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 顿渐相融,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举方等时好了。

净土宗在顿渐的操作,最明显的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净土宗经常会讲一句话,说一个人念佛是什么概念?叫作“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一个打妄想的心接触佛号时,由于弥陀本愿的摄受,还有你过去的善根力,你进入弥陀的功德海,直接受用弥陀的功德,这个够顿了吧?直接契入,没有任何过程,没有说要你持戒、调伏烦恼,“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从凡夫直接跳到佛果。

但是这个地方也有渐义。比方说,我们看弥陀本愿四十三愿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你忆念佛陀的名号,跟佛号接触时成就尊贵家。

还有另外一个愿,第三十六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三十六愿跟四十三愿都同时讲到“闻我名字”能够成就尊贵家,成就常修梵行。

但是你看古德的解释,他有两种解释。从渐教义,就是说佛号进入到你的心中,你会成就尊贵家,成就梵行的一个因种,并不是说你来生马上表现出来,因为你的善根力太薄弱了,虽然有佛力的激发,但是你内因力太薄弱了。这是第一种,成就因种。

第二种,你准备好了,你善根的愿力很强,佛号进去,你来生马上现出来,不用经过多生多劫继续栽培,就马上生尊贵家,马上能够放弃五欲,常修梵行。

所以,同样一句佛号进入大家的心中,有顿义跟渐义。这不是阿弥陀佛不公平,是每一个人的准备不一样。就是说弥陀本愿,对每一个人是相同的摄受,对你的善根是相同的刺激。但是你的善根太弱时,它只是成就一个因种。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


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阿弥陀佛是平等的。《法华经》讲一个譬喻,说佛陀对众生的摄受,法门对众生的摄受就像雨水,它普遍滋润所有大地的草木。但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佛陀下很多的雨水,但是你只能够吸自己胸量里面的小水,就是你这棵草吸的水不多。作为一棵大树就能够在一次下雨当中吸饱很多的水。

佛陀问这些声闻人说:“你可以说雨水不公平吗?雨水给这棵树的水多,给这棵草的水少?”舍利弗说:“不也!世尊!这个不能怪雨水。”作为雨水是普润大地,法性量等虚空,但是众生发心自小。就是说,你善根太薄弱了,即使弥陀本愿要激发你,也有限,你的准备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变成顿中之渐。

就是说,弥陀本身的设计,阿弥陀佛名号的设计,本来有能力让你超越的。就是说这个系统具足了无量光无量寿,但是这个系统进入到你心中时,你的心量太小,善根太弱,很多功德表现不出来,只能成就一个因种。这个种子当然不会失掉,但是什么时候出现就没人知道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在讲这个法门时,明明这个法是个顿法,是个顿超的,怎么这个人操作以后没什么好处?这是顿中有渐,这个顿的功德要出现,可能要有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有些人明明操作的是一个渐法,他明明是操作《阿含经》,结果一看到佛陀以后“善来比丘”,他证得阿罗汉果,四个字就证得阿罗汉果了,不需要什么持戒修禅定。

小法激发大功德,大法成就小功德,这个也是有可能的,这看你的准备了。同样一场大雨,但是你吸收的水少;有些时候佛陀下的是小雨,但是这棵树却得到很饱足的水。这就不是法门的问题了,是各人的善根,这叫顿渐相融,就是顿教相里面有渐的相貌出现,渐教相里面,也有人从渐教里面得到顿的功德。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