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于丹了,从热捧到抛弃经历了什么?

翩翩起舞讲算法

最近于丹在网络上开了一门讲解汉字的课程,也是这两年“汉字热”的一个产物,这门课程为基础的书也“收割”了出来,前段时间也刚刚出版,这是持续了十多年的“于丹热”的余波。内容还是于丹的一贯风格,讲解古代经典的过程中,都透着她本人浓浓的“鸡汤风”,这次讲解汉字也不例外。

刚在网上看到于丹最热的时候就出版的一本书《解“毒”于丹》,这个名字虽然有些“歹毒”,但也确实是于丹热带来的非常负面的影响。(并不否定于丹热带动了更多人去阅读古代经典。)“刮毒疗伤”的一种方式,她的讲解会经常出现“雾霾天关上窗户敞开心灵”这种“鸡汤”方式,会曲解经典,在她的演讲以及书传播度非常广,就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随便举一个例子,在讲论语的时候,她“一副正义”地说,“孔子说,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对己对人,都应该是这样。我们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都不能宽容的话,那何谈宽容别人呢?”,可是孔子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于丹这种“鸡汤式”解释与孔子本意完全南辕北辙。

这些年,随着媒体方式的多样化,很多人指出于丹的这种曲解解读,才让更多人认识到于丹的歪解,她也慢慢冷了下来。


老李有刀

前几天路过河南信阳,看到一个楼盘的大幅广告,宣传的点就是“于丹要来了”,这还算事给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她也许正在走近三四线小城市,大把地捞着出场费呢。

其实,大把捞出场费,可能正是于丹逐渐被抛弃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甚至嫌弃了全国性的读《论语》的热潮。当时,于丹只是北师大一个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学院,但是很难达到文学院的学术要求,就到了北师大艺术学院,她的学问不行,但是课讲得很好。她最开始是在央视节目组帮忙,结果大家说,于老师,要不您试试吧——她就那么火了。

于丹的走红,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中国经济经过90年代迅猛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的渴求空前强烈,央视嗅到了这种需求,打造《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火得一塌糊涂。于丹上去讲,也是火;再换一个阎崇年讲清史,照样火。

应该说,于丹是非常聪明的。她趁着节目的火爆,把自己讲《论语》的书卖了几百万册,赚了很多钱。她到各地演讲,出场费都是几十万。这完全是名气带来的财富,所谓的“眼球效应”,而缺乏真正的学术根基。她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明星,而不是大师,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来变现,来挣钱,毫无疑问,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请她都请不到。

于丹没落的种子也就在那个时候种下,她没有去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断地“复制自己”。文化明星也换代很快,百家讲坛早就没人看了,现在是各种《最强大脑》或者“见字如面”之类的,于丹那种鸡汤式的解读慢慢过时了,真正感兴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导,而不感兴趣的,则被别的花样所吸引。

于丹在讲坛上被轰走,好像是在一个大学的讲座,对大学生来说,她讲的东西显得过于肤浅了。但是,这种遭遇也告诉了她自己本抛弃的现实,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线城市走穴上,毕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线城市,还需要一个阶段。


张丰

于丹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研究国学的。曾经,因为喜欢听她解读《论语》心得,粉丝群中掀起了“于丹现象",“于丹热",网上有专门的“于丹吧",她像神一样竖起了自己的丰碑,成为国内著名的“心灵鸡汤大师"。

她以一个“中华文化传道者”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不仅满腹经纶,而且满口仁义道德,以坚定的正能量形象吸粉无数。

然而,现在这座丰碑坍塌了。于丹成为很多人眼里的“道貌岸然"",“伪学"",被人们所厌恶和抛弃,甚至有不少人写文向她“讨伐""。

于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跌落神坛,而且跌得这么狠?

