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按目前的主流說法,端午節是紀念原楚國大夫屈原的,傳說其投江殉國後,人們怕魚吃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竹筒裝米投入汨羅江裡,引魚蝦來吃。

由此,中國最早的粽子,也就是“筒粽”,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說法,近些年也有人不斷提出質疑,也有人認為: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和屈原都是先秦時期的楚國人,可以算得上老鄉。不過,兩人的經歷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屈原可說是悲憤,伍子胥卻堪稱快意人生。

伍子胥之父伍奢,其曾任楚平王子建的太傅,孰料後被奸人挑撥離間,楚平王命將伍奢及其長子伍尚全部處死。

父兄受此大難後,伍子胥急忙逃到吳國,後憑著自己的才華而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吳軍於攻入楚國都城。此時,殺父殺兄的仇人楚平王已死多年,但伍子胥仍命人挖開其墳墓,並令鞭屍三百,以謝心頭之恨。

之後,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西破強楚、北敗徐、魯,成為諸侯中的一霸。

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吳王夫差繼位後,鄰近的越國有所崛起,伍子胥為此憂心忡忡,其多次勸吳王夫差解決越王勾踐,以去臥榻之憂,但夫差急於爭霸中原,不從其諫。

事後,自命老臣的伍子胥多次進諫,這下可把夫差給惹毛了,他認為自己新君上任,伍子胥自命功高而在自己面前擺老資格,這時加之奸臣中傷,夫差暴怒之下,竟令伍子胥自盡。

拔劍自盡前,伍子胥憤憤然地對自己的門客說:“待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來,置於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看,吳國是如何被越國給滅亡的!”

伍子胥自殺這一天,就是五月五日。

事後,果然如伍子胥所預料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擊敗吳國,報了一箭之仇。

事後,吳國人感慨於伍子胥的先見之明及建立蘇州城的功績,特將其中一個城門命名為“胥門”。從這個意義來說,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傳說大概也有些道理吧。

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此外,東漢時期的孝女曹娥也是端午之神的有力競爭者。

曹娥的父親,據說是管理祭祀的官員,後來不幸掉進舜江給淹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曹娥沿著舜江一路哭,一路尋找父親的屍首,但找了十幾天,也未能找到。

悲痛絕望之餘,十四歲的曹娥也一頭跳進了江裡,自殺殉父。

過了今天后,人們驚訝的發現:曹娥的屍體竟然抱著其父的屍體一起浮出了水面!

感嘆唏噓之餘,眾人便把舜江改名為曹娥江,並未曹娥樹碑立廟,以紀念這位孝女。

而據民間傳說,曹娥投江也是五月五日。因此,說端午節是紀念曹娥,也沒毛病。

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近年來,更有一些學者認為,屈原可能不是端午節的起源,如民國學者聞一多就認為,關於屈原和粽子的傳說,最初的來源是南北朝時期(梁)的《續齊諧記》中的記載:

“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

‘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

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聞一多認為,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而端午習俗賽龍舟,其實是百越族祭拜龍的節日;把粽子丟到江裡,也是為了祭祀龍神。

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事實上,南方競渡的風俗由來已久,即便屈原本人的《楚辭》中也有記載: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

其中所謂“舲船”,其實就是當時競賽用的狹長輕便的小船。

此外,更有人認為,目前僅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了屈原,其他如《呂氏春秋》、《戰國策》等先秦典籍中未見一字,因此,是否存在屈原這個人尚是問題。

而且,《屈原賈生列傳》中矛盾之處甚多,如胡適說說:《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史記》中屈原“理想的忠臣”形象,是漢朝文人改造出來的。

當然,端午習俗各地風俗大相徑庭,據筆者所知,北方很多地方是不過端午節的,如南方人不過重陽節一樣。

即便是南方,我們江西也不搞什麼賽龍舟(筆者不曾見),更不曾看見人把粽子丟水裡(未免浪費!)。

端午節背後的殘酷歷史,原來並非紀念屈原,這倆人才是正主!

所以,傳說不傳說,屈原不屈原,其實並不重要,不過是茶餘飯後、說叨說叨罷了。

不管怎麼說,不管是伍子胥還是曹娥,最終還是沒能壓過屈原。畢竟,伍子胥雖然快意恩仇但不免小肚雞腸、睚眥必報,而曹娥的情節過於悲情,也缺乏家國情懷。

但屈原就不同了,愛國殉國,冤屈而死,形象正面,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去,投江而死,其本身不就很有象徵意義嗎?所以,現在一說到端午就想到屈原,也正常。

再說了,那些文人學者們故作驚人之論幾同於譁眾取寵的質疑、不過是為寫文章多一個說頭罷了,聽聽就算了。

別的不說,沒有屈原老先生跳江,現在哪裡的三天假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