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五窮六絕七翻身”?節後A股怎麼走,券商這樣解讀……

近期A股跌跌不休,又讓人想起了那句“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市諺語。

1、當前A股環境與2011年有何不同?

廣發策略:近期市場跌幅較大,部分投資者開始擔心2018年的投資環境與2011年類似,信用緊縮下A股市場可能會面臨盈利和估值的“雙殺”:例如,兩者有相似的經濟刺激“後遺症”,相似的緊信用環境、相似的A股市場表現、相似的龍頭股抱團跡象。

真的“五窮六絕七翻身”?節後A股怎麼走,券商這樣解讀……

廣發策略認為,2018年的投資環境與2011年存在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這兩年信用緊縮政策的目的不同、手段不同、效果也不同。

背景方面,2011年信用緊縮是為了應對“4萬億”之後的產能過剩問題;2018年信用緊縮是為了化解金融自由化和影子銀行“後遺症”;手段方面,2011年“緊信用+緊貨幣”,2018年“緊信用+寬貨幣”,近期信用債違約事件頻頻爆發,但是貨幣環境整體寬鬆;效果方面,2011年信用緊縮期間,高槓杆行業受到的影響較為明顯,2018年信用緊縮期間,現金流壓力大的行業受到的影響較為明顯。

另外,2018年A股市場在基本面、貼現率(無風險收益+股權風險溢價)等方面也和2011年存在一定差異。2018年A股的基本面好於2011年:2011年產能過剩,A股業績增速大幅回落;而2018年A股處於產能擴張週期“第一階段”(中國已於2016年度過產能週期拐點),供給收縮常態化,A股盈利回落有韌勁。

2011年A股貼現率由無風險利率和股權風險溢價共同驅動;而2018年無風險利率已經下行,股權風險溢價上行是A股估值收縮的主要影響因素。

2、後市A股走勢猜想?

中泰證券:近期,資金觀望情緒明顯,市場處於震盪整理中,風險偏好處於低位。雖然6月份市場悲觀聲音較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利空因素也在逐漸出清。從估值方面分析,很多股票在經過較長時間的下跌後估值已經在低位,再次大幅下跌的風險已經減弱,即使市場系統性回調,這些個股的調整幅度可能也比較有限,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買入機會。股指向下靠近3000點附近低吸搶反彈。

廣發證券:操作上建議暫時保持較低倉位,耐心觀望,多看少動;待市場較為明朗後可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逢低關注醫藥、食品飲料、保險等政策受益板塊中有業績支撐優質個股的結構性機會。

3、大小盤股之爭猜想?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迅雷:從新興市場向成熟市場轉型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如年初不少人預言2018年股市將出現“風格切換”,但時至今日,預期中的風切換並未出現。

從宏觀的角度看,似乎並不支持“風格切換”。通過對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的彙總統計,發現中小市值公司淨利潤增加的同時,淨現金流和經營性淨現金流均出現下降。而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的統計,發現國企的利潤增速從2015年10月份見底回升,而私營企業的盈利增速則在低位持續徘徊,並在一年以後開始回落。

今後獨角獸類型的企業會不斷增加,贏家通吃的格局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大企業的發展空間比中小企業更大;中國大企業目前市場份額不大,仍有提升空間。因此,在投資上應該“抓大放小”。

4、中美貿易爭端如何影響A股?

海通策略:從美國開出的產品加徵關稅清單看,這次中美貿易摩擦實質是中長期經濟博弈。不同於之前某個產品出口到對方國家,使得對方產業發展受阻需要保護,由此引發市場競爭,這次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是全面性的。這就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很可能在短期內無法得到徹底解決,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中國的短期策略是以戰止戰,跟蹤後面會否出現新的溝通協商。中長期而言,保持戰略定力,加速推進改革和經濟轉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這樣才能消除市場對經濟發展的擔憂。

廣發策略:中美“貿易爭端”是近期影響股權風險溢價的重要變量,但4月中旬以後“貿易爭端”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邊際回落,表現在股權風險溢價開始進入震盪走平階段。上週五美國公佈了500億關稅清單,這已部分被市場“Price in”,對風險偏好會造成短期擾動,但很難持續抬升股權風險溢價。

中信建投證券:中美貿易摩擦,在下半年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之一。維持此前判斷,貿易摩擦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美方針對會是一個長存的風險因素。

安信證券:相比於美日貿易戰對日本通信行業的最大影響是電信運營市場不斷對內和對外開放,安信證券認為,在全球5G週期即將到來的背景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通信行業的影響將是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以產業升級促進口替代,通過進一步加快國內通信產業鏈升級,大力發展中國創造,在關鍵領域實現5G核心技術突破,掌握技術自主權。

東興證券:在中美貿易戰再起的當下時點,外貿波動導致各行業不確定性因素增強,但對於以內銷和亞太區域戰略為主的中國家電龍頭的影響不大。家電進口關稅的降低則更多是政府表態,對實際銷量影響微乎其微。由此可知真正受關稅影響的海外進口家電佔比幾乎可忽略。在內銷需求穩定、本土家電集中度高的情況下,家電市場具有極高的確定性,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很小。

5、醫藥股行情持續性猜想?