首先,于丹的成功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和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经过初期的经济高速发展,精神层面急需深厚的文化来支撑。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央视联络一批文史类精英开辟百家讲坛,其中就包括于丹,易中天等一批学者名流。

于丹发迹的历史,正好切合了中国发展对文化的这种需求,从发展的眼光看,是时代的呼求。

另外,从个体来说,她做的也非常聪明和巧妙。

一开始,她只是北师大的一个副教授,在文学院是很难达到学术要求的,于是就来到了北师大的艺术学院。于丹讲课有一套,联合当前实际,引人入胜,后来便被央视节目组相中。很顺利的,她红了。

她的聪明也在于因势利导。趁着节目火,把自己讲《论语》的书集结出版,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一下水涨船高,她的出场费也达到了十几万,几十万。

然而,她的弱点也非常明显,缺乏真正的学术根基。一张巧言善辩的嘴,短时间可以糊弄人,但时间长了,就无法欺瞒所有人。经过长时间的演说,肚子里的东西很快被掏空,于丹没有去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是继续吃老本,复制曾经说过的那一套。自然容易受到人们的唾弃。

为什么呢?还是与大时代发展有关,更新换代极快速,同样,文化思想文化潮流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你的才能无法支撑这种长期的输出,而你又不愿意输入时,那就尴尬了,终有一天会江郎才尽。

很不幸的,于丹很快走到了这一天,便发生了在北大被轰下台那一幕。

有人说,于丹在北大被轰下台,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于于丹来说,这其实是极大的讽刺。她时刻希望放大自己的名人效应,甚至把自己看成了明星。但明星效应其实是把双刃剑,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时刻要受到人们的监督和检验。

更致命的是,除了才学触礁,于丹的德行也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说几件广为传播的事儿,可见一斑。

其一,作家慕容雪村曾经爆料,一女名人对手下极其苛刻,稍有不顺则厉声怒斥,笨蛋!垃圾!有读者求签名,则立刻换作妩媚脸孔,娇声应对,您好,谢谢!读者离开,又继续骂笨蛋垃圾。有人回应就是于丹。

其二,于丹伦敦撒泼的新闻,教人心寒。高级酒店内,一天换三个房间,各种挑剔,各种抱怨。而且工作期间怒斥助理和翻译,多番刁难,甚至当场发飙。

几个事一曝光,于丹的娇横跋扈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曾经的雍容大方,以礼待人,都成了最大的讽刺。于是,各种骂声、讨伐不绝于耳,掉下神坛,自然不奇怪。

公正的说,于丹自有她的才情,底子本来不错,但红得太快,让她失去了做学问的这份踏实和坚韧,在名利场越走越远,离初心也越来越远。

都说高处不胜寒,于丹出名之后成了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在大众视野之内。大家对她的要求也会更高,对她越关注,衍生的各种附加值便越重,当于丹跟不上自己内心里那个形象时,便会由失落到厌弃,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厚德载物。

作为一名“中华文化传道者”,于丹却无法做到,反被自己撕下了伪装,成了笑话,甚至“道貌岸然"",有严重的人格分裂。

这对于信赖她、喜欢她的人来说,严重到如同信仰的坍塌。

结果,就是于丹迅速掉下神坛,被喜欢她的人抛弃。


24帧半

于丹的讲课,迎合了社会的文化底线

在过去,文化软实力始终不为国内所关注,百家讲坛的兴起,正处在这个时期。它的好处是,终于开始关注文化,弊端是,这个时期仅仅属于关注文化的初级阶段。

于丹的《论语》,很有信口开河的样子。以前某个重点大学,一个本科生吐槽自己的老师们,强调自己就是喜欢于丹这样讲的简洁易懂的心灵鸡汤,笔者当年看到他(她)的博客时差点笑喷,个性是有,年轻气盛也有,就是文化功底没有。有时候我会猜测,这个人现在对自己当年的言论又是什么看法呢?而这个曾经的本科学生,未必不代表了当年的大众心理。

我读书的时候,有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一开始只看原文,觉得古人注释都不对,时间久了,才发现自己这个古代汉语的水平太差,自以为是的,后来可能有不少都发现是错的,而以为古人讲错的一些地方,反而是对的。当然,这不是说前人的注疏就没有错误。

于丹的讲课,就在于她加入了自己的生活心得,却忽略了古人讲话的本意。心灵鸡汤,于丹以后简直铺天盖地,什么东西一旦到处都是,就必然掉价。加上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会发现她讲错的地方原来比比皆是,读书靠自己的揣测,这能忍吗?想想大家平时的争论就知道了,更何况一个文化名人却漏洞百出?

