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于丹了,從熱捧到拋棄經歷了什麼?

翩翩起舞講算法

最近於丹在網絡上開了一門講解漢字的課程,也是這兩年“漢字熱”的一個產物,這門課程為基礎的書也“收割”了出來,前段時間也剛剛出版,這是持續了十多年的“于丹熱”的餘波。內容還是于丹的一貫風格,講解古代經典的過程中,都透著她本人濃濃的“雞湯風”,這次講解漢字也不例外。

剛在網上看到于丹最熱的時候就出版的一本書《解“毒”于丹》,這個名字雖然有些“歹毒”,但也確實是于丹熱帶來的非常負面的影響。(並不否定於丹熱帶動了更多人去閱讀古代經典。)“刮毒療傷”的一種方式,她的講解會經常出現“霧霾天關上窗戶敞開心靈”這種“雞湯”方式,會曲解經典,在她的演講以及書傳播度非常廣,就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隨便舉一個例子,在講論語的時候,她“一副正義”地說,“孔子說,忠恕之道,一以貫之。對己對人,都應該是這樣。我們想,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心都不能寬容的話,那何談寬容別人呢?”,可是孔子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于丹這種“雞湯式”解釋與孔子本意完全南轅北轍。

這些年,隨著媒體方式的多樣化,很多人指出于丹的這種曲解解讀,才讓更多人認識到于丹的歪解,她也慢慢冷了下來。


老李有刀

前幾天路過河南信陽,看到一個樓盤的大幅廣告,宣傳的點就是“于丹要來了”,這還算事給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已經“被拋棄了”,但是,她也許正在走近三四線小城市,大把地撈著出場費呢。

其實,大把撈出場費,可能正是于丹逐漸被拋棄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論語》走紅,甚至嫌棄了全國性的讀《論語》的熱潮。當時,于丹只是北師大一個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學院,但是很難達到文學院的學術要求,就到了北師大藝術學院,她的學問不行,但是課講得很好。她最開始是在央視節目組幫忙,結果大家說,於老師,要不您試試吧——她就那麼火了。

于丹的走紅,有著深刻的時代原因。中國經濟經過90年代迅猛的發展,社會對“文化”的渴求空前強烈,央視嗅到了這種需求,打造《百家講壇》,易中天講三國,火得一塌糊塗。于丹上去講,也是火;再換一個閻崇年講清史,照樣火。

應該說,于丹是非常聰明的。她趁著節目的火爆,把自己講《論語》的書賣了幾百萬冊,賺了很多錢。她到各地演講,出場費都是幾十萬。這完全是名氣帶來的財富,所謂的“眼球效應”,而缺乏真正的學術根基。她知道自己成為了一個明星,而不是大師,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來變現,來掙錢,毫無疑問,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請她都請不到。

于丹沒落的種子也就在那個時候種下,她沒有去發展自己的學術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斷地“複製自己”。文化明星也換代很快,百家講壇早就沒人看了,現在是各種《最強大腦》或者“見字如面”之類的,于丹那種雞湯式的解讀慢慢過時了,真正感興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導,而不感興趣的,則被別的花樣所吸引。

于丹在講壇上被轟走,好像是在一個大學的講座,對大學生來說,她講的東西顯得過於膚淺了。但是,這種遭遇也告訴了她自己本拋棄的現實,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線城市走穴上,畢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線城市,還需要一個階段。


張豐

于丹是誰?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歡研究國學的。曾經,因為喜歡聽她解讀《論語》心得,粉絲群中掀起了“于丹現象",“于丹熱",網上有專門的“于丹吧",她像神一樣豎起了自己的豐碑,成為國內著名的“心靈雞湯大師"。

她以一個“中華文化傳道者”的身份,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不僅滿腹經綸,而且滿口仁義道德,以堅定的正能量形象吸粉無數。

然而,現在這座豐碑坍塌了。于丹成為很多人眼裡的“道貌岸然"",“偽學"",被人們所厭惡和拋棄,甚至有不少人寫文向她“討伐""。

于丹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會跌落神壇,而且跌得這麼狠?

