局規定,註冊公司需要先核名。而鏈家擁有大大小小數百個股東,如果分別簽訂股東投資協議,會因為股東眾多程序複雜,延誤註冊。

一個通行的辦法是,先註冊一家公司,這樣可以迅速開展業務,同步告知所有原股東,新的公司權益將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平移給所有股東,然後,再收集股東資料簽訂協議後,辦理工商變更。

也就是說,貝殼找房和鏈家,雖然公司名字不同,法人權屬不同,但是最終都隸屬於同一個實際控制平臺,這個新的實際控制平臺正在辦理工商流程中。

通俗的解釋就是,鏈家和貝殼的股權結構,是完全相同的克隆體,而不是強行突變的轉基因。

在“左暉掏空鏈家”這場大戲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是,一家互聯網信息平臺召集了一眾房產經紀公司,搞了個“反貝”聯盟,說要做真房源了。

前幾月還因為端口費漲價和這個平臺公開撕逼的一眾中介大佬們,轉眼間又成了它的座上賓,而鏈家和貝殼找房,一夜之間似乎成了行業公敵。

原因也很簡單,真房源是行業不能說的秘密。

長期以來,很多經紀人僅把房產信息平臺視為廣告平臺,“用精美不存在的房屋信息去獲客”成為一種平臺共識和潛規則。在流量盈利模式下房產信息收入是很大一部分來源,平臺不可能“自宮”。

村長之前已經詳細論述過了,互聯網信息平臺因為商業模式和成本等原因,不會做,也做不了真房源。

對於信息服務平臺鼓吹的所謂真房源,村長只有八個字:不聽不聽,XX唸經。

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做法,讓房產信息服務成了用戶服務體驗最差的互聯網服務之一。

真房源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用戶體驗。

脫胎於鏈家的貝殼的真房源已經率先幹了7年,逐漸成為市場需求和行業的共識。

“導演”們攻擊不了鏈家的用戶體驗,轉而質疑鏈家模式是兩頭騙和鏈家的費率較高。

真相遠不是“導演”們的一廂情願:

村長髮現,在房產買賣過程中,賣方委託給鏈家的價格是確定的,鏈家只收取佣金,所有的交易信息對買賣雙方都是透明瞭。

因為房產交易是個低頻和本地化業務,大部分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充分,鏈家提供了地區指導價作為參考,既不讓買方吃虧,也不讓賣方吃虧,最大程度地保護了買賣雙方的利益。

同時,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候後,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住房供應非常有限,整體是一個賣方市場,很大一部分賣方都有待價而沽的心理。

貝殼的地區指導價作為參考,相當於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基準心理價位,能夠有效抑制房價的上漲。

“導演”們作為專業人士,質疑鏈家的費率較高,如果不是陰謀論下的譁眾取寵,就是缺乏基本的行業瞭解。

鏈家從決定做真房源的那一刻起,就放棄了對中介費以外所有不規範收費的訴求,實際費率並不高甚至遠低於那些吃差價和各種名目收費的其他中介。

真房源從制度上,也杜絕了貝殼有除了佣金外,其他收費的可能性。

不信?你可以找這樣的中介再買個房子試試。

市場是檢驗企業的最好標準。

早在兩年前,鏈家交易額就已經超過萬億。如今,貝殼的門店超過了8000家,經紀人超過13萬。

真房源雖然捅了行業的馬蜂窩,但是是解決行業用戶體驗差、不規範收費和保護買賣雙方利益等所有亂象的支點。

為了真房源率能達到了95%以上,貝殼相當於歷時7年,已經擁有了涵蓋135個城市、25萬個小區、230萬棟樓,共計1億零400萬套真實房屋信息的數據庫。

這個投入的巨大程度是需要信仰的。

早在2011年鏈家著手打造真房源時,其系統中詳細記錄了小區、樓號、門牌號、物業甚至戶型面積等信息,內部稱這一房源蒐集系統為樓盤字典。

樓盤字典是實現貝殼底層數據保障的工具之一,也是推動行業的信息電子化和數據化轉型的重要抓手。包括樓盤字典在內,在建立信息化初期,鏈家當時幾乎將幾年的收入全都砸給了IBM。

為了不讓通往成功的路上太擁擠,命運選擇讓大多數人停留在開會和P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