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可向基金“靠攏”

在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的背景下,有觀點認為,銀行表內存款和貨幣基金將分流大部分銀行理財資金,加上貨幣基金監管趨嚴,銀行和基金的產品同質化和競爭性備受關注。但中信建投日前發佈的報告表示,資管新規以後,銀行與基金公司的合作未來空間仍然廣闊,除了傳統單向的銷售與託管業務之外,未來還有更多的模式實現協同發展。

銀行理財可向基金“靠攏”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日前指出,銀行資管業務將加速分層,“頭部集中”效應將更加明顯。“資管新規明確提出在過渡期後銀行理財要通過資管子公司獨立運作,同時需要由具有託管資質的第三方進行獨立託管,這對資金比較雄厚,擁有託管牌照的大型銀行而言,轉型壓力相對較輕;但對規模較小,底子較薄弱的中小銀行而言,轉型壓力就比較大了。在淨值化要求之後,系統、流程、產品研發等諸多方面的轉型均會對中小銀行帶來比較大的成本壓力。因此,中小銀行未來很可能會採用抱團取暖,聯合外部委託的方式,或者直接不做資管業務,轉為代銷模式。”

在楊榮看來,銀行也完全可以將表外理財募集到的資金投向公募基金產品(以“專戶”的形式為主,如資產管理計劃等),只要受託基金不再繼續投資其他非公募基金的產品,因為資管新規規定“資產管理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再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以為的資產管理產品”。他同時指出,截至2017年底,銀行理財資金直接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在所有配置資產中排第六,大約在4%-5%。與其他配置資產相比,公募基金收益率更平穩,更符合銀行理財從“保收益”轉為“穩收益”的需求。

楊榮還指出,具有投顧資質的基金公司還可以為銀行理財資金提供投顧服務。但與委外不同,這種形式下資金保留在銀行體系之內,或在其資管子公司下。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指出,銀行會成立資管子公司發行理財產品,但是預計未來產品設置將越來越接近公募基金。“資管新規規定‘公募產品主要投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如果未來針對理財的監管細則沒有進一步說明,那麼原則上作為公募產品的銀行理財就不能再投資非標債權資產。未來理財將與公募基金產品趨同,共同競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

楊榮同時指出,基金公司(包括銀行系與非銀行系)也可以通過與銀行合作,藉助銀行的社會認可度優勢和基金公司優秀的品牌認可度,與更多的個人客戶建立聯繫並在短時間內贏得客戶信任,使客戶有意願將資金交由基金公司管理、由銀行託管,實現“1+1〉2”的共贏。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