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埃及军方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闪电部队

成立于1973年10月6日。 这支部队参与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多次反恐行动。 据了解,闪电部队队员都在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接受过训练,而且都是从埃及陆军挑选的精英。

「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埃及闪电部队

闪电部队参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先发制人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这场战争闪电部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使用 水龙战法冲垮了以色列吹嘘的所谓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随后闪电部队通过布置雷场搅乱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作战部署,协助埃及军队全歼以色列王牌190装甲旅。

闪电部队参与塞浦路斯反恐行动

1978年2月18日, 恐怖分子在塞浦路斯劫持了埃及人质,而且塞政府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埃及政府得知消息后,派出闪电特种部队前去营救,塞政府对此异常恼怒,随后命令塞政府军与埃及特种部队交战。最后埃及特种部队成功解救人质,人质无一伤亡。

闪电部队参与卢卡反恐行动

1985年11月23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由希腊开往开罗的航班,飞机临时降落在马耳他的卢卡机场,11月24日,埃及政府决定派出特种部队参与营救。由于闪电部队行动过于鲁莽,在营救行动中有57人死亡。在所有的 劫机事件中,这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印度——黑猫突击队

印度黑猫突击队成立于1985年。 现有官兵7500人,分成两个小组———特种战小组和特种游骑兵小组。此卫队都是通过千里挑一,经过严格训练打造而成。

「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印度士兵

印度国家安全卫队作为亚洲最精锐的反恐部队之一,印度特种部队的神秘之师,以往多执行绝密任务,较少见诸报端。从反恐、人质救援到保护要员,就像印度国家安全卫队总指挥库马曾经所说:“它出动、攻击、完成任务后静悄悄返回,就象神秘的查克那斩掉魔鬼的头后回到克利须那神的手指上。”

「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印度士兵

训练国家安全卫队在日常的训练中模拟数百次的真实场景,训练是保持身体素质和发动突然袭击的关键。国家安全卫队的训练绝对称得上魔鬼式,举一个例子,队员都要经受一种战斗免疫计划的检验,这项计划也最能考验胆识和射击技能,教官会让其中一名队员紧贴着靶子站着,让另一名队员瞄准射击,而且挨着靶子站着的队员不得穿防弹衣,类似的疯狂训练方式数不胜数。

反恐行动

1994年4月24日至25日,“黑猫”突击队在 阿姆利则机场执行代号为“阿什万米达”的反劫机行动。任务结束后,机上的141名乘客、机组成员和参战突击队员无一受伤。此次漂亮的反劫机行动被世界各国反恐怖部队的教材奉为经典。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成立于1975年5月。

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武装力量中一个特殊兵种,它独立于军队之外,与伊朗军队同属正规军事力量。但革命卫队与军队产生的背景不同,“血缘”也不一样。伊朗军队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沙皇政府组建的一支由伊朗人组成的哥萨克骑兵师,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服从国王巴列维的一支武装力量。而革命卫队则是在伊斯兰革命中诞生的。

「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伊斯兰革命卫队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霍梅尼等伊朗领导人为了巩固“胜利果实”,意欲成立一支独立于军队之外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因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国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过选举上台的摩萨台政府的是这支军队,而10年后向游行队伍开枪镇压的仍是这支军队。如果依靠这支由国王建立起来的“旧军队”,同样的悲剧也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1979年5月5日,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反对巴列维政权的各种准军事武装基础上成立一支治安队伍——“伊斯兰革命卫队”,它直接听命于最高精神领袖。同时,对军队进行大清洗并在军队中成立政治和意识形态部,派遣“毛拉”(伊朗的神职人员)进驻军队,以伊斯兰思想改造旧军队,成为军队人员“精神”上的指挥官。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政府大力加强军队正规化、一体化建设。1992年成立单一的联合指挥部,加速了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的一体化管理。但由于革命卫队与军队具有同样的军种编制,即陆、海、空三军及相应的兵种,两支军队的“级别”是平行的,总司令均由最高领袖任命。而且革命卫队是“新的”,军队是“旧的”;革命卫队是伊斯兰革命领袖建立的,军队是国王建立的。由于“血缘”的不同,从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初两支“军队”就与国家政权有远近亲疏之分,也就是说革命卫队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嫡系”,而军队则为“旁系”。

因此,无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经费预算,革命卫队总是得到更多的“关照”,这无疑造成两者的关系一直不融洽,联合指挥部也就成了松散的联合体,对革命卫队并没有多少约束力。加之在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中,革命卫队以敢打敢拼著称,为它在战后地位攀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革命卫队不仅作为一支独立的正规军而存在,而且其兵员会继续增加,实力和地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与军队的矛盾将会日趋尖锐。

伊朗革命卫队发展到今天,兵力约13万人,拥有自己的陆、海、空军和特种部队等,主要在国外活动的特别部队“圣城军”和民兵组织“巴斯基”也受其领导。与伊朗正规军相比,以捍卫革命政权、维护国内稳定为宗旨的革命卫队在伊朗政权中拥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影响,享受着很多正规军所没有的特权。

在政治上,伊朗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在革命卫队成立之初担任过卫队司令,总统内贾德曾作为卫队军官参加过两伊战争。现政府内阁中,有5名成员曾是卫队成员。此外,伊朗议会相当数量的保守派议员在革命卫队工作过。革命卫队在国内政坛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军事方面,革命卫队可说是掌握了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军事力量。一方面,伊朗的战略性威慑武器——包括“流星-3”在内的弹道导弹以及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几乎全部归革命卫队所有。另一方面,革命卫队统管着庞大的民兵组织“巴斯基”,这支队伍仅装备轻武器,平时约40万人,战时估计可动员至100万人,伊朗官员曾宣称可动员1100万人。“巴斯基”成员遍布伊朗各地,深入到各行各业,被认为是发动游击战和巷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一」埃及、印度、伊朗的特种部队

伊斯兰革命卫队

目前,革命卫队的陆军约10万人,大部分是配备轻武器的步兵,主要负责维护国内安全。革命卫队陆军编有2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10个步兵师、1个特种部队师和15~20个独立旅。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革命卫队陆军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于“非传统”军事任务,积极为“不对称战争”做准备,加强游击战和巷战能力。在演习中,革命卫队曾用国产的肩扛式地对空导弹模拟袭击美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并利用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类似伊拉克战场上所谓的“路边炸弹”)袭击装甲部队。

革命卫队的海军大约有2万人,在海湾地区拥有若干基地,有能力攻击海湾的船只和海湾南岸国家。外界对革命卫队空军了解不多,这支部队往往与正规军共享空军基地,为革命卫队的快速反应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和空运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