于丹的没落,跟她的自大也不无关系,给中央领导讲课,她膨胀了,事实上,学术圈本就不认可她讲的东西。所以,李零专门针对于丹写了本《我读论语:丧家犬》。李零先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学者,因为我认同他的一个看法——《老子》这本书,很可能写成于战国中期,而不可能出现于孔子时代。这本书,当年的处境未必好过于丹太多,因为光是标题就打了训诂学专家的作者之脸,于丹不懂训诂倒是情有可原,但一个训诂学专家也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那怎么行?所以,学术问题,当年闹了两个人的笑话。李零的优点在于,他承认了自己曾经的不足和缺陷。后来的诸多专著,都是佳作。


肥嘟嘟的小不理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女学者,是前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文化塑造的学术明星,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话题人物。

于丹女士的入世之路

于丹在大学的博士所学就是影视传媒相关的专业,学以致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就开始积极参与各类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身电视文化一线。不过,她的本科学校一直是未解之谜,虽然有确凿证据考证她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但是本人面对这个问题一直是云山雾罩,不予正面承认。

她与央视关系密切,参与了大量的央视节目的策划、撰稿工作,包括《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专题纪录片,也是《正大综艺》等节目撰稿人,还是教科文频道顾问,还曾经参与策划过我国2001年申奥的纪录片。

如此高的起点,可能跟家庭出身有关。她的父亲于廉是一位老革命,曾经做过万里同志的秘书,退休前是中华书局副总经理——这也是她的书都能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从学者到明星,于丹终于成名了

同罗振宇一样,熟谙电视文化的传播逻辑,耐不住幕后的寂寞,开始走到台前。那就是在2006年国庆期间,已经捧红了“品三国”的易中天并且找到了收视法宝的《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性感大于知性、鸡汤多于哲学的学术明星于丹华丽出世。

市民文化消费剧增的时代背景,国庆七天的文化需求,易中天的探路打底,一口缓释压力的鸡汤话,把准了电视时代传播要诀的于丹,想不红也难。

从此以后,于丹彻底成为一线明星,不用再深扎后台苦哈哈的写策划案、撰演播稿,出席各类活动、为官员商人做培训,登堂入室,俨然社会名宿。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在于丹面前,都能《读者》《青年文摘》一般的温馨小故事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当然,中间也有过跟人交换名片拨号过去是空号、穿着性感脚踩恨天高在北大被群嘘下台等等糗事。但这也无伤大雅,因为主流文化认可,手握话语权的于明星,不在乎。

于丹是怎么落寞的?

12年过去了,于丹女士的热度似乎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有了题主的问题。具体来看,于丹的落寞有这么几个原因:

传播环境的变化。电视文化是流行文化,很多现象都是速生速朽的。于丹作为电视捧起来的明星,不可能永远踩中观众的需求。更主要的是,2010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社交媒体极度发达,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传播媒介上,造星速度更快,于丹传播的过于大众的内容,在细分化的鸡汤市场中,容易失焦,早晚会让大众失去兴趣。而且,12年时间,市场受众兴趣在变,主要人群也在迭代。

个人学识的短板。于丹所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故事,很多是明显违背常识的,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2006年,网民数量不过一亿,信息获取远没有今日方便。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还可以忽悠一下。比如,微博上她发布的张大千家在刮大风的时候反其道行之开窗户的故事,就明显违背常识并且编造名人故事,引起群嘲也就不意外了。这么多年,于丹的学术研究没有大的进步(感兴趣的可以去学校官网查查她做的课题,基本是都是同题多次写报告,我也曾在“如何评价于丹这个人?”中详细阐述过,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不做赘述)。她从孔子一直讲到庄子、老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片儿汤话,离原著精神万里之遥。个人学识也没有变化,故步自封,容易被时代抛弃。

个人涵养的问题。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讲述古典文化传播所谓大爱的女性学者,在不少公众场合经常被人质疑为缺少修养。前面提到的在北大被群嘘、跟人交换名片的事情,都透露了这个细节。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在公众媒体的发酵下,很容易成为个人负面形象。公众人物连基本的道德都演不出来,形象早晚得崩。

