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這個如皋人獲頒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一直關心家鄉發展……

近日,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近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蹟。發佈儀式以“科技中國夢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現場播放了反映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蹟的視頻短片,採訪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並向他們頒發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證書。

如皋籍中科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教授嚴純華獲頒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 ”。

了不起!這個如皋人獲頒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一直關心家鄉發展……

▲發佈儀式現場

了不起!這個如皋人獲頒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一直關心家鄉發展……

嚴純華

男,漢族,1961年生,江蘇如皋人,中共黨員。現任蘭州大學校長、教授,中科院院士。

嚴純華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發展了“串級萃取理論”,實現了中重稀土串級萃取工藝參數的準確設計及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提出了“聯動萃取工藝”的設計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納米晶的可控制備方法,系統研究了“鑭系收縮”效應對稀土納米晶的結構影響規律;發現稀土晶發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對稱性破損控制,實驗上率先證實了CeO2對CO的催化活性與其外露晶面有關的理論預測;實現了不同結構與組成的稀土氟化物納米晶的多色上轉換髮光。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嚴純華一直關心家鄉發展,先後出席瞭如皋市科技·人才洽談會以及院士專家“如皋行”暨如皋在外人才“家鄉行”懇談會等活動 ,積極獻計我市轉型發展。嚴純華還關心家鄉企業的科研工作,利用自己的技術及社會資源,為江蘇湯臣汽車零部件公司提升材料質量貢獻 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堅持不懈地在一個領域裡做別人沒有做出來的東西,嚴純華為了這個目標孜孜追求。

稀土有工業“黃金”、新材料“維生素”之稱,因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功能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是很多高精尖產業必不可少的原料。

稀土的“美妙”不止這些,還能為高新技術材料帶來匪夷所思、煥然一新的變化。在嚴純華的眼裡,“稀土就是一本百科全書,翻到哪一頁都可以讀到精彩的句子”。

師從“中國稀土之父”、2008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徐光憲院士,受教於我國稀土科技和產業界的諸多前輩,嚴純華致力於稀土分離理論、應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併為中國稀土分離工業發展和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稀土分離方面,從串級萃取最優化工藝和流程設計到資源綠色高效分離工業的應用,嚴純華在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下,與同行、同事和學生們的研究推動我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且引領了世界方向的領域。

嚴純華髮展了徐光憲等老一輩科學家的“串級萃取理論”及稀土分離流程的最優化設計方法,實現了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這項研究成果也是他認為自己學術生涯中一件“最有意思的工作”。

了不起!這個如皋人獲頒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一直關心家鄉發展……

對於這項聽起來高深莫測的理論,嚴純華形象地打了比方。原本枯燥的專業詞彙經他的連珠妙語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嚴純華介紹,假如兩種稀土一種願意留在油裡,一種願意留在水裡,那麼將它們與水和油混合後,喜歡到油裡的便富集在油裡,喜歡到水裡的就富集於水裡,而油和水不互溶而將分層,於是兩種稀土將基於各自本性,通過多次油水混合、澄清過程,使不同的稀土各得其所、得以分離。由於過去人們對稀土在油水兩相及其動態分佈規律不盡瞭解,也就難以知道究竟需要經過多少次這樣的混合、澄清過程的重複才可分開兩種稀土元素。

在徐光憲、李標國等科學家的指導下,嚴純華及團隊成功建立了一套計算機仿真模擬方法,用以模擬不同稀土元素萃取分離的動態過程,這就可以節省大量的實驗時間,又能對萃取過程看得更加真切,避免了人為誤差。把這一思想推廣到多個稀土的萃取過程就能解決稀土分離工藝和流程的優化和調整設計。

嚴純華說:“使用計算機代替人工實驗的方法,可成功對整個稀土分離的過程加以描述和設計,對現有工藝進行改造。”

嚴純華表示,正是基於眾多科技和產業研究團隊的共同努力,為我國稀土資源的綠色高效和高值化利用奠定了基礎,為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研發提供了優質、低成本且比國外更具優勢的材料,對稀土在高技術材料和器件產業發展上提供了非常必要和有價值的支撐。

來源|新華網、如皋新聞

校對|史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