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军事天才有哪些?

郭氏阿杰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你。

在世界上当得起这种称号者之中,位于世界第一位的当属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解放军的历史发展来看就不难得出结论。

首先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在深刻了解了当时中国现状之后,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一论断。而后又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制度。后来井冈山会师之后,他亲自指挥又连续粉碎了三次蒋介石的重兵围剿。

红军被迫长征之后,由于路线错误,致使中央红军在湘江蒙受了巨大损失。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重新出山,他纵观全局,才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方针,接连跳出了蒋介石的重重包围,最后使得红军能够顺利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告诉国人,抗战必胜,但不可能速胜,必以“防御、相持、大反攻”三个阶段的持久作战形式,最终打败日本,这在今天的事后战略家们看来,这种预测判断有何等精准?何人能及?

解放战争就更不用说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皆都是毛主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决策和部署。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先是准确的预测出了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之后在美军逼近鸭绿江时从战略角度出发,出兵抗美援朝。通过三年的血战,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打回了三八线,打到了谈判桌前。最后使得他们不得不签订了自建国以来唯一一次没有以战胜国身份而签订的条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今天,毛主席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功不可没。


迷彩派军事

当得起这种军事领域的天才者,古今中外,唯此一人——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神毛主席!

众听周知,毛主席早年仅仅是一介教书先生,从未接触过什么军事理论,可以说没有丝毫军事基础,但他自领导发动了1928年的秧收起义开始,就一直率领着那支始终处于兵员数量远远比小于对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武器装备比对手低到用冷兵器对抗机枪大炮,用步枪手榴弹对抗飞机加大炮,就以如此弱势的兵力,仍可做到几乎百战百胜,这就远比那种因一战奏奇功而成名的那些“天才”名将胜过多少倍。



从进冈山不足千人的叫花子队伍打到五次反围剿前的一两万人,又从这一两万人打到第四次反围剿兵员达三十万。装备也大部分有了步枪,还有了轻重机枪,甚至极少数量的迫击炮和小口径山野炮。在这些战斗战役中,面对敌人极大的装备、兵力优势,毛主席的战法战术灵活多变,精妙无穷,有时诱敌深入,内线作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作战放针,打得对手一败再败。有时跳出敌人包围圈外,实外线作战,生东击西,指南打北把敌人后方搅得人仰马翻,又趁敌回援利用伏击战、运动战、奔袭战纵横闽赣六百里,横扫千军如卷席。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其中任何一仗稍有失误,中央红军的命运将生死立判。而毛主席的用兵之精妙古今中外何人能及?



遵义会议后,三十万红军部队被李德祸害的仅剩三万疲惫不堪、缺粮少弹、无处立足、极度虚弱的队伍,毛主席再次临危受命,挽狂澜于即倒,率领这支伤痕累累红军部队,四渡赤水、两越乌江、袭贵阳、胁昆明调虎离山巧渡金沙江,在数十倍于已的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纵横穿插,巧妙迂回,终于把几十万敌军远远的甩在几百里之外还浑然不知,让这支时刻都有被强敌吞噬的队伍转危为安。


在那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在平津失守,大量政府正规军兵败如山倒,溃兵如潮,政府中抗战必亡论调甚嚣尘上的局势中,毛主席及时抓住战机,命令八路115师果断发动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掉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鼓舞我军坚定抗战的斗志,竖立了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心,引发了正面战场国军发动的台儿庄等一系列对日作战的重大战役。全民族抗战掀起了高潮。在这局面下,毛主席又针对部分人抗日速胜论观点,基于中日两军实力对比差距,发表了著名论述《论持久战》,告诉国人,抗战必胜,但不可能速胜,必以“防御、相持、大反攻”三个阶段的持久作战形式,最终打败日本,这在今天的事后战略家们看来,这种预测判断有何等精准?何人能及?


其后又在解放战争初其,毛主席又对麾下的战将们发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放手发动群,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等一系列深入浅出的军事论述。让敌人的强大兵力被分散再分散,最后各点守敌变得都相对脆弱好打了。更精妙的指挥艺术体现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平津战役中,把傅作义集团50多万部队留在平津就地解决的战略布势中:北平隔而不围,留住了天津二十万守敌;淮海围而不打傅作义未感压力,未至倾巢西逃绥远;在其发现东野主力入关,有意南逃时,又对张家口围而不打,诱傅部王牌35军西援,待东野对平津合围既成,便立即拿下张家口全歼孙兰峰、郭景云,淮海歼灭杜聿明,最后东野二十九小时拿下重兵坚固设防的天津,傅作义既无路可走,又痛失35军,重压之下只得宣布战场起义,保住北京这座文物遍地的千年古都。这种用兵之道,古今中外的那些理论高深的军事大家们,何人能及?