没能按照准宗教化手段包装自己。我的朋友@历史有妖气在回答中提到了于丹与南怀瑾的区别,南大师在获取了高度的市场认可以后,能够利用手中的政商资源,利用近似宗教化的手段将自己打造为一代宗师,并且能够回避他人如许卓云质疑的锋芒(“许先生,我们不一样的”)。在大陆的社会环境下,于丹不可能达到这个规模,当然,她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何殊我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当年让你看了之后立马感觉非常有道理,言论依旧可现在不是当年,当年空理(鸡汤)之言不像如今这样泛滥成灾,又趁着百家讲坛是在火的时候被推送台前,所以当时很多人觉得“饱受洗礼”就无不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来变成了所谓的“空理魔祖”。但是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经得住考验吗?现在答案已经非常明了。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之篇阐述了学之道,也表述了一下为师之道。光用别人的观点来讲述毫无自己的真正见解是不能为师的,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去讲述问题,怎么能为师?何况《论语》以也是孔子给每个不同学生讲述在当时不同的应对之道。而在于大师嘴里面孔子就成了现在也是无所不能的圣人了,不知于大师可有真正下过基层去调查沟通过多少民众?估计是没有吧?不然就不会只大唱这些毫无实际之用的言语了。

现在真正的需求

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当时的人本是实用之言,只是当时的人取适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样又是弱水三千,还是只取一瓢饮。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是饮的必是对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里面喝汤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结果喝到极其不适合你口味的,你会怎么办?当然是吐出来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来了,是不是就会找老板算账了?所以于大师之事就是如此,没有供给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论语还是要学,但是我们要学的是其本质之道,而不是于大师这番空理之道。我们要学的是怎么把《论语》变成今天之用,这个就不仅要对论语之本质了解,更要对如今这个社会也得了解。不然不为今天之实用,也还是空谈之理。


淡看天上月

讲一件真事儿,主角是:农村大叔、女大学生、李老师。

去年署假,女大学生到南方某地打工去了,不久给乡下父亲发短信,说:我打工的这家公司现在招保安,一月工资五千,看看大门儿,给办公室换换桶装水,很轻松的,我给你报名了,你过来。

农村大叔很高兴,兴冲冲地去了南方,到了目的地发现根本不是女儿说的那么回事,没有什么保安工作,却有一个能发大财的投资项目,交纳6万8千元,两年之内能赚1200万。

农村大叔刚开始非常生气,责问大学生女儿:为什么欺骗我?

女大学生辩解说:这不叫欺骗,这叫善意的谎言,就象一个病人得了癌症,医生向他隐瞒病情一样。

农村大叔一听更加生气了,说:骗人就是骗人,恶就是恶,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没想到你能变坏,真让爹妈伤心。

女大学生不能安抚父亲,就请来这个融资项目的一个负责人来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此人姓李,女大学生称他“李老师”。

李老师口若悬河,循循善诱,其间也解释了什么是善意的谎言,李老师举例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无赖到店铺买了八把扇子,一把扇子三个铜钱,算帐的时候和店主产生了分歧。

店主说:三八二十四,应付二十四个铜钱。无赖硬说:三八二十一,给你二十一个铜钱就够了。两人争执不下,这时店里来了一个小道士,两人就请小道士评评理。

小道士一听就说:明明就是三八二十四呀。无赖又说:明明就是三八二十一呀。小道士也生气了,说:三八二十四,我若错了,把我的帽子输给你。无赖就说:三八二十一,我要错了,输我项上人头。

于是几个人拉扯着去了庙里,请德高望重的老道士评议,老道听了原因经过,点点头平静地说:三八二十一,是正确的。无赖赢了,付了店主二十一个铜钱,又拿上小道士的帽子得意洋洋地离开了。

这时小道士问老道士:师父,明明是三八二十四,你怎么也认为三八二十一呢?老道士笑眯眯地叹气说:三八二十一,你输了输一顶帽子,三八二十四,你赢了人家就没命了,孰轻孰重?

李老师讲完了故事,告诉农村大叔,老道士撒谎说三八二十一,目的是好意,这样的谎言就是善意的谎言。

后来,那公司人多势众,反反复复诱导,农村大叔也迷惑了陷入传销组织了。

到此为止。我看了于丹老师一段视频,赫然发现三八二十一的典故出自于丹老师之口,于丹老师讲“xx智慧”时讲了这个故事儿,细节和李老师略有不同。

于丹老师的学识还是让我敬仰的,如果她讲学布道的时候顺便告诉大家:我靠讲课赚了多少钱,给人一个立体的判断,如此以来人们喝鸡汤的时候就会慎重。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鸡汤也是有毒的。




