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迷雾:任志强谈当下地产形势和未来政策

房地产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现在这波行情是否已透支?未来房价是否会持续上涨?政府是否继续强调控?在6月11日

华本企业家主题晚餐会暨华本第505期企业家联谊会上,任志强理事长就当下地产形势和未来政策等话题,与20位华本企业家进行了深度分享。

部分精彩观点

一、房地产与城镇化

二、集体土地建租赁房

三、房地产市场前景

四、土地与商品房价格

五、开发商融资

六、房地产调控政策窗口期

七、三四线城市房价

八、房子销售量与房价

九、住房不炒的最好办法

十、写字楼和住宅的租金回报

十一、房产税还收不收

十二、高铁的虹吸效应

十三、燕郊、廊坊的房子能不能买

真相与迷雾:任志强谈当下地产形势和未来政策

房地产与城镇化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房地产远没到完的时候。我们现在大概220亿住宅总量(面积),最少得400亿才能完成70%的城镇化率。严格说,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才40%左右。城里的非户籍就业人口把父母孩子从农村接到城市,但孩子在城市上不了学,父母医保、社保都在老家,这个不能叫城镇化。

中国现在大概有7500万独居户,老人3500万,年轻人4000万,算上大学生、留学生等毕业人口,每年还得增加1000多万,这些独居的人口都是要租房买房的。我个人估计,中国五年后独居人口大概要达到2.5亿,前三年每年增长40%,这种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头会急剧上升

未来最大可能就是农村急剧缩小,因为农村缩小了,人均用地才能增加,农民才有可能富起来。但中国的土地制度问题不解决,这个是基本没戏。

集体土地建租赁房

可以告诉你们,集体土地建租赁房最早是我2010年的一个提案。当时北京要解决唐家岭问题,然后国土资源部找我谈了很多次,批判了六七年后,结果现在变成他们的政策了。但你们不要以为集体土地能解决多少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城市会把基础设施主动修建到集体土地里去,政府不能卖地,没有收入,他为什么要给你配市政啊。配不了市政,没有交通、燃气,租赁房就根本做不起来。按中国现在的情况,真正需要建租赁住房的大城市大概不超过25个,剩下的城市基本都不需要,甚至有些省会城市都不需要

目前在中国REITs是发和买都要交税,那就解决不了租赁住房需求。因为双税,所以租金价格一定是高的。

试图用机构的方式解决租赁住房,这个战略是极错误的。政府承担责任应该是建廉租房,建租赁房。住的人没产权,也不用花那么多钱。政府发行票券,给你住房券,哪怕你不住我的房子,但你拿券去兑钱时直接给你减多少钱税就行了,否则这个租赁市场是建不起来的。

房地产市场前景

真相与迷雾:任志强谈当下地产形势和未来政策

开发商你们算下账,按400亿平米的住房总量,每年5%的改造面积就得20亿,所以这个市场开发商根本就做不完。到目前为止,9万多家房地产商一年住宅竣工量大概10亿。

增量和存量,通常国际规律是3比1,平均交易3套二手房,卖出1套新房,这是新建商品房开始减弱的表现,然后改造型需求开始增加。中国现在二手房交易超过一手房的才六个城市,所以不需要盖新房?这些都还早着呢。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土地产权。大家现在疯狂买房子,因为没有产权,只有七十年使用权,买一个墓地只有二十年使用权,所以越老的人越得买房,可能买好几套。不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制度问题,基本没戏,所以长期看,我个人觉得,鼓励大家买房。

房地产市场前景是没问题的,最大的风险是开发商的资金能不能扛不过政府。开发商有钱,你做什么都没问题,每年十五亿平的销售面积,超巨大的市场,根本想都不用想,拿过地就做开发。中国一年就1300万套房子,加上二手房交易,将近2000万套,这个总量还不够。

土地与商品房价格

今年的土地价格实际上涨是很凶猛的。一季度全国平均上涨10.3%,大概已经有6个省市要过五百亿了,土地还在继续涨,就是因为供地量减少了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商品房的价格,后期肯定是越涨越高。最主要还是数量少,不在于它的总库存下降,和库存没有关系。主要是以后新的土地用地供量少了,北京只有25%了,深圳在20%上下。所以一线城市房价永远是往上走,想都不要想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房价谁能卡住了吗?看看国际大城市的情况就都知道了,你根本就不用想,想它干嘛。

开发商融资

我个人觉得,可能得放一点货币政策,如果不放货币政策,经济可能就实业连带地产全不行了。我觉得实业不行国家会放政策,这次银行一万三千亿都是专款专用,打油的钱不能买醋,从去杠杆的角度,进不了房地产。

因此房地产融资放松基本上是不可能,开发商融资比去年少大概六千亿,境外融资多一倍多。没有条件在境外融资的都亏了,有条件境外融资的成本也都提高了,现在越融越高,不比国内低。国内在四月份的时候资金成本可能得八点几,到五月份就变成十二,我估计到六月份可能得到十四了,个别企业顶不住了到三十都得拿。

去杠杆是其一,政策是其二,第三是开发商压了很多钱。全国现在大概压了四万亿房子,拿不到销售证,仅上海北京就超过万亿。北京大概三千多亿,上海六千多亿,好多是去年十月要开盘的,排到今年十月了,因为价格定的还是比较高,弄不好还得往后占一年资金。

