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表现佛教思想的“西方教”

《封神演义》中的佛教是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

纵观《封神演义》中的宗教除了阐教、截教外还有一个西方教。

而西方教,虽然作者意欲隐藏其身份,并没有直言西方教与佛教的关系,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佛义却隐藏不住。

《封神演义》中表现佛教思想的“西方教”

如书中第50回:“正所谓:神仙难到,尽消去顶上之花;那怕你佛祖厄来,也消了胸中五气。”第45回说道“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第60回回首诗:“堪叹马元成佛去,两岐犹自怯心剜。”第70回回首诗:“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第78回中通天教主说:“变化无穷还变化,西方佛事属逃禅。”

这其中所表述出来的“佛祖”、“成佛”、“菩萨产西方”、“佛事”均用明确的字眼表明西方教与佛教之间的关系。

第78回诗“佛光出在周王世,兴在明章释教开”这句话说明在《封神演义》中,周王的时代就已经有佛光的出现,而佛光则代表了佛教的存在。

在第79回作者在写准提收法戒之后,接了一句后话:“后来法戒在舍卫国化祁它太子,得成正果,归于佛教;至汉、章二帝时,兴教中国,大阐沙门。”直接提出法戒所皈依的是佛教。

相对于道教中分为两派的老子、元始天尊以及通天教主,西方教却只是一脉相承,处于教主地位的只有接引、准提两位。虽然仅有两人,但在整个封神大战中起到的作用确是毋庸置疑的。

如在阐教破解截教摆下的大阵时得到了两位西方教主的鼎力相助最终阵法得破。在《封神演义》中出现过这样一句话“三教原来是一家”。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是广成子说服接引道人求借青莲宝色旗时所说的话。但就此话而言应该指的是阐教、截教、西方教。

《封神演义》中表现佛教思想的“西方教”

但是在《封神演义》整部小说中,三教的观念却分为好几种。儒道、人道、释道有时也搀和其中。

对于书中三教的指向,可以从内容上进行划分。被称为教应该包含以下的要素:教主、有同一信仰的门徒还有就是参与到封神大战中。

由此看来,三教应该是阐教、截教与西方教。

小说中所出现的西方教是一支重要的伐纣力量。作为西方教主接引与准提的道法修行与法术能力是十分厉害的。西方教主在书中的出场就是作为同阐教的元始天尊、老子甚至于截教的通天教主是同级别的神。

虽然初是人物仅有两位,随着小说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道教门徒改投西方教,如燃灯道人、毗卢仙等。由此得出,在《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力量方面,西方教也可以与阐教、截教鼎足而立。

在《封神演义》中存在的各路神仙,信奉道教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书中正式出现的西方教人物只有接引与准提。而说西方教为佛教在书中也有所体现如在三教集会共同商议破除诛仙阵之时,作者插入了一首对句“佛光出在周王世,兴在明章释教开”一个“佛”字道明了西方教的性质。

对于西方教佛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物身上,那就是接引与准提。

首先就两人所处的地点上来看,广成子去借青莲宝色旗的时候曾对两位尊者的住所进行了描述“七宝林中无穷景,八德池边落瑞璎。西方胜界真堪羡,真乃莲花瓣里生。”诗中景物如七宝林、八德池、西方胜界、莲花,全部都是佛教的意象。而无穷、瑞、生又暗示出了佛教的轮回思想。西方的极乐世界,那必是佛教无疑。

其次就两人的对话来看。接引道人曾说出西方教教义:“贫道西方乃清净无为,与贵道不同,以花开见我,我见其人,乃莲花之像,非东南两度之客。此旗恐惹红尘,不敢从命。”

佛法讲究的是人生无我,万事随缘,不可强求。在这里,接引以此教义拒绝了广成子的请求。再次说明了西方教与佛教的一致性。

《封神演义》中表现佛教思想的“西方教”

最后,就人物名称来看。除却最开始出现的接引与准提,后期转入西方教门下的如文殊广法天尊、燃灯道人、慈航道人等,在佛教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如文殊菩萨、燃灯法师、观世音菩萨等。

这些仙人妖怪,在最初或是阐教、或是截教的门徒,被一句与西方有缘度化成佛。虽然说只是后期加入才使得这部小说中佛教的规模得以扩大化,不过在两位教主出山之时曾说过,借助阐教来使佛教向东南方宣扬开来。可以向外界传教这正说明了佛教的来源久远,并非凭空出现或者说是佛教的前身。

在《封神演义》中不光人物的名称,所持教义与佛教重合。西方教的门徒所使用的物品、法宝的名称也与佛教有关。

在物品方面,如准提收孔宣之时,所表述的诗中写道:“八德池边常演道,七宝林下说三乘。顶上常悬舍利子,掌中能写没文经。”八德池、七宝林、舍利子、经文这些物品无一不是佛门之物。

舍利子为得道高僧的遗骨,而八德池、七宝林又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经文更是记载佛法的典籍。而文中的三乘意致佛家经典的三乘佛法。

在佛教圣地里用佛教物品讲解佛教经典与道法,明确指出了《封神演义》中的西方教就是佛教。

在法宝方面,如准提道人所使用的七宝妙树、六根清净竹,接引道人的拂尘。在佛教中,多数法器以七宝为名。虽然接引道人所使用似是道家的拂尘,不过书中对此法宝的表述是,“拂尘上有五色莲花,朵朵托剑”。佛家以莲花为尊,莲花池、坐莲比比皆是,此处也可认为这拂尘是依托道家形象的佛教法器。

在法术方面,准提在战斗中并不是直接驱动法宝,而是先现出法身,各式法器都在显现出来的法身手中。在战斗中多以劝降为主,这与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是一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