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晒

雖說萬物生長靠太陽,但烈日高懸對愛美人士而言,那簡直就是臉蛋兒的災難季。遮陽傘、防曬衣、防曬霜,把能用的裝備都用上,還是放不下心。遮陽傘和防曬衣真能擋住紫外線嗎?防曬霜會給健康帶來隱患嗎?有沒有滋生出對河馬的羨慕?好吧,就讓河馬引路帶咱們去長點科學防曬的姿勢吧。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那是2004年的時候,日本京都藥科大學的橋本貴美子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內容是講河馬汗的。按說這藥科大學的學者,該把精力放在製藥研究上才對嘛 ,怎麼會跨界做動物研究呢?原來,這研究純粹是源於好奇。橋本有一次帶孩子逛動物園,孩子看到河馬後問媽媽,河馬皮膚那麼紅,是不是受傷了?橋本回答說是河馬在出汗,孩子又追問,河馬的汗為什麼是紅色的?這一問,把學者問呆了,回到家後開始查資料,竟然發現河馬汗的研究是個空白。於是,橋本就帶著她的團隊投入了河馬汗的研究。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學者若較真,成果就會來。橋本團隊經研究發現,河馬沒有汗腺,但身上有一種紅色皮下腺體,可分泌粘稠液體,分泌物中的色素分子會不斷聚合成更長鏈的分子鏈,並從無色變成紅色,直至變成棕褐色,這種黏液可以反射陽光並有抗菌作用,保護河馬不受陽光所傷。橋本團隊從河馬皮膚液中分離出了河馬汗酸,並進行了詳細分析。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還無法利用河馬汗酸製造高級防曬霜,因為分離出來的色素極不穩定,另外就是其中的氣味很難除掉。好消息是有許多仿生學家仍然在努力,也許不久就會有純天然抗菌殺蟲防曬三合一河馬護膚霜問世的,咱們一起向著太陽祈禱一下吧。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沒有河馬護膚霜,那就先打遮陽傘穿防曬衣吧。但問題是,您是不是瞭解防紫外線產品?要弄明白這事兒,得先從紫外線說起。紫外線按波長分為3種,短波、中波、長波,代號分別是UVC、UVB、UVA,短波紫外線對生物殺傷力最強,中波可引起皮膚紅斑,也可帶來細胞損傷誘發皮膚癌。但是,所有短波和絕大多數的中波是不能穿過臭氧層的,照到地面上的是長波,而長波可促進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真的防曬用具是需要用防曬布料來做的,是在布料中加入防曬助劑或是對布料進行厚整理,就是把密度加大,布料的質量用紫外線防護參數,UPF,來衡量。UPF大於30且長波穿透率小於5%,才可以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通俗地說,就是很高造價的專業防護服才能達到這個標準。那些用滌綸和聚醋纖維製出來的東東,易帶靜電,透氣性差,會捂出痱子或溼疹。實際上,普通衣物的面料UPF也會超過30,只是長波穿透率會高一些。因此,穿衣防曬的科學姿勢是選長袖的襯衣或T裇。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咱們再說說防曬品吧。從防曬原理角度看,防曬品可分為紫外線遮蔽劑和紫外線吸收劑,區分效果的指標有2個,針對中波紫外線的SPF和對付長波的PA,類似於最小紅斑量和最小持續黑變量。用量參考標準是每平方釐米2毫克,用多了屬土豪浪費,用少了不足以保護皮膚。用防曬霜還要注意環保,因為其中含有氧苯酮,會傷害海水中的珊瑚礁和海膽等海洋生物,在海邊就少用吧。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孕婦體內的氧苯酮與新生兒的先天性巨結腸症有關,也與癌症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更嚴重的研究警告則提出,防曬霜成分會干擾荷爾蒙分泌,使男性生育力降低30%。

太陽當空照,送幾個健康研究報告助您科學防曬

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很多人皮膚黑不是曬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異常時間進食會破壞皮膚生物鐘,影響到一種酶在白天的工作效果,而這種叫XPA的酶是可以保護皮膚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的。學者們的觀點是,深夜吃東西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曬傷,或者發生皮膚老化和皮膚癌。這些觀點已經在動物試驗中得到了證實。下次再有人吹哨約啤酒小龍蝦,可以義正辭嚴地回覆,為了美白,不要宵夜。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