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01

/

过完一个春节,孩子又开始对上幼儿园产生了抗拒,每天早晨眼睛还未睁开就告诉我要不想去幼儿园,正好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泰国妈妈,她的5岁儿子一大早也闹着不肯上学,她和丈夫怎么劝都没用。

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火了。她干脆帮孩子请了一天假,带他去捡垃圾!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这位妈妈带着儿子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挺兴奋,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喊累了。虽然儿子已经满头大汗,但妈妈依然带着他走了3.5公里,捡了一袋空瓶子,换了2泰铢(约合人民币0.4元)。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就算只赚了2泰铢,孩子也很高兴。

不过他还是表示,走不动了。

他说:“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车一个人要10泰铢,你有钱吗?”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没有办法,他只好跟妈妈一起往回走,这个时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厅门口

孩子:“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去买吗?15泰铢。”

孩子:“妈妈,我钱不够,我要回家。”

妈妈:“累了?”

儿子:“好累,好热,我想上学,我要回家。”

……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这位妈妈在文章最后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想起前几天孩子吵着不想上幼儿园,我就告诉孩子:“如果不去上幼儿园就学不到本领,没有本领以后就没法工作,只能去捡垃圾。”孩子居然告诉我那就去捡垃圾吧。

我刚想发火,就看到了这位妈妈的故事,于是告诉孩子:“你想捡垃圾也可以,不过捡垃圾很辛苦的,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你愿意捡垃圾,那我周六就陪你一起去捡垃圾吧。但这几天必须要去幼儿园。”

虽然孩子脸上还是不愿意,每天依然会告诉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但一想到周末要去捡垃圾,还从来没体验过这样的活动,内心很是期待,还是乖乖的上学去了。

我最近经常听到有妈妈跟我说她家的宝贝过了年之后也不想去幼儿园,每天哭着哄着都没用,还有个暴脾气的妈妈告诉我,不肯上幼儿园就打,打几次就好了,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那不是屈服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需要被接纳和肯定,孩子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想告诉父母想和父母在一起,没有安全感,我们只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好,去挖掘一下孩子内心的愿望,比如他更想玩,甚至是捡垃圾,积极肯定和回应他的愿望,在情绪平复之后再去实现家长的目的,效果会好很多。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02

/

终于到了周六,一早孩子就记得我们的约定,告诉我今天要去捡垃圾。为了让这次的体验有个仪式感,我告诉他我可以先带他去居委会借工具。

到了居委会我鼓励孩子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告诉居委会阿姨,阿姨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并告诉她现在还没有招募志愿者,见孩子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我又问阿姨:“能否先借给我们一件志愿者的衣服,还有捡垃圾的钳子,让我们把工作先做起来。”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小小志愿者

阿姨一听很高兴,表示孩子有这样的意愿是好事,马上给我们找来了志愿者小马甲和小钳子,就这样捡垃圾的工具借到了。

我告诉孩子公园里垃圾很多,我们可以先去公园捡垃圾,就先让他坐在自行车上一路推着去公园,但刚推走他就叫到:“我看到前面有垃圾,让我先下来。”他立马跳下来跑到前面,用钳子钳起地上的纸巾放进了我的塑料袋里。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就这样一路上孩子居然没有要求坐自行车,边走边捡垃圾,要知道之前每次和他出去玩,没走几步就叫着走不动了,非要我找个小黄车推着他走。

不一会儿我们就捡了满满一袋垃圾,孩子突然告诉我原来路上有那么多垃圾,我们平时可不能乱扔垃圾,这样会破坏环境。还告诉我要爱护公物,还让我把倒下的自行车都扶起来。

中午吃完饭孩子又主动要求再去捡垃圾,这时爸爸很生气的说捡什么垃圾,马上去认字,但孩子就是不愿意。我马上问他:“捡完垃圾回来认字,你觉得这样行不行?”他点点头,虽然下楼的时候听到爸爸还是很生气的唠叨,但孩子告诉我:“我想先捡完垃圾,再去认字,我待会儿回去就认字。”

尊重孩子的想法,你会惊奇的发现他的变化很大。就像孩子主动自己走路了,主动要爱护公物了,在亲身体验社会之后,他自己内心的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这些不是父母生搬硬套强加给他的,是他自己去探索自己悟出来的,自己体悟的道理才是智慧,比父母生硬的教100遍都有用和深刻。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03

/

回到家中,奶奶看到孩子穿了志愿者的马甲,还拿了个脏兮兮的钳子就想骂他。我告诉奶奶是居委会让他做小志愿者,我们今天做好事去捡垃圾了。

奶奶就问孩子:“你穿成这样别人有没有笑你啊!”这样一问孩子又有点不知所措了,我马上告诉奶奶,路边的叔叔阿姨都夸我们是好孩子呢,还有一位姐姐也很羡慕他,问我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像小弟弟一样做小小志愿者呢。听我这么一说,孩子马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告诉我下次还要去捡垃圾。

家长的爱很多时候其实是伤害,很多时候自己随意的言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而家长尤其是老人经常会把自己固有的限制性思维模式强加于孩子身上,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教导,让他们少走弯路,但很多时候成长这条路还真得让孩子自己去走。

我这周带孩子去体验了一次跆拳道,其实去之前全家人都告诉我让孩子学什么跆拳道,马上明年上中班了,得学学汉字、英语、逻辑思维,跆拳道学了只会打架。

没想到这次的体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上课的小朋友和我孩子年龄相仿,但都非常礼貌,课前跆拳道教练会先教大家礼仪规范,向老师问候也都必须要鞠躬,不得怠慢。

上课时大家都很守纪录,坐的笔直,非常听老师指挥。一位孩子的爷爷告诉我他家孩子学了半年多完全变了个人,不仅懂礼貌了,而且身体也比之前强壮了。

我问他会不会有了本事就打架呢?这位爷爷告诉我完全不用担心,除了技法,老师每节课都会教大家礼仪,记得一次有个小朋友主动过来用拳头挥他孩子,他孩子口头警告了很多次都没动手,最后那孩子还继续挑逗他,才给了他一掌,之后这小孩再也不敢来惹他,但他孩子从来不主动打人。

原来学习跆拳道有这么多好处,不了解之前真是对他完全误解。听了老师的介绍和这位爷爷讲的故事,觉得当时自己的想法实在可笑,但如果当时没有让孩子来试一试的话,也就错过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了。

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图|来源网络

记得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说过:“懂得接纳的父母愿意让孩子编写自己的人生程序,而不懂得接纳的父母感觉有必要为孩子编写他的人生。”

我一直强调父母只是孩子的引导者,在孩子需要帮助和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其他时候我们还是做好一个倾听者,去倾听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回到父母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让孩子在需要你的时候,有能力给予帮助,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当你真正愿意尊重孩子的想法,你会惊奇的发现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全身每个细胞都处于感知和思考的状态,他们最后呈现的样子比你期待的还好,因为你的尊重,这颗种子最后也会尊重你,用最好的方式回报你。

我希望父母们都能牢记这一点,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