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投资 你必备的干货!

不良资产行业被称为为新的蓝海,因为它足够广阔。

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51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78亿元,连续21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达1.74%。

非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风险也开始爆发。预计2020年非银不良贷款规模将达到约1.8万亿元。据麦肯锡估算,预计2020年,国内不良资产规模将达到约4.8万亿元人民币,可能纳入资产公司业务范围的不良资产预计将达到约0.8万亿元。

在国内,不良资产投资也足够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1999年开始,主要是四大AMC在做,之后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四大AMC相继套利退出,主业偏移,随着这一波经济下行,不良资产进入爆发周期,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这一轮不良资产的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组建O2O平台,做不良资产的撮合方。

2、购买不良资产包处置。低价收购不良资产包,再用合适的价格处置掉。

3、组建催收团队。瞄准不良资产逐渐增多,催收人力供给不足的市场。

4、开发催收系统。

5、尽职调查服务。

6、修复案件,失联是导致坏账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合法合规案件修复市场需求很大。

7、发基金,瞄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行业生态日趋成熟

不良资产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上游的四大AMC公司及省级地方AMC,中游的不良资产投资机构,以及下游的不良资产处置团队,还包括律所、互联网金融平台、拍卖行等其他服务商。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涉及范围广、涉及标的多,四大AMC之前主业偏移,虽然在逐步回归,但无法覆盖细分市场,目前的市场定位更像一个批发商。而地方AMC短时间内密集成立,水平参差不一,关键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放开,民营和外资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中来,不良资产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原来的“四大资管”寡头市场正在逐步分化为“4+2+N+银行系”的多元化格局,尤其是今年以来,不良资产投资热潮来临,资产价格不断推高,导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大、收益率降低。

六类参与者

第一类,银行以及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也包括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是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

第二类,一级批发商。主要是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东方、长城和信达。

第四类,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在北京、浙江、广东有不少民营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就国内而言,专业程度较高。

第五类,不良资产服务机构,包括律所、评估机构、拍卖行等,为不良资产投资或处置提供服务。

第六类,不良资产最终投资者。不良资产最终买家。

行业五大关注点

虽然现在互联网+不良资产呼声很高,但在互联网与不良资产的组合中,互联网只是技术和工具,不良资产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盈利模式才是真实的内容。参与或投资不良资产行业首先要明白行业的五大关注点:信息不对称、资产价值评估、不良资产业务创新、业务支撑体系、风控体系。

1、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对于不良资产回收处置至关重要,比如债务人担保人的财产线索、影响处置的重大诉讼、潜在购买人的意愿和能力、收购处置决策信息、项目评估信息等,很多信息涉及商业机密。

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整合,只有对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实现数据精准匹配,才能为后期的资产转让和处置奠定基础。

2、有效的资产价值评估。不良资产市场交易主体单一,买卖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等或对资产包回收风险不能达成一致,都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对资产价值的公正评估非常重要,会让交易更真实、有效。

3、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创新。模式创新,需要参与者根据监管政策的变化持续调整和创新业务模式设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搜集、筛选信息、识别并设计不良资产管理思路,快速实现资产退出。

4、打造业务支撑体系。从传统的三打一拍(打官司、打折、打包、拍卖),到债务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的处置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参与,无论是合作、自建,都需要构建开展业务所需要的支撑体系。

5、风控体系。不良资产本身是有风险的,不同的参与者必须关注不同的风险,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并建立相应的风控体系。尤其是今年之后,不良资产已经被炒到了一个历史高位,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最后,联合金控是国内最早的风险资产管理商,拥有不良资产投资领域全链条的产业布局,能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风险资产管理服务,能为投资者精准匹配优质的不良资产,规避不良资产处置或投资过程中再度遭遇不良的风险。

不良资产投资 你必备的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