首先,于丹的成功絕非偶然,有其深刻歷史背景和原因。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經過初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精神層面急需深厚的文化來支撐。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央視聯絡一批文史類精英開闢百家講壇,其中就包括于丹,易中天等一批學者名流。

于丹發跡的歷史,正好切合了中國發展對文化的這種需求,從發展的眼光看,是時代的呼求。

另外,從個體來說,她做的也非常聰明和巧妙。

一開始,她只是北師大的一個副教授,在文學院是很難達到學術要求的,於是就來到了北師大的藝術學院。于丹講課有一套,聯合當前實際,引人入勝,後來便被央視節目組相中。很順利的,她紅了。

她的聰明也在於因勢利導。趁著節目火,把自己講《論語》的書集結出版,賺了個盆滿缽滿。這一下水漲船高,她的出場費也達到了十幾萬,幾十萬。

然而,她的弱點也非常明顯,缺乏真正的學術根基。一張巧言善辯的嘴,短時間可以糊弄人,但時間長了,就無法欺瞞所有人。經過長時間的演說,肚子裡的東西很快被掏空,于丹沒有去發展自己的學術能力,而是繼續吃老本,複製曾經說過的那一套。自然容易受到人們的唾棄。

為什麼呢?還是與大時代發展有關,更新換代極快速,同樣,文化思想文化潮流也在不斷的進步,當你的才能無法支撐這種長期的輸出,而你又不願意輸入時,那就尷尬了,終有一天會江郎才盡。

很不幸的,于丹很快走到了這一天,便發生了在北大被轟下臺那一幕。

有人說,于丹在北大被轟下臺,是中國社會的一大進步。對於于丹來說,這其實是極大的諷刺。她時刻希望放大自己的名人效應,甚至把自己看成了明星。但明星效應其實是把雙刃劍,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時刻要受到人們的監督和檢驗。

更致命的是,除了才學觸礁,于丹的德行也受到很多人的質疑。說幾件廣為傳播的事兒,可見一斑。

其一,作家慕容雪村曾經爆料,一女名人對手下極其苛刻,稍有不順則厲聲怒斥,笨蛋!垃圾!有讀者求籤名,則立刻換作嫵媚臉孔,嬌聲應對,您好,謝謝!讀者離開,又繼續罵笨蛋垃圾。有人回應就是于丹。

其二,于丹倫敦撒潑的新聞,教人心寒。高級酒店內,一天換三個房間,各種挑剔,各種抱怨。而且工作期間怒斥助理和翻譯,多番刁難,甚至當場發飆。

幾個事一曝光,于丹的嬌橫跋扈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曾經的雍容大方,以禮待人,都成了最大的諷刺。於是,各種罵聲、討伐不絕於耳,掉下神壇,自然不奇怪。

公正的說,于丹自有她的才情,底子本來不錯,但紅得太快,讓她失去了做學問的這份踏實和堅韌,在名利場越走越遠,離初心也越來越遠。

都說高處不勝寒,于丹出名之後成了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在大眾視野之內。大家對她的要求也會更高,對她越關注,衍生的各種附加值便越重,當於丹跟不上自己內心裡那個形象時,便會由失落到厭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厚德載物。

作為一名“中華文化傳道者”,于丹卻無法做到,反被自己撕下了偽裝,成了笑話,甚至“道貌岸然"",有嚴重的人格分裂。

這對於信賴她、喜歡她的人來說,嚴重到如同信仰的坍塌。

結果,就是于丹迅速掉下神壇,被喜歡她的人拋棄。


24幀半

于丹的講課,迎合了社會的文化底線

在過去,文化軟實力始終不為國內所關注,百家講壇的興起,正處在這個時期。它的好處是,終於開始關注文化,弊端是,這個時期僅僅屬於關注文化的初級階段。

于丹的《論語》,很有信口開河的樣子。以前某個重點大學,一個本科生吐槽自己的老師們,強調自己就是喜歡于丹這樣講的簡潔易懂的心靈雞湯,筆者當年看到他(她)的博客時差點笑噴,個性是有,年輕氣盛也有,就是文化功底沒有。有時候我會猜測,這個人現在對自己當年的言論又是什麼看法呢?而這個曾經的本科學生,未必不代表了當年的大眾心理。