房地产调控政策窗口期

真相与迷雾:任志强谈当下地产形势和未来政策

过去说政府把房地产当夜壶,而且夜壶的作用还很大,但是你不要以为说到夜壶就一定要放松房地产调控。我个人觉得,房地产调控短期之内是不会放的。得到什么时候?得到非常惨的时候才能放。就是夜壶得到憋的急时才用,不急的时候,上上厕所就行,是吧。

什么叫急?去年大概十六亿的销售量,没有公布的实际交易是十九亿平方米。我观察今年可能销售是要负增长,就按10%负增长也还有十五亿,这个数字还是历史第二高。十五亿平米,一家开发商你能卖出多少,你赚不了多少,但市场是很好的。问题是可能别人都卖了,恰恰你的房子没卖,你就损失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你的产品有竞争力的时候,大市场不是大问题

你们开发商别把心思老放在靠政策放松上,得先做到政策不放松,你也能熬得过去。你要比地方政府还能熬,那就不用担心了,到地方政府熬不住,那房价就还得涨。

三四线城市房价

三四线城市涨价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货币政策补贴,或者叫货币拆迁。中国拆迁补贴去年一万八千三百亿,今年大概一万七千亿。地方政府不拆迁就拿不到中央补贴,就拍不了地。用货币拆迁把地腾出来,地方政府再把地拍了赚一笔。而老百姓拿着补贴款要买房住啊,可能原来房价就三千一平,但开发商一看,拆迁补贴发了四千,那我得把价格涨到四千五。老百姓还得再加点钱,或者房子面积买小点,才能把账算平了,所以房价就这么起来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城市限购。很多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的人突然发现养不起、住不下了,又不能再送老家,送农村去,所以就在周边城市买了房子。我们查了实际数据,回乡购房的比例很高。

这一轮涨价还没完,只要货币拆迁继续,可能还会涨

房子销售量与房价

现在的房价主要是政府按着不让涨。包括限购摇号什么的是政府和开发商做斗争,这是第一轮。 第二轮是政府和消费者做斗争,所以好多人开始假离婚。因为限购,在北京上海,夫妻俩离婚和不离婚买房总费用可能得差出三四百万。限价还导致二手房价格比一手房还高,所以买房的人更多了,拼了命,离婚也得买。

现在是第三轮,地方政府当市场监管者,中央政府不管市场了只管找地方一二把手谈话。谈完以后地方就往下压主管部门必须让房价下去,限制网签等政策都是因为这,让你拿不到银行贷款。

再加上限购和其他政策影响,今年市场销售数据还会下降,最高可能到7%,十五亿多销售量的7%。预测不会那么准,但有几个固定影响因素,估计六月以后就开始出现下降了。如果今年下降一个多亿(面积),中央还不会轻易松口,但要下降两三个亿,中央肯定就松口了。14年的时候总销售面积是下降的,但14年房价没掉,房价是继续上涨的。就是房子的销售量掉下来,房价未必会掉

住房不炒的最好办法

限定商品房价格是违反市场规律的,住建部现在出台的所有政策,都是违反十九大精神的。住房不炒是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空置税。房子有人住就不能说炒房,问题是用来住,也得有人盖才行。住的不一定是自己的产权房子,现在媒体都瞎造势,说的好像只能住自己买的房子一样,这是不对的

写字楼和住宅的租金回报

中国没有多少旧写字楼,所以新盖写字楼永远是和新写字楼竞争,租金都很高。潘石屹说写字楼租赁回报只有5%,3%,扣掉利息就基本没了,这是因为他用商品房的租金和非商品房的租金去扛,扛不住,这是很大问题。

而住宅不是,住宅大多是和房改房竞争。五十年福利分房的结果就是有大量总价才两万一套的房改房,现在月租金就两千,一年就收回总房款了。现在北京的商品房,两万你连一平米都买不到,之前花两万就买了一套,即便算上通胀,

商品房和房改房的租金回报率是怎能都不能比的

所以中国现在的租金是低的,不能满足租赁性住房的合理市场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万科长租公寓要180万,没有条件竞争那就得租高档的,这些都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普遍的租赁问题。

十一

房产税还收不收

我们过去五十年的住房政策都是非商品化的分配制,房改房。这种住房分配导致我们根本不可能现在实行房产税,因为这两个东西没法统一。没钱的人都还住老房子,你按照新房计算价格再收房产税,老百姓肯定都会不干的,那政府就麻烦了。我个人认为,房产税短期内绝对不可能出现

十二

高铁的虹吸效应

有统计数据,我们现在大概有一百八十个城市因为通了高铁人口下降,而且人口密度也下降。高铁的关键影响是向核心城市集中的

,这个核心不一定是一级、二级、三级,而是在一个路段区域内的核心。所以高铁不一定是给每一个城市都带来好处的,但有一个城市是最享福的,那就是郑州。未来在高铁几横几纵全部贯通后,它就变成一个最核心的疏散区了,远超中原地区其他城市。

十三

燕郊、廊坊的房子能不能买

如果天津的户口政策敞开,那燕郊就没希望,为什么?因为大家不会把户口落在燕郊去,孩子上学问题不好解决,但要是天津也落不了户,那可不就得去燕郊嘛。你要把燕郊当成第二居所,或者买一套房临时住着,过渡下还有希望。

我个人觉得,在短期之内廊坊是不行的。要真像刚刚你们说北京政府要把营商环境完全放松了,那廊坊周边还是有希望的。原因在哪?就是又回到北京的这些人在北京不一定能住得下。所以关键还看北京政府的决心,能落实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