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文化,離不開“中庸”。為什麼中國人崇尚中庸?中庸的邏輯基礎是什麼?

電腦低足



如果說中國人比西方人在思想和理智上有所優長的話,那就是相比較西人,國人大多不走極端,不偏執,這無疑得益於中庸思想的教誨。

中庸思想主要來自《中庸》一書。該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學生子思。子思先跟從孔子學習,並初有領域,後師從曾子。系統闡發孔子中庸思想的《中庸》一書,先收在《禮記》裡,後來朱熹從《禮記》中把《大學》、《中庸》兩篇拿出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一起定為儒學基本課本:四書。



作為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子思對後世的影響主要在於他的一些重要思想觀點,特別是他的中庸思想。“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態度為人處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中庸”一詞最早出現在《 論語》一書中,但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卻具有久遠的歷史淵源。



上古堯帝讓位於舜時就曾強調,治理國家要“允執其中”。 周公也曾強調折獄用刑時要做到“中正”。在古代先賢思想的基礎上,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並把它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後來,子思專修《中庸》一書,對孔子的中庸思想進行了系統闡述。子思認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和自然法則,由此把“中庸”從“執兩用中”的方法論上升到了世界觀的高度。



中庸是中國古人留下的大智慧,而且是儒家經典中最為有價值,最廣泛應用於生活中的真知灼見,所以做事情不要走極端,適可而止,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目的是為了人與自然形成雙贏局面。在孔子看來,中庸是極難做到的,“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然而顏回做到了 “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要追求併力爭達到“天人合一”的 境界,以仁為本,德行統一,允執其中,不走極端,是國人一直遵循並儘量身體力行的宗旨。例如歷史上窮寇莫追的古訓,現在對待海盜只驅趕,而非趕盡殺絕,都是履行中庸的例證。正如孔子所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雖然中庸極難做到,然而我們應該努力做一個儘量接近於中庸的君子。


無中生有hz

哲學只知皮毛,恬不知恥的回答一下。

我認為它一定不是妥協居中的權宜之計。

先說西方思想的中庸。

之前介紹過,

看《蘇菲的世界》看到過,在西方思想源頭蘇格拉底之前,還有一些人叫做詭辯者,他們當中有些崇尚的是類似於我們老祖宗的中庸的思想,但是中庸不等於折中。他們認為懦弱是一個極端,但另一個極端是魯莽,勇敢才是中庸的。而勇敢絕對不是懦弱和魯莽各佔50%,是用智慧解決面前的問題,不懦弱逃避也不魯莽用蠻勁。

這裡會看到有一對矛盾在爭鬥。那麼辯證法這個詞一定大家不陌生,是矛盾的運動和變化,從古至今都有論述,被黑格爾發揚光大,又被馬克思改造傳入中國。

有哲學家認為辯證法就算不上嚴肅的哲學,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在中國取得成果。

因為中國相信物極必反。

縱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思想,儒釋道,都有這種意識。

王東嶽創的物演通論嚴格的論述了越高級越脆弱的道理。比如人,複雜,高級,但極其脆弱,細菌簡單低級,但適應能力強。

西方求極的思想以及一套方法論哲學等等造就了人類強大,但極有可能同時將人類推向滅亡的邊緣。這也是近年來西方學者的思想逐漸像東方的理論了,更追求系統的看問題。

至於文化基礎,詳述過繁,只能簡單的畫條線,東方由於地理條件,農耕,固化,地域政治穩定,發展表意文字和這基礎上的語言,基於語言形成思想,在整體相互作用中不求極而求中,不求理而求實用。西方思想起源於貿易,交流,變化多樣,文明更替混雜,發展表音語言,反過來影響文字,基此形成的思想,必須與表音邏輯一樣富含邏輯性(相對的表意文字不需要邏輯就能應用),由於邏輯必有結論輸出,從而求極,更加求理。

隨便答幾句,希望能給大家解個悶兒


不通九八

中庸原本是四書五經中一本書的名字,該書闡述了儒家修身養性的方法,主要提倡自我教育,達到人格的完美。裡面有很多內容是關於折中哲學的,即做事情不要走極端,適可而止,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目的是為了人與自然形成雙贏局面。