我讀書的時候,有個持續變化的過程。一開始只看原文,覺得古人註釋都不對,時間久了,才發現自己這個古代漢語的水平太差,自以為是的,後來可能有不少都發現是錯的,而以為古人講錯的一些地方,反而是對的。當然,這不是說前人的註疏就沒有錯誤。

于丹的講課,就在於她加入了自己的生活心得,卻忽略了古人講話的本意。心靈雞湯,于丹以後簡直鋪天蓋地,什麼東西一旦到處都是,就必然掉價。加上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會發現她講錯的地方原來比比皆是,讀書靠自己的揣測,這能忍嗎?想想大家平時的爭論就知道了,更何況一個文化名人卻漏洞百出?

于丹的沒落,跟她的自大也不無關係,給中央領導講課,她膨脹了,事實上,學術圈本就不認可她講的東西。所以,李零專門針對於丹寫了本《我讀論語:喪家犬》。李零先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學者,因為我認同他的一個看法——《老子》這本書,很可能寫成於戰國中期,而不可能出現於孔子時代。這本書,當年的處境未必好過於丹太多,因為光是標題就打了訓詁學專家的作者之臉,于丹不懂訓詁倒是情有可原,但一個訓詁學專家也會犯這麼簡單的錯誤,那怎麼行?所以,學術問題,當年鬧了兩個人的笑話。李零的優點在於,他承認了自己曾經的不足和缺陷。後來的諸多專著,都是佳作。


肥嘟嘟的小不理

于丹,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女學者,是前互聯網時代的電視文化塑造的學術明星,更是一位極具爭議的話題人物。

于丹女士的入世之路

于丹在大學的博士所學就是影視傳媒相關的專業,學以致用,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就開始積極參與各類電視節目的策劃,投身電視文化一線。不過,她的本科學校一直是未解之謎,雖然有確鑿證據考證她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但是本人面對這個問題一直是雲山霧罩,不予正面承認。

她與央視關係密切,參與了大量的央視節目的策劃、撰稿工作,包括《在共和國史冊上》《太陽照常升起》《香港滄桑》等專題紀錄片,也是《正大綜藝》等節目撰稿人,還是教科文頻道顧問,還曾經參與策劃過我國2001年申奧的紀錄片。

如此高的起點,可能跟家庭出身有關。她的父親於廉是一位老革命,曾經做過萬里同志的秘書,退休前是中華書局副總經理——這也是她的書都能在中華書局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從學者到明星,于丹終於成名了

同羅振宇一樣,熟諳電視文化的傳播邏輯,耐不住幕後的寂寞,開始走到臺前。那就是在2006年國慶期間,已經捧紅了“品三國”的易中天並且找到了收視法寶的《百家講壇》,推出了《于丹論語心得》的講座,性感大於知性、雞湯多於哲學的學術明星于丹華麗出世。

市民文化消費劇增的時代背景,國慶七天的文化需求,易中天的探路打底,一口緩釋壓力的雞湯話,把準了電視時代傳播要訣的于丹,想不紅也難。

從此以後,于丹徹底成為一線明星,不用再深扎後臺苦哈哈的寫策劃案、撰演播稿,出席各類活動、為官員商人做培訓,登堂入室,儼然社會名宿。無論多麼複雜的問題,在於丹面前,都能《讀者》《青年文摘》一般的溫馨小故事讓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當然,中間也有過跟人交換名片撥號過去是空號、穿著性感腳踩恨天高在北大被群噓下臺等等糗事。但這也無傷大雅,因為主流文化認可,手握話語權的於明星,不在乎。

于丹是怎麼落寞的?