瞌睡虫和瞌睡龙

有一个人其实跟于丹比较像,那就是南怀瑾。

曾经有个大学教授要跟他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南怀瑾笑了笑,坦言:“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绝学术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路子,试图在学术圈也发发声,这就不好玩了,才会在北大得到嘘声一片。

于丹老师其实是个文化现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实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于丹特别喜欢说的一个词语是“道不远人”,就是传统思想文化其实与现代人并不遥远。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其实和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强调道应该成为“日用”,反求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关注的是,于丹“火”起来,完全是因为一个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电视的受众人群决定的,所以百家讲坛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0610月,于丹出现了,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

于老师跟其他老师不同之处在于她其实是“社会人”,长期在江湖摸爬滚打,人情世故谙熟,对心理学也下过功夫,比如她说的“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竞争,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说很得人生况味的。

再说她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但是这碗鸡汤不同于网络上的那种,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装便是最好的鸡汤。

最后,于丹老师逐渐淡出热点,其实也正常,毕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学术明星更是层出不穷,鸡汤也需要换口味。



历史有妖气

看过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节目,也读过几本她写的书,总体感觉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研究优势,向不太懂这个领域的大众传播知识,有点“降维攻击”的意思。

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传播传统文化,利国利民,但她对所传播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不知是故意所为,还是她的水平如此,通俗过了头,矫情过了头,就变得很LOW了。

这种方式刚开始很通俗、很接地气,也容易被大众所认可和追捧,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大众发现,她讲的东西的价值,并没有什么卵用。

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在书店看书,看到于丹讲唐诗宋词的一本书,同时又看到蒋勋读唐诗宋词的一本书,水平和境界,可以说高下立见,那次感受真的非常深刻。


书香贝贝

我想不是于丹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大众经历了什么

于丹的出名与成功,必然与经济发展与人民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1、在于丹火的那个时期,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各类新闻软件还不是很流行,网络上各种标题党,信息的传播是局限的。网络虽然有,但是青年人用来打游戏上qq,中年人办公和网上搜索,老年人嘛,当然下载还是不会用网络....当时最被大家熟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是读书了,有个名人说读书就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当时觉得很对,但现在有头条了呢,我一个小时能和好几十个思想交流,并且极为有效~

2、那个时期房价还不是很高,有学历有能力的人还是有一番前景,也就是在经济上,没有那么迫切。

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活,或者说生存,更多的在寻求内心的方向,想要提升精神水平;同时,未来前景还是可以有不错的预期的。那么让自己变得更会为人处事,让内心更丰满与强大,无疑会有更好的晋升的条件,会有更好的前景。

于丹通过电视,带给人们新的思想,这思想只有于丹有,且也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物质水平下,人们最需求的东西,从而于丹火了。

现在时代改变,社会物质丰富但人们需求改变,于丹的思想已经不是人们的需求点

近几年,你会发现社会的一些晋升空间与机会,基本都已经被前人填满,而房价却是抑制不住的上涨,不吃不喝死命干,加上晋升的预期,也买不起房。这样的条件下,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成为了人们思考的方向:是拼命赚钱获得物质基础?是不顾一切先捞一笔?还是寻求内心的知足,平凡过日子?

因为很多东西,在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经济好的家庭,就更容易得到更好的资源,子女就更容易成才。当房价不高,挣多挣少都有房,大城市努努力也许就能定居。而房价的上涨,让原本的差距一下子显露,很多人即使在努力,也达不到想要的目标。那么,我就安安分分过日子,要那么多理论干啥呢?

并且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拓展了知识的获取,让人们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越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与定位目标,内心的躁动就越少,已经不需要鸡汤来慰藉。虽然这是速食文化,给人感觉没啥内涵,但其实这样的方式是极其有意义的。比如我父母,当年于丹天天讲父母与孩子的代沟,感觉很有意义,但我发现和父母沟通还是有代沟;现在父母天天刷头条,国际局势、国内民生了解透彻,一些新的思想,不用我去和他们解释,他们自己就能获取并理解,代沟自然也就没有了。

于丹只是在对的时期做了对的事,但时代改变,网络飞速发展。现在网络的文化,更多的是一些调侃,流行各种段子,段子本身就是思维的跳跃,但却非常有意思。其发展是建立在人们认知的提高且对现实的无力。这样的文化下,于丹固定思维的鸡汤,已经不是人们的所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