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中國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朝代更替,在這些更替中,有很多朝代有著輝煌的歷史,流傳下許多雖看似殘忍,但實用性很強的制度。就拿南北朝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朝代,帝王換了一個又一個,政權不斷地變動,北魏在這段時間裡一共換了13位皇帝,但最為後人所熟知,在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孝文帝。

每一位帝王能夠長存在後人的記憶中,那必定有著過人之處,這位孝文帝最不一樣的就是制定了“子貴母死”的制度,從名稱上就可以猜到,這必定是個很殘忍的制度,畢竟涉及到人命。要知道從前帝皇家的事蹟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母以子貴”的例子,太子的母親一定是最珍貴的,往往會成為皇后,可是到了孝文帝這裡卻恰恰相反。但如今回顧歷史你會發現,這一制度卻有他的利處,兒子成了太子,如果年幼,那麼他的母親一定會干擾朝政,女子執政基本是促進王朝的衰弱,畢竟武則天曆史上只有一個,而像呂后、慈禧太后一樣的卻有很多。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孝文帝名叫拓跋宏,五歲就繼承了皇位,獻文帝讓馮太后照顧它,但畢竟年幼,名義上為皇帝,實則政權依舊在獻文帝手上。馮太后不滿了,她認為獻文帝不能成大事,於是將其殺害,一心輔佐拓跋宏。馮太后確實很有能耐,在她的輔佐下拓跋宏成為一代明君,而在孝文帝的治理下北魏經濟與軍事實力都大大提高。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作為北魏的英雄怎會少了美人,孝文帝在年幼時便愛上了一名女子,名叫馮妙蓮。馮妙蓮是在馮太后在世時與妹妹一起進宮的,兩人同時被選為妃子,但是無奈,孝文帝對馮妙蓮是一見鍾情。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對於此女子歷史上曾記載說,有著狐媚姿態,說到狐媚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妲己,所以或許是馮太后覺得此女子定會誤了朝政,於是命令孝文帝將其趕出宮。但在之後的幾年,由於孝文帝過於思念對方,又將其接了回來。之後整個後宮就全被此女一人包了,說來真是讓人有些不可思議,莫不是馮妙蓮真有狐媚之術,竟迷得皇上成天圍著她轉。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可狐狸終究是會露出尾巴的,所謂日久見人心,馮妙蓮在宮中將皇上的心抓得牢牢的,但是皇上出宮後,她竟連一個女子最重要的本分都沒有做到。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或許是為人過於貪婪,在皇上出宮之時,與高菩薩等人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即使她做得再人不知鬼不覺,在這後宮之中依舊有著千百雙眼睛盯著她。於是在皇上回來時,公主告了密。皇上得知事情屬實後,氣急攻心,直接吐出一口血,加上本來身體就不是很好,最終臥床不起。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當時的北魏在孝文帝的治理下賢臣有很多,大家很是擔心孝文帝死後將政權交於馮曉蓮,這樣的話北魏算是完了。從最終孝文帝做出的決定可以看出,病危的孝文帝雖愛著馮曉蓮但頭腦依舊是清醒的,所以他臨終前的下令:在自己死後,同時將皇后處死。

皇帝臨終前說:我死後,殺掉皇后,否則國家必亡!大臣:陛下英明

魏書上是這麼記載的“詔賜皇后馮氏死”,朝中大臣在知道之一消息後,大呼:陛下英明。皇后奉旨自盡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