12年過去了,于丹女士的熱度似乎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有了題主的問題。具體來看,于丹的落寞有這麼幾個原因:

傳播環境的變化。電視文化是流行文化,很多現象都是速生速朽的。于丹作為電視捧起來的明星,不可能永遠踩中觀眾的需求。更主要的是,2010年以後,移動互聯網異軍突起,社交媒體極度發達,在這個去中心化的傳播媒介上,造星速度更快,于丹傳播的過於大眾的內容,在細分化的雞湯市場中,容易失焦,早晚會讓大眾失去興趣。而且,12年時間,市場受眾興趣在變,主要人群也在迭代。

個人學識的短板。于丹所講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故事,很多是明顯違背常識的,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2006年,網民數量不過一億,信息獲取遠沒有今日方便。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還可以忽悠一下。比如,微博上她發佈的張大千家在颳大風的時候反其道行之開窗戶的故事,就明顯違背常識並且編造名人故事,引起群嘲也就不意外了。這麼多年,于丹的學術研究沒有大的進步(感興趣的可以去學校官網查查她做的課題,基本是都是同題多次寫報告,我也曾在“如何評價于丹這個人?”中詳細闡述過,感興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不做贅述)。她從孔子一直講到莊子、老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片兒湯話,離原著精神萬里之遙。個人學識也沒有變化,故步自封,容易被時代拋棄。

個人涵養的問題。作為一個學者,一個講述古典文化傳播所謂大愛的女性學者,在不少公眾場合經常被人質疑為缺少修養。前面提到的在北大被群噓、跟人交換名片的事情,都透露了這個細節。一次兩次沒什麼,但是時間長了,在公眾媒體的發酵下,很容易成為個人負面形象。公眾人物連基本的道德都演不出來,形象早晚得崩。

沒能按照準宗教化手段包裝自己。我的朋友@歷史有妖氣在回答中提到了于丹與南懷瑾的區別,南大師在獲取了高度的市場認可以後,能夠利用手中的政商資源,利用近似宗教化的手段將自己打造為一代宗師,並且能夠迴避他人如許卓雲質疑的鋒芒(“許先生,我們不一樣的”)。在大陸的社會環境下,于丹不可能達到這個規模,當然,她也不一定有這個能力。


何殊我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當年讓你看了之後立馬感覺非常有道理,言論依舊可現在不是當年,當年空理(雞湯)之言不像如今這樣氾濫成災,又趁著百家講壇是在火的時候被推送臺前,所以當時很多人覺得“飽受洗禮”就無不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來變成了所謂的“空理魔祖”。但是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經得住考驗嗎?現在答案已經非常明瞭。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禮記·學記》之篇闡述了學之道,也表述了一下為師之道。光用別人的觀點來講述毫無自己的真正見解是不能為師的,不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去講述問題,怎麼能為師?何況《論語》以也是孔子給每個不同學生講述在當時不同的應對之道。而在於大師嘴裡面孔子就成了現在也是無所不能的聖人了,不知於大師可有真正下過基層去調查溝通過多少民眾?估計是沒有吧?不然就不會只大唱這些毫無實際之用的言語了。

現在真正的需求

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對於當時的人本是實用之言,只是當時的人取適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樣又是弱水三千,還是隻取一瓢飲。在如今這個年代還是飲的必是對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裡面喝湯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結果喝到極其不適合你口味的,你會怎麼辦?當然是吐出來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來了,是不是就會找老闆算賬了?所以於大師之事就是如此,沒有供給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論語還是要學,但是我們要學的是其本質之道,而不是於大師這番空理之道。我們要學的是怎麼把《論語》變成今天之用,這個就不僅要對論語之本質瞭解,更要對如今這個社會也得了解。不然不為今天之實用,也還是空談之理。


