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诸暨市气象台宣布,昨天起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暖湿气流趋于活跃,梅雨带将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并南北摆动,受其影响,我市将由前期降雨偏少转为降雨天气增多的趋势,并于今日(6月20日)入梅。

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中旬,出梅时间在7月上旬,梅雨季历时20多天。虽然今年的梅雨季姗姗来迟,但是梅雨下起来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入梅后降雨天气增多趋势明显。据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大雨、暴雨将会是常客。

进入梅雨期后,降水明显增多,同时出现高温高湿天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同时,一些旧病也容易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医生说

梅雨天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所以,梅雨天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健脾祛湿,同时,要注意各种多发、常见病。

1胃肠道疾病

梅雨季节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这个季节,天气湿热,人容易疲倦,胃肠功能也会减弱,日常饮食中要减少油腻和辛辣,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些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

利水祛湿类食物:薏米仁、百合、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

清热解暑类食物:西瓜、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等;

清热利湿的食物:茭白、竹笋、荸荠等;

健脾利湿的食物: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医生特别提醒

尤其是儿童要少吃厚腻甘甜的食物,特别要限制冷饮摄入,尤其是冰箱内取出的食物不要立即食用。对于喜欢喝冰啤酒的人来说,要注意适度、适可而止,最好的夏日饮品当数白开水、淡茶水。

要注意家中的清洁卫生,特别是保持厨房用具的干燥,确保食物的新鲜度。要特别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所以在梅雨季节里,尽量做到少量、多次购买,多吃新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呼吸道疾病

螨虫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梅雨季节温暖潮湿的环境是螨虫等虫类生长的温床。所以,梅雨天建议家中可以备些除湿的干燥剂,床单被套要勤洗、勤换、勤晒,保持床上用品干燥。洗的时候最好用热水,这样可以杀死螨虫。此外,这段时间家中的席子,每天最好用热水擦干净。

张主任说,家里还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空调的房间大都门窗紧闭,以至室内缺氧,细菌大量繁殖,螨虫滋生。因此,空调的房间应经常开窗换气。常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应间歇站起来进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3皮肤真菌病

闷热天气容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梅雨季节也是皮肤科疾病的高发期。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气候,每到梅雨季节,由真菌感染引发的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较为多见。

梅雨季节穿着半干不湿的衣服也是导致皮肤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雨天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然后晾置在通风处;如果还有潮湿感,可以用电风扇对着衣服吹上一段时间,或是在衣服旁边放置一些干燥剂,还可以使用暖风机烘干。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干燥。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4妇科疾病

黄梅天闷热潮湿,一些女性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再加上穿不透气的牛仔裤、紧身内裤和化纤内裤,容易出现外阴瘙痒。

在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最好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在黄梅季最重要的就是身体保持干爽、清洁。因为“霉菌”对热的耐受力比较低,所以在清洗内裤的时候,最好先用开水将洗衣盆冲洗一下,并用开水泡一下内裤。在运动或流汗后,最好马上沐浴、更衣,保持干爽。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对于一些在服用抗生素的病人,最好能先停一停用药。另外,对于一些孕妇,以及有肠胃道疾病的妇女来说,她们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一些。

5关节疼痛

梅雨季节湿度大,温差也大,极易诱发风湿类疾病。特别是以往就存在腰肌劳损、扭伤、骨折或有手术切口的人,容易感到上述部位酸痛,这类人的关节等处要注意保暖,饮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

「健康」今日入梅!未来几天大雨将成“常客”!中医专家教你梅雨季如何养生……

医生最后提醒

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