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句千古名言,卻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命運

此二人講過同一句千古名言,一人身首異處,一人登上皇位,但他們相隔了一千多年,此二人分別是吳起和趙光義。

同樣的一句千古名言,卻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命運

一、吳起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先後效忠過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魏國時吳起效忠過魏文侯和魏武侯,併為魏國帶出一支戰無不勝的魏武卒。有一次魏武侯浮泛舟黃河順流而下,在水流之中,回頭對吳起說:“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吳起回應說:“在德不在險”,國家政權的穩固,在於施德於民,而不在於地理形勢的險要。

吳起指出之前三苗氏左臨洞庭湖,右瀕彭蠡澤,因為它不修德行,不講信義,所以夏禹能滅掉它。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條船的人也會變成您的仇敵。魏武侯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拍手叫好。因此,吳起在魏國越來越紅,後來吳起遭小人嫉妒,在魏武侯面前挑撥離間,說吳起的壞話,然而魏武侯也漸漸地疏遠了吳起。眼看在魏國是待不下去了,只好選擇跳槽到楚國。

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得知吳起很有才華,便立馬重用了吳起,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又給升任令尹。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國推行變法,也就是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變得很強大,但吳起因此得罪了很多貴族,也為自己惹下了殺身之禍。

楚悼王去世後,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吳起中箭後逃到楚悼王屍體邊,將身上的箭拔出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並且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楚肅王繼位後,命令尹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吳起被殺死之後,屍體卻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吳起太慘了,最後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同樣的一句千古名言,卻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命運

二、相隔了一千多年,宋朝的趙光義對宋太祖趙匡胤也說過同樣的一句話,但趙光義最後卻當了皇帝,趙匡胤和趙光義是兄弟,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也對弟弟趙光義很好,久而久之趙光義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甚至快要威脅到宋太祖趙匡胤的地位。趙匡胤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但開封周邊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而且趙光義在開封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趙匡胤出於多方面的原因顧慮,就有了遷都的想法,趙匡胤就找文武百官來商量,商量來商量去的,但一直沒有定論。趙匡胤遷都的意志一直都很堅定的,但是趙光義不同意,此人便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說了一句千古名言徹底打消了趙匡胤遷都的想法,而這一句千古名言政正是當年吳起回應魏武侯說的那句: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離奇去世之後,晉王趙光義即位當了皇帝,稱為宋太宗。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的晚上,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一起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

同樣的一句千古名言,卻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命運

此二人同樣說過:“在德不在險”這句千古名言,吳起的命運卻身首異處,死的慘目忍睹。而趙光義的命運卻是成為帝王。同樣的一句話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命運。如果他倆人若相遇會不會唱:“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