淡看天上月

講一件真事兒,主角是:農村大叔、女大學生、李老師。

去年署假,女大學生到南方某地打工去了,不久給鄉下父親發短信,說:我打工的這家公司現在招保安,一月工資五千,看看大門兒,給辦公室換換桶裝水,很輕鬆的,我給你報名了,你過來。

農村大叔很高興,興沖沖地去了南方,到了目的地發現根本不是女兒說的那麼回事,沒有什麼保安工作,卻有一個能發大財的投資項目,交納6萬8千元,兩年之內能賺1200萬。

農村大叔剛開始非常生氣,責問大學生女兒:為什麼欺騙我?

女大學生辯解說:這不叫欺騙,這叫善意的謊言,就象一個病人得了癌症,醫生向他隱瞞病情一樣。

農村大叔一聽更加生氣了,說:騙人就是騙人,惡就是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沒想到你能變壞,真讓爹媽傷心。

女大學生不能安撫父親,就請來這個融資項目的一個負責人來做父親的思想工作,此人姓李,女大學生稱他“李老師”。

李老師口若懸河,循循善誘,其間也解釋了什麼是善意的謊言,李老師舉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無賴到店鋪買了八把扇子,一把扇子三個銅錢,算帳的時候和店主產生了分歧。

店主說:三八二十四,應付二十四個銅錢。無賴硬說:三八二十一,給你二十一個銅錢就夠了。兩人爭執不下,這時店裡來了一個小道士,兩人就請小道士評評理。

小道士一聽就說:明明就是三八二十四呀。無賴又說:明明就是三八二十一呀。小道士也生氣了,說:三八二十四,我若錯了,把我的帽子輸給你。無賴就說:三八二十一,我要錯了,輸我項上人頭。

於是幾個人拉扯著去了廟裡,請德高望重的老道士評議,老道聽了原因經過,點點頭平靜地說:三八二十一,是正確的。無賴贏了,付了店主二十一個銅錢,又拿上小道士的帽子得意洋洋地離開了。

這時小道士問老道士:師父,明明是三八二十四,你怎麼也認為三八二十一呢?老道士笑眯眯地嘆氣說:三八二十一,你輸了輸一頂帽子,三八二十四,你贏了人家就沒命了,孰輕孰重?

李老師講完了故事,告訴農村大叔,老道士撒謊說三八二十一,目的是好意,這樣的謊言就是善意的謊言。

後來,那公司人多勢眾,反反覆覆誘導,農村大叔也迷惑了陷入傳銷組織了。

到此為止。我看了于丹老師一段視頻,赫然發現三八二十一的典故出自於丹老師之口,于丹老師講“xx智慧”時講了這個故事兒,細節和李老師略有不同。

于丹老師的學識還是讓我敬仰的,如果她講學佈道的時候順便告訴大家:我靠講課賺了多少錢,給人一個立體的判斷,如此以來人們喝雞湯的時候就會慎重。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雞湯也是有毒的。




瞌睡蟲和瞌睡龍

有一個人其實跟于丹比較像,那就是南懷瑾。

曾經有個大學教授要跟他探討一個學術問題,南懷瑾笑了笑,坦言:“咱們不是一個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絕學術圈。

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誤是,沒有認清自己的路子,試圖在學術圈也發發聲,這就不好玩了,才會在北大得到噓聲一片。

于丹老師其實是個文化現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實已經超越了個體,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于丹特別喜歡說的一個詞語是“道不遠人”,就是傳統思想文化其實與現代人並不遙遠。

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其實和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強調道應該成為“日用”,反求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關注的是,于丹“火”起來,完全是因為一個欄目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

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電視的受眾人群決定的,所以百家講壇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200610月,于丹出現了,在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心得。

於老師跟其他老師不同之處在於她其實是“社會人”,長期在江湖摸爬滾打,人情世故諳熟,對心理學也下過功夫,比如她說的“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升。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競爭,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其實說很得人生況味的。