我並不認為中國人普遍崇尚中庸,之所以造成這種印象,是因為中庸思想作為明清兩朝的重要考試科目,儒生必讀必修,出於利益需要才成為了顯學。事實上,中庸跟儒家其他學說一樣,說了一大堆假大空的套話而已。凡是科舉當了官的人,該貪汙的貪汙、該徇私枉法的徇私枉法,壞事做盡做絕的大有人在,早把中庸平和之道丟到了腦後。

當然,“中庸”之道也因人為私利需要產生了另類用法,比如古代官場的“和稀泥”傳統,以及“難得糊塗”思想。古代官場的人不盡心盡責,對不平之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揭發,還美其名曰實行的是“中庸之道”,實際上是為搞好人際關係和自己撈錢打掩護。

中庸之道,有時候還為“不認真幹事兒”提供的藉口,造成了中國古代的科技落後。中國古代雖然也出了很多數學成就,但這無法扭轉整個中國人做事情不愛精確統計的習慣,比如古代史書上的的瘟疫死亡情況,常常用“屍橫遍野”、“死者十有七八”等籠統表述;中國人在治病的時候,也被中醫忽悠什麼無法量化的氣虛寒熱,卻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統計過醫療效率,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眾所周知,數學統計的謹慎態度是科學研究的一大基礎之一,中國人由於缺少這種素養,認為過於追求精確是極端的表現形式,不符中庸之道,導致近三百年被歐美超越。

以上兩個例子看似中國人“中庸”了,但中國極端的例子更多。古代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卻從來都很極端,沒有“中庸”過,每一次中國的內亂都是打得鬥破血流,沒有任何商量和和談的餘地,直到最後爭出個唯一的勝者,也沒見任何中庸之道的施展空間。

任何民族都會有時候展示極端的一面,有時候展示中庸的一面,因勢利導而已,極端或中庸都不大適合作為某個民族的某種具體特徵。


老醒雜評

中庸就是以中為用,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中庸可以運用於各個方面:

在國家層面——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在家庭教育層面——對孩子既不能過於溺愛,又不能過於嚴苛。

人的性格——既不能太懦弱,又不能太好勝。

法律與刑獄——剛柔並濟。

孔子所言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也是中庸思想的具體體現。

中庸的邏輯基礎,是物極必反與對立統一規律的辯證法。

物極必反:孔子既反對道德敗壞,亦反對道德境界過高,所謂過猶不及。

對立統一規律:墨子認為慾望是萬惡之源,所以主張扼殺人的一切精神需求和慾望——滅欲。而孔子卻能辯證的看待慾望:一方面,慾望確實是萬惡之源。另一方面,慾望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原動力。孔子提倡節慾、適欲。所謂物貴有節。

無論是縱慾,還是滅欲,都是走了兩個極端。孔子主張的節慾,就是以中為用,不走極端。是以辯證法為邏輯基礎,中庸思想的具體實踐。

附錄:平頭哥太好勝,違背了中庸之道。





楊朱學派

中庸不用邏輯吧,只要秉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態度,抱著公也有理婆也有理的原則,不為學術爭紅臉,不道破真相,不嚴肅思考,不傷面子,任何場合任何時間都要一團和氣,任何客觀現實的問題都要為大夥的面子讓步,不講真話,因為難聽;不看真相,因為難看;不近真理,因為難懂。只有放下邏輯,才能中庸,才能圓滑,才能立足中華民族之林,進而顯得仙風道骨。


伏羅希洛夫1

中庸之道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唯一可取的。清官難斷家務事麼!內部矛盾真的認真不得,這就得講寬容大家追後一步就海闊天空了。國與國之間也可借用來處理一些問題,但對強權者、敵對勢力不能講中庸。


得亮1

我認為,中庸之道是以家國和樂,社會安定為基礎的和諧理念,是“和為貴”思想的延伸。在人類漫長的進化演變中,對國家的團結統一,社會的長治久安,家庭的和睦相處,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心的私變,“中庸”思想頹化為“好好先生”。一味的“和”,便演變成褪色的“老好人主義”。結果,消極的一面佔了上風,無原則的諧和風盛之下,滋生氾濫著腐敗.虛偽.狼狽為奸.不思進取的萎靡風氣……——以史為鏡啊!


春暖花開zhao618

中庸的邏輯基礎就是素,素的意思就是在什麼位置就把這個位置該做的事做做好。然後因為做的好了你的位置會上升,繼續素,不停的向上螺旋循環!這跟西方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說法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