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政府辦駐蔣屯村工作隊全心全意為群眾謀福利

真情幫扶暖民心

——衡水市政府辦駐武邑蔣屯村工作隊全心全意為群眾謀福利記事

熱心、細心、耐心是武邑縣審坡鎮蔣屯村村民給駐村第一書記張躍翔最多的評價。在村裡,提起駐村工作隊,村民們交口稱讚,都說他們是幹實事的好乾部。

兩年前,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張躍翔、付懷生、王冬秋、李賢被選派至蔣屯村進行扶貧工作。剛踏進村子,他們看到是坑窪的道路、破舊的房屋、亂堆的柴草、亂倒的垃圾……蔣屯村的現狀激發了工作隊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立志要為村裡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

蔣屯村位於武邑縣城東南,總戶數222戶,總人口746人。為了能儘快摸清村裡貧困戶的家庭情況,每天早上,駐村工作隊準時出門,開始一天的走訪工作。他們發放明白紙,宣傳扶貧政策,為每戶懸掛幫扶明白卡,標明幫扶措施和幫扶人聯繫方式。

“每次去貧困戶家裡,一進門就開始聊,有時能聊一上午。入戶時看到每家有什麼具體困難,他們都一一記下來。”村黨支部書記蔣海波說,工作隊裡都是細心、有耐心、沒私心的人。

在全面瞭解村裡的基本情況後,張躍翔覺得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和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第一要務:“一開始大家還不太相信我們是真來扶貧的,要獲得大家夥兒的信任,就得想方設法為群眾謀福利。”

在實地調研,充分徵求廣大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工作隊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認真謀劃,積極跑辦。兩年多來,他們幫助蔣屯村爭取了4000米防滲管道,解決原有防滲管道老化、跑冒滴漏嚴重的問題,改善了農田水利灌溉條件;完成蔬菜大棚區與村主幹道400米連接道路硬化工作,解決了大棚蔬菜外運難的問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村內主幹道進行硬化並安裝路燈,衚衕內鋪設方磚,讓出行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改造提升村委會、村衛生室,對村內主幹道兩邊牆面進行噴塗美化;申請資金修建兩處廣場,爭取體育器材、籃球架、電腦、音響、鑼鼓隊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如果說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環境衛生,使工作隊贏得了群眾的初步信任,那麼一個個增收項目和一項項惠民福利,則讓他們真正變成了老百姓的貼心人。

兩年來,工作隊實施光伏扶貧,組織貧困戶入股興彪蔬菜專業合作社,進行教育醫療救助和危房改造等,實現了幫扶全覆蓋。此外,還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申請公益性工作崗位,並多次對貧困戶進行慰問,送去米麵油、服裝被褥等慰問品,發放困難補助金。

針對村裡空巢老人和因病致貧群眾較多的問題,工作隊積極落實醫療救助政策,由縣財政統一安排為每位貧困人口加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向市殘聯申請輪椅、助行器、柺杖等,還向市民政局為困難群眾申請救助金。

“張書記他們太貼心了,把俺們的困難都記在心裡,幫忙解決了這麼多難題。”說起駐村工作隊,年過70的蔣喜春老人連連稱讚。老人患有腦出血後遺症,工作隊不僅幫助申請了慢性病救助,還為他申請了輪椅和助行器,給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

做好駐村工作,也離不開原單位的指導和支持。市政府辦公室黨組始終高度重視,把定點扶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落實,選拔出素質過硬的幹部駐村工作。近日,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謝志強帶領班子成員和有關負責同志到駐村工作隊所在村走訪調研。在聽取駐村工作隊工作彙報後,他對該村脫貧攻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要求,政府辦公室駐村工作隊要克服鬆懈思想,杜絕為脫帽而脫貧的心態,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折不扣把黨中央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位。要對標先進,加強與先進兄弟工作隊的聯繫,學習經驗,不足短板。要進一步加強入戶走訪工作,關心殘疾人、低保戶等邊緣群眾及其他普通群眾,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提高群眾滿意度和認可度。

2017年初,蔣屯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戶。至2017年底已脫貧74戶(含脫貧保留成效戶6戶),現剩餘1戶1人,貧困發生率由34%降為0.13%,已符合貧困村脫貧出列標準,蔣屯村扶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市政府辦駐村工作隊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年度優秀駐村工作隊;2017年,被武邑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駐村工作隊。

面對百姓的殷切期盼和信任,胸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滿腔熱忱,張躍翔和扶貧隊員們將繼續紮根蔣屯村,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戶持續增收不返貧,真正斷窮根、富長久。

全力打贏扶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