毛主席不仅是天纵奇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天才的诗词巨匠;设计了世界上独具优势的新中国政体的天才政治家,但这些都与提问无关,此处就不再赘述。而他的军事天才则为旷古绝今,仅此一人,虽无专门巨著,但他指挥战争的艺术,足够世界的军事大家们终身研习,终身受益了。


铁岭锋

这个问题尝试回答一下。当然,主要尝试回答一下西方的军事天才,就不谈我们中国的了,要不然就太多了。还有就是,是按照这些人所处时代的先后来介绍,就不排序了,毕竟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也没有交过手,很难判断谁更优秀(这里有一对冤家例外,下面介绍的时候会提到)。


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斯战役中与波斯大流士三世作战

(古罗马庞贝城)


一、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B.C.356—B.C.323年

亚历山大帝国及其作战路线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一般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20岁时成为马其顿国王,他的大部分执政时间都是在战斗中度过,他先后统一了希腊,横扫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击败波斯帝国,最终到达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去世时的公元前323年时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可以说,他在短短13年的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业绩。直到今天亚历山大大帝仍然是军事领导人们衡量自己成就的一个标杆,其战略战术也仍然是各国军事院校的重要授课内容。可以说,他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在他的征服过程中带来的副产品,即文化传播和融合,比如希腊化佛教(Greco-Buddhism),再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二十个左右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某种意义上使古希腊文明得到广泛传播。


二、汉尼拔(Hannibal Barca)和费边(Quintus Fabius Maximus Verrucosus)


很多人都是将汉尼拔单独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但个人以为,谈汉尼拔就不能不谈他的对手,费边,可以说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这两位伟大统帅创造出来的经典战略战术,对后世影响极其巨大,而不能单独只谈汉尼拔。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进军路线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B.C.247—B.C.183)迦太基名将,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之一。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率军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北部,并多次重创罗马军队,之后汉尼拔纵兵蹂躏意大利各地,以瓦解罗马对意大利的统治。正是汉尼拔这一行动,使得第二次布匿战争朝着不利于罗马的方向发展。而正当罗马面临着汉尼拔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汉尼拔的对手,费边,即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维尔鲁科苏斯(Quintus Fabius Maximus Verrucosus)被选举为执政官。在面对汉尼拔的威胁时,费边认为汉尼拔的军队战斗力极强,罗马不能抗衡,与之决战并不划算。但汉尼拔孤军深入,补给困难,而罗马在本土作战,后勤优势明显。所以只要拖住汉尼拔,同时保存自己实力,援助同盟城市,就可以最终获胜。这就是所谓费边战略,也叫做拖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在意大利的战争陷入了僵局。汉尼拔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却无法取得关键性胜利;而罗马也无法彻底击败汉尼拔,只能依靠费边战略进行消耗战。但是在海上和其他战线上,迦太基处于劣势,甚至其本土都受到威胁。因此,汉尼拔最终退出意大利,并于公元前203年被召回迦太基。迦太基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并在公元前201年与罗马签订了苛刻的和约。


公元前218年的地中海世界


虽然这场战争以迦太基的失败告终,但不论是汉尼拔和费边,在这场战争中都创造性的使用了非对称性战略,即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劣势。这奠定了他们在军事史上的地位,无论是汉尼拔还是费边,其战略战术,对后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


19世纪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崛起于法国大革命之中,也被称为革命的皇帝。在执政期间,拿破仑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拿破仑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这20多年间亲自指挥了数十次战役,多次打破了反法同盟。在其最辉煌的时刻,可以说,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以外,都臣服于拿破仑或与其结盟。而拿破仑战争也促使欧洲军队与军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拿破仑最经典的战例就是从1805年到1806年,拿破仑率大军从法国英吉利海峡沿岸,长途奔袭,在几个月内先后取得乌尔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耶那战役等的胜利,先后粉碎了两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的这一系列操作,创造了大规模运动战的一次经典范例。至今为止,拿破仑的战略战术,仍然对世界军事战略与战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Karl Phili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


还有,其实如果算上从来没有指挥过大军团作战的军事天才,其实还有一位,那就是克劳塞维茨,虽然他从来没有直接指挥过任何一场大战役,但作为军事理论家,仅仅就凭借其《战争论》一书,就可以看出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创造性了。


另外,有人认为凯撒大帝也是可以与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和拿破仑并列的军事天才,不过个人以为凯撒政治家的属性更多一些。另外,在西方还有很多优秀的军事家,比如说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率罗马军队取得扎马战役胜利的大西庇阿,对抗路易十四的马尔博罗公爵和欧根亲王,拿破仑的对手们威灵顿公爵、卡尔大公、纳尔逊等,但相对而言他们在军事战略战术领域的创造性并没有以上几位那么突出,所以才知列举了这四位(对)。


补充几句:

1. 那些人身攻击的,您有不同意见请提出,不要只进行人身攻击,具体的意见却一点也没有,这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

