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孩子离家出走,我们需要检讨什么?

在外面流浪了20多天的那个孩子终于找到了,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这个离家出走20多天的孩子是宝应射阳湖镇中学初三年级的一个学生。这个小孩性格比较内向胆小,在班上成绩差,同学经常欺负他。这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有女同学要他买蛋糕,第一次买回来的蛋糕不符合女同学的要求。他担心第二次去买还是过不了两个女同这一关,而这个钱是父母给自己买眼镜的,钱也没了回家也不好向父母交代,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而在这之前,他父母是知道有同学欺负他的。父母想要到学校去评理,孩子不让他去,因为她父母前脚离开之后,后脚他就会遭到更加激烈的报复。所以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上学的孩子离家出走,我们需要检讨什么?

幸运的是,现在孩子总算回来了,是一个好心的盐城人发现了他并把他送了回来。

20多天,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父母过的是一种什么要的日子?

从学校方面来说帮助家长找人是第一重要的。虽然孩子不是在校期间走失的,虽然谁也不想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既然发生了就要去解决。从学校方面来看,主动配合家长寻找是应该的。但有的时候从学校自身来看,学校会尽量了解学校与事情有没有连带的责任,学校毕竟是一个单位,它有正常的运营。不能牵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是人之常情。

从家庭或者家长方面来看,孩子没来肯定很急。所以,很多时候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一股脑儿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在学校大吵大闹,以致于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对于家长这种不理智不理性的行为,我们能够理解。孩子走丢了谁都不着急呢?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带小孩子到公园玩,小孩子为了捉弄妈妈,躲了起来,哪知在藏身的地方睡着了。他的妈妈到处寻找找不到。急的都哭了,在公园大喊大叫寻找孩子。很多人都帮忙寻找,后来这个孩子睡梦中听到声音,醒了跑出来了。他妈妈看到孩子的刹那,就是两个耳光,然后搂着孩子拼命地哭。你能理解这个母亲的举动吗?这是爱的极致啊。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在找不到孩子的过程当中,这个母亲经历了什么?所以当孩子在学校出事了家长能够得到学校更多的理解与帮助,他的心里总归好受一点。态度也就不起那么激烈了。我这样的理解是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的。你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

上学的孩子离家出走,我们需要检讨什么?

从社会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多的不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结果造成了事情的真相面目全非的格局,很多时候起到的是反面的作用,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对于社会上的吃瓜群众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这种轰动的效应。这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他们逢人就讲,就好像他们也知道事情的真相,好像他就是亲历者,甚至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煞有介事。在这些人当中,有的人是真的关心,有的人只是无所谓的态度。长吁短叹一番回家吃饭睡觉了。这其实就是人性。本身没有对错。

孩子是找到了,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来反思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件事带给我们哪些教训了,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去检讨思考的呢?

首先从家长方面来考虑,遇到事情需要理性。很多时候家长的行为是很过激的。遇到这种事情,他们也会变得很不理性,他不是先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是先是到学校大吵大闹。大吵大闹根本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

上学的孩子离家出走,我们需要检讨什么?

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孩离家出走,在下课的时候离校的。离开之前,写了一张字条放在桌上。家长一听孩子没有回来,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并且告诉我不要动那个纸条。我说好吧。我知道这个纸条是他的救命稻草呢。如果孩子没了,这个是“罪证”。那个纸条的内容写的是什么呢?十个字:“学习压力大,我想静一静”。因为是高三了,压力很大的,你说这样的离家出走也能怪老师吗?所以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孩子在学校没有事很好,一旦出事,不问原因,学校、老师你就是替罪羊。

第二,从学校、老师方面来说要勇于担责。孩子出事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推给家长。自己什么责任也没有,有的时候也说不过去。就像宝应射阳湖中学这个学生,他在学校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凌,一次两次,也许老师不知道,但是时间久了其他同学总归有些反映,但是老师知道了,如不解决往往就会给这个被欺负的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据了解,这个学生成绩很差,自然就处在成绩鄙视链的最末端了。这样的学生往往就会选择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许就是教育者的失察吧。如果出了事了,很多学校的领导首先会考虑怎样,不要惹麻烦上身,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小,或者说把责任推给老师推给班主任,推给家长!这也是有的时候导致家长态度比较激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静下来想想,对于教育孩子,不说不好,说多了也不好,做老师是多么危险的职业啊。

第三,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能忽视。记得小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别人和你打架了,你要告诉老师不要和他打架,让老师来帮你解决。我想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都记得老师是这么讲过的。可是如果这样教育孩子,他走上社会以后遇到了坏人,不去反击,不去正当防卫,他会得到什么?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懦弱胆小怕事,我们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一味地忍让,而是要告诉他什么叫底线,什么叫有理有节,什么叫奋起还击。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不惹事,但是更要教育孩子别怕事。就像这个孩子离开家20多天原因是什么,因为女生欺负他敲诈他,他也不敢告诉老师,所以对自己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离家出走,希望以此来逃避他目前遇到的困境。你说像他从小在学校就养成了一种逃避的习惯,将来怎么面对社会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现实问题。

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检讨的地方。

对于这件事情,亲爱的读者,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表达自己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