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教育具有為國家培養人才的作用,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自然離不開教育。中國作為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教育歷史,但是,當今的中國教育正在偏離古代傳統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偏向西方,這究竟是利是弊,讓我們來看一看中國教育十年、百年、千年。

中國教育的近十年

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到去年底,全國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超過了2300萬人,入學率達到21%,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發展階段。“十五”期間,高等教育為各行各業輸送了1397萬畢業生,為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我們加快推進了高教管理體制等一系列改革,985、211等一批重點高校橫空出世,取得了顯著成效,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高等學校科研實力顯著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很顯然,過去一個時期,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又快又好的發展。

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考驗,在高速發展的經濟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嚴重失衡,應試教育這個怪胎應運而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老師也把目光聚焦在學生的成績上,一切以升學率為重,“填鴨子”式教育就是為了學生能有一個好成績,這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學業負擔。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起源地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南京大學

中國教育的近百年

一百多年前,新文化運動開始,在一批先進思想家、教育家的推動下,西方教育被引入中國,期間的代表人物有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蔡元培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新文化運動代表刊物——《新青年》

在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一批西式教育理論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當時的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精神,宣稱要打倒孔家店,造成了儒家學說地位的大幅下降。

到了新中國建立後,文革更是給中國教育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期間,學校停止教學,發動學生鬧革命。此外,所謂破四舊將族譜燒的燒、撕的撕,導致原本已經殘破不堪的家族宗法毀滅殆盡。

中國教育的近千年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傳說中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等,都十分重視教育。據《尚書·舜典》記載,虞時即設有學官,管理教育事務,如命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負責對人民進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命夔“典樂”,即負責對人民進行音樂和詩歌教育。由於中華民族具有重視教育的悠久優良傳統,所以四五千年來,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化不僅能一脈相承,歷久彌新,而且其內涵也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實而光輝。

其中,最為突出的非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教育,儒家教育思想以“仁”、“禮”、“中庸”、“有教無類”、“天人合一”等為內容,以“內省”、“慎獨”、“知恥”、“節”、“敬”、“義”等為踐行方法,以“和諧”為內在追求。儒家教育在中國教育史是上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那是講究父慈子孝,講究三綱五常,家庭教育從那是起開始形成。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孔子

對比一下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我們不難發現,當今中國教育的問題出在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現在的教育改革一會取消加分,一會調整高考科目,有效果,但絕對不是根本之策。例如,高考語文的名句默寫,你把分值從10分降到8分,以為這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大錯特錯!試問,就算你把分值降到1分,全國學生還是要累死累活的把考綱規定的內容全部背完,畢竟誰都不知道會考哪一句。你的鍋裡煮的是稀飯,你卻想從裡面盛一碗白米粥出來,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我們都知道,社會的治理需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而以宗法為基礎的家庭教育便扮演了德治這一角色。如今,家長把教育的責任交給學校,而學校與你非親非故,豈會全心全意為教育孩子,教育的關鍵在於家庭教育,很多教師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出色,便多半是他們懂得家庭教育的緣故。當然,很多家長不懂得家庭教育也無可厚非,畢竟家庭教育的缺失百年前就已經開始,他們或許也未受過陽是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