光大證券:上半年醫藥板塊表現出色主要是行業中觀數據持續向好、企業2017年報及2018年一季度業績表現突出、疊加產業利好政策不斷,及市場風格轉換,多因素共振帶來板塊業績與估值雙擊。

進入2018年以來,產業利好政策不斷落地兌現,比如創新藥審評審批加速、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名單和採購政策、省醫保目錄增補、醫保局成立、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電子處方流轉藥店制度、互聯網+醫療健康等。總體而言,今年以來政策的推行和落地基本符合“正本清源、去蕪存菁”的改革大思路,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東吳證券:經歷了年初至今的漲幅,部分一線龍頭公司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但這些公司往往在行業地位和業績確定性上都比較強勢,在醫藥行業“去蕪存菁”的過程中,一線龍頭有不可比擬的護城河,繼續看好這類公司的長期價值,建議逢低配置。同時,考慮到估值,認為二線龍頭將成為醫藥牛市的接力棒。這類公司有幾個共同特點:

1)細分行業相對龍頭;

2)市值適中,估值與業績增速相對匹配;

3)細分行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6、後市投資機會猜想?

海通策略:大震盪格局不變,低估值對抗干擾事件,市場進入熬底階段,以穩為先,如確定性強的消費類行業,戰略性看好科技類行業,等待中報業績。

中信建投證券:2018年下半年,經濟轉型過程仍然持續,防範風險和新經濟轉型仍然是核心主線。市場中的結構性行情就以主題性的機會呈現出來。從政策方面來看,首先,擴大開放水平是下半年和未來的歷史主線。在這個過程中,跨境物流和跨境金融服務將成為首先受益的方向,率先開放的經濟區域將成為受益者。其次,創新驅動新經濟的轉型,芯片、創新藥和新能源汽車等新經濟將嶄露頭角。第三,從經濟發展的主線來看,經濟轉型疊加消費升級是長期的歷史主線,在經濟下行和轉型的過程中,醫藥、食品飲料等消費品在結構性行情中將表現出非常良好的階段性機會。

光大證券:投資策略方面,兩條主線,穩中求進。主線一:週期向上,業績和估值雙擊的絕對收益型標的;油氣設備與油服行業投資隨油價確定性上升,業績低基數、高成長。主線二:業績穩健增長,低估值高股息的相對收益型標的;推薦工程機械板塊、鐵路設備板塊的優質公司。

中原證券:從新舊動能轉換的視角來看,行業配置的主線仍是消費和製造業升級代表的新經濟。近年消費和成長的淨利潤佔比也在穩步提升。消費通過篩選基本面改善且可能被低估的二級行業是:漁業,汽車零部件,景點,汽車服務,化學制藥,林業,醫療器械,飲料製造,醫藥商業,醫療服務,食品加工,中藥,旅遊綜合。新經濟推薦關注TMT領域物聯網、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北斗等投資機會。從產能擴張的角度,篩選供需兩旺業績有望維持高增長,且估值業績匹配度較好的行業是:餐飲旅遊,紡織服裝,建材,通信,醫藥。

7、今後A股市場的估值理念變化猜想?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迅雷:烏雞變鳳凰或醜小鴨變天鵝,原本就是極小的成功概率,或幾乎不會成功,對於這類“不確定性”的小概率事件,應該給予折價而非溢價。令人奇怪的是,這樣淺顯的道理,在A股市場上卻要用27年的時間來領悟。因此,如今A股市場終於從“博傻”轉變為博弈,從給不確定性溢價,到給不確定性折價。

相信今後A股市場的估值理念會越來越接近於成熟市場,即給不確定性折價,給確定性溢價,給小公司相對低的PE和PB,給大公司的相對高的PE和PB。

何謂確定性呢?應該包括但不限於這幾種類型:

第一類,當然行業龍頭公司,不管所處行業發展前景如何,龍頭公司可以憑藉市場份額的提高來獲得超額收益。

第二類,長期維持較高ROE的公司,以證明這類公司可以跨越週期。如過去10年中至少有8年的ROE維持在10%甚至15%以上。能維持在15%以上ROE的,在美國基本上屬於全球知名品牌類上市公司,如菸酒食品、服裝及生活家居用品、國家管制的金融企業等,如銀行保險。估計中國也是大同小異,只是品牌類相對少,管制類相對多。

第三類,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主營業務很穩健的企業,不存在未來行業管制要放鬆、管理層發生大變動、補貼要取消等風險。

投票開啟 豪禮相送!

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12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網絡投票開啟啦!小e準備為參與本次投票的小夥伴奉上五星級酒店使用券、音響、充電寶、雨傘、現金紅包等大禮哦!即日起,大家從“e公司官微(lianhuacaijing)”及“e公司App”平臺進入活動頁面參與投票就獲得抽獎機會,禮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http://wap.egsea.com/value-party/views?go=index

真的“五窮六絕七翻身”?節後A股怎麼走,券商這樣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