2. 欢迎各位讨论,有任何不同意见完全可以在回复中提出,所有提出的不同意见,我自己保证不会删除,也保证只要有能力回复就一定回复。

3. 跟各位认为毛主席是军事天才的说一句,请您先看一下我写的内容……我在一开始就已经很明确的说了,我这里只回答西方的军事天才,不涉及我们中国的。所以,在这个回答里,不会涉及到我们中国的军事天才。真的再次提请各位先看一下前提条件,然后再回复……


hording

世界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军事天才,法国拿破仑,德国希特勒,还有曾经在中国建立过元朝的蒙古帝国开创者成吉思汗。下面我谈一谈这三位军事天才。

一,法国皇帝拿破仑,他是法兰西第一个皇帝,他是著名军事天才,他当皇帝时镇压了各地起义军,稳定国内政局后,开始向外侵略扩张征程,他对当时欧洲发动了全面战争,最后整个欧洲除英国以外全部被他占领。由此可见,拿破仑是当时最厉害的军事统帅,和天才的军事家。是世界历史上有史可查真实历史人物。

二,希特勒,德国总理,德国实际统治者,他和当时的意大利,日本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发动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热兵器时代闪电战创始者,他指挥德国坦克,飞机,大炮攻打波兰一个国家只用了十几个小时便灭掉一个国家,希特勒指挥德军只用几天时间灭亡了强大的法国军队,占领法国。希特勒这位德军统帅,热兵器闪电战的军事天才在几次实战中获得成功。但是。希特勒原计划用闪电战一至两个月灭亡苏联却彻底失败了。主要原因是苏联军事领袖斯大林坚强领导,苏联红军英勇顽强抵抗,加上苏联国士面积大,战略纵深广。德军兵力分散。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军队后来被苏联红军彻底击败,苏联红军攻占了德国首都柏林,一代军事天才希特勒兵败自希杀。

三,成吉思汗。这个人世界上无人不知,他是蒙古骑兵皇帝,从一个蒙古部落首领,他是冷兵器时代闪电战鼻祖。他利兵蒙古骑兵快速攻占灭亡他国,成吉思汗利用蒙古骑兵先后灭掉了上百个国家。成吉思汗是一个冷兵器时代闪电战天才。他的蒙古骑兵部队让东方儒学世界,西方基督教世界,和西亚伊斯兰世界全部胆战心惊,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帝国,中国的元朝只是蒙古帝国一部分,蒙古帝国是当时横跨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大帝国。因此,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有史可查的一位军事天才。


蔡哥谈

当属毛泽东主席,纵观古今中外,集文学,哲学,政治,军事,战略大成于一身的,唯有毛主席。单就军事而言,开国将帅没有一个对毛主席不服气的,为什么?井冈山时期是毛主席亲自带兵一战一战打出来的,在瑞金,毛主席的威望无人能比,长征时期,也是毛在关键时刻出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战略上都是毛在指点江山,重要毛还懂得放权,锻炼出了一大批骨干将帅,如林彪,粟裕两位大帅都可以说是毛刻意培养的嫡系,降将就更不用说了,毛主席的心胸,海纳百川。所以开国将帅对毛都是敬佩有加,力压阻见,抗美援朝可见一般,哪怕毛林分歧最大的时候,林彪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林也没有歹意,林清楚的知道,毛在军队将领中的威望和号召力。少年时代的毛,临机应变,不畏强权,解决了长沙溃兵事件和领导湖南农民运动而登上历史舞台。井冈山的毛,百战百胜,不仅仅是16字游击方针,更有实事求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主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等哲学道理在里面,可以看到,前4次反围剿能取得胜利,固然有汉宁争权,军阀混战的天时,湘赣边区的山脉纵横的地利,湖南江西农民运动盛行的人和,但终究还是毛亲临前线指挥观察,总是集中力量解决敌人关键部队,在局部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面,使其余敌人知难而退,红军也越战越强,革命区越来越大,才有了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后来苏派夺权不说也罢,跟古往今来的军事家相比,吴起,孙武,孙膑,白起,韩信,项羽,李靖,李世民,岳飞,狄青,成吉思汗,朱元璋,徐达,多尔衮,左宗棠,杨秀清相比,从毛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都是不逊色任何人的,更何况论文学,哲学,政治,军事,战略大成于一身,唯有我毛主席。


冰河190711906

说到有史可查,那么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杰出的军事人才,数不胜数。至于其中,何谓天才,这个可以讨论。

然而,一般而言,史家的笔墨,更多的着于,那些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间的攻伐征讨中,表现杰出的军事将领军事统帅们。也记载了不少过人英勇机智的基层军人。

争霸战场上的天才统帅,如汉尼拔,他最终的失败自杀,并不影响史家对之浓墨重彩的描绘和推崇。人们并非尽是以成败论英雄。同样的还有近代搅动欧洲使之天翻地覆的拿破仑,虽然他的结局是在大西洋赫勒伦(名字或记忆有误)岛上悲惨死去。

而史上那些一味杀戮的蛮族首领,哪怕战果惊人,仍难以获得广泛的褒扬。说明战争史里面,深蕴着的,还有着人类的军事伦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