再說她講的內容,其實就是心靈雞湯,但是這碗雞湯不同於網絡上的那種,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裝便是最好的雞湯。

最後,于丹老師逐漸淡出熱點,其實也正常,畢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學術明星更是層出不窮,雞湯也需要換口味。



歷史有妖氣

看過於丹在《百家講壇》的節目,也讀過幾本她寫的書,總體感覺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研究優勢,向不太懂這個領域的大眾傳播知識,有點“降維攻擊”的意思。

本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傳播傳統文化,利國利民,但她對所傳播內容的理解和表達,不知是故意所為,還是她的水平如此,通俗過了頭,矯情過了頭,就變得很LOW了。

這種方式剛開始很通俗、很接地氣,也容易被大眾所認可和追捧,但隨著時間的沉澱,大眾發現,她講的東西的價值,並沒有什麼卵用。

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在書店看書,看到于丹講唐詩宋詞的一本書,同時又看到蔣勳讀唐詩宋詞的一本書,水平和境界,可以說高下立見,那次感受真的非常深刻。


書香貝貝

我想不是于丹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大眾經歷了什麼

于丹的出名與成功,必然與經濟發展與人民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1、在於丹火的那個時期,網絡還不是很發達,各類新聞軟件還不是很流行,網絡上各種標題黨,信息的傳播是侷限的。網絡雖然有,但是青年人用來打遊戲上qq,中年人辦公和網上搜索,老年人嘛,當然下載還是不會用網絡....當時最被大家熟悉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就是讀書了,有個名人說讀書就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當時覺得很對,但現在有頭條了呢,我一個小時能和好幾十個思想交流,並且極為有效~

2、那個時期房價還不是很高,有學歷有能力的人還是有一番前景,也就是在經濟上,沒有那麼迫切。

所以那個時期的人們,對於生活,或者說生存,更多的在尋求內心的方向,想要提升精神水平;同時,未來前景還是可以有不錯的預期的。那麼讓自己變得更會為人處事,讓內心更豐滿與強大,無疑會有更好的晉升的條件,會有更好的前景。

于丹通過電視,帶給人們新的思想,這思想只有于丹有,且也是基於當時的經濟物質水平下,人們最需求的東西,從而於丹火了。

現在時代改變,社會物質豐富但人們需求改變,于丹的思想已經不是人們的需求點

近幾年,你會發現社會的一些晉升空間與機會,基本都已經被前人填滿,而房價卻是抑制不住的上漲,不吃不喝死命幹,加上晉升的預期,也買不起房。這樣的條件下,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成為了人們思考的方向:是拼命賺錢獲得物質基礎?是不顧一切先撈一筆?還是尋求內心的知足,平凡過日子?

因為很多東西,在出生時就已經固定,經濟好的家庭,就更容易得到更好的資源,子女就更容易成才。當房價不高,掙多掙少都有房,大城市努努力也許就能定居。而房價的上漲,讓原本的差距一下子顯露,很多人即使在努力,也達不到想要的目標。那麼,我就安安分分過日子,要那麼多理論幹啥呢?

並且智能手機的普及,極大的拓展了知識的獲取,讓人們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越能客觀的評價自己與定位目標,內心的躁動就越少,已經不需要雞湯來慰藉。雖然這是速食文化,給人感覺沒啥內涵,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是極其有意義的。比如我父母,當年于丹天天講父母與孩子的代溝,感覺很有意義,但我發現和父母溝通還是有代溝;現在父母天天刷頭條,國際局勢、國內民生了解透徹,一些新的思想,不用我去和他們解釋,他們自己就能獲取並理解,代溝自然也就沒有了。

于丹只是在對的時期做了對的事,但時代改變,網絡飛速發展。現在網絡的文化,更多的是一些調侃,流行各種段子,段子本身就是思維的跳躍,但卻非常有意思。其發展是建立在人們認知的提高且對現實的無力。這樣的文化下,于丹固定思維的雞湯,已經不是人們的所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