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墳(民間故事)

1.土地本有界

這天一大清早,楊村古灣突然爆發起激烈的爭吵,大家都跑去看,卻是喜錢伯和亮坡叔,為地界鬧了起來。土地都分幾十年了,難道邊界都還沒搞明白?這裡面可有一段故事。

原來土改的時候,喜錢伯的父親上清爺和亮坡叔的父親又懷爺,都是一無所有的貧農,最有資格分到好地。哪兒的土地最好呢?楊村的人都知道,是古灣將軍墳。將軍墳本來是座大陵園,據說埋著一位姓樊的將軍。時代一變,什麼都在變,工作組的同志說,姓樊的其實就是舊社會的大軍閥。既然是這樣,生產隊長帶頭,把陵園平了,改造成幾畝良田。上清爺和又懷爺分到了這塊地,一家在東邊,一家在西邊,以墳包為界。

這麼雄偉的地界,全省也絕無僅有,怎麼還會有爭議?咳,壞就壞在那墳太大。上清爺帶著喜錢伯,又懷爺帶著亮坡叔,兩邊心照不宣,春天多挖半鋤,秋天多犁一鏵,墳包漸漸就變成了土地。將軍墳漸漸變成了將軍坎,又漸漸變成了將軍埂,幾十年過後,終於把將軍墳挖沒了。兩邊接上了壤,這時問題出來了,喜錢伯說亮坡叔多挖了,亮坡叔卻死活不承認。

村主任來了,聽兩邊講述了事情經過,說:“這還不簡單。墳前不是有個碑座嗎?碑座中間不就是正中央?”大家都回過神來,說:“就是啊,還是村主任厲害!”喜錢伯和亮坡叔也醒悟了,刨出碑座石,騎在上面丈量了半天,終於確定下來中點。碑座下面本來有個石龜,龜頭就是正中,可惜被打斷了,不過正好,他們把龜頭掏出來,立到最正中間,也就是原來將軍墳墳頂的位置。

事情終於得到解決,看熱鬧的人陸續散去。不料沒過多久,兩家又吵了起來。

2.各有各的理

原來新劃完界,喜錢伯又在地裡轉了半天,覺得自己這邊還是要小些。他是個精明的人,便悄悄回家拿了丈杆,把兩邊各丈量了一遍,這一丈量不願意了:他家少了整整一米!於是又去找亮坡叔,亮坡叔不承認,說大家都看見了,村主任也斷了,怎麼會有錯?喜錢伯要亮坡叔賭咒,多佔了土地斷子絕孫!亮坡叔沒辦法,只好和他去重新丈量了一回,沒想到自己這邊還真多了一截。

亮坡叔趕緊否定,說咱們肯定沒測準,人家將軍陵園,還有建歪了的不成?喜錢伯說你怪我測得不準,那麼找來村裡的會計來測,一切用事實說話!他真個跑去找來村會計,仔細一測量,的確,他那邊少一米一。

其實大家都能看出來,喜錢伯那邊的確窄些。但亮坡叔不買賬,罵村會計多管閒事,難道你還能強過將軍的人不成?將軍墳都建歪了,那你家祖墳更歪,都不知道歪到哪個麥子坡去了。村會計也很生氣,說本來就是歪的嘛,我要沒測準,你把我雙手砍下來!亮坡叔的兒子小亮正在上高中,說你可不能這樣說,測量沒有絕對準確的,允許最後一位是誤差。村會計說誤差能差一米?小亮說如果以十米為單位,那麼誤差可能是九點九米,別說這麼一米了。

小亮又反問喜錢伯:“你能保證你測得絕對準確不?要能,就可以按你測量的為界。”

喜錢伯傻眼了:什麼事能絕對啊!他委屈得眼淚都快下來了,這後生仗著有知識,明擺著欺負人嘛!

村主任也不敢亂下結論了,說喜錢老哥,你家大侄子小強不還在上大學嗎?他肯定能說過小亮。喜錢伯暗暗叫苦,小強學的是文科,哪科都好,就數學不行,高考也才考三十多分。

3.歷史最公正

儘管如此,喜錢伯還是給小強打了電話,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並要求小強一定要想辦法說贏,為全家人爭口氣。

小強一聽就有了思路:“這個簡單,既然是將軍墳,那麼不會沒有記載,可以找人去查一查縣誌。”

縣誌是個什麼東西啊?沒人懂,只好等到寒假,小強從大學回來,喜錢伯趕緊備了厚禮,和小強去縣城找人去了。

兩人來到縣誌辦,小強說要搞個什麼研究,希望能查些資料。縣誌辦的人很熱情,說沒問題沒問題,立即帶他們去資料室。小強還真有兩下子,三下兩下就找到了,的確有這麼一位“將軍”,姓樊,名鵬舉,他不是本地人,但勢力就在這幾市幾縣。小強又查到一段引文,明明白白地寫著:“死後葬古溪鎮楊村古灣。”

但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小強自有辦法,他將這些資料複印下來,又去找縣博物館,從一堆舊字帖裡,找到“神勇樊將軍鵬舉之墓”的拓本縮印件,其中一段碑文專門提到,將軍墳的確是偏的。

原來“神勇樊將軍”是這裡的一個小軍閥,地盤東西長二百里,南北長七十里,也不知道這又是誰丈量的,反正碑文原文就是這樣。不料後來又來了個混世魔王李鬍子(旁邊也有李鬍子墓的碑文的縮印件,寫的是“神勇李將軍”),將“樊將軍”西邊的地盤硬搶走了三十里。“李將軍”比“樊將軍”勢力要大,“樊將軍”拿他沒辦法,但發誓要“收復失地”,他臨死之前,要求手下人給自己建陵園的時候,西邊少建三尺地,什麼時候收復了那三十里,再把這三尺補上,以告慰他在天之靈。

小強看完碑文,呆了半晌,說:“大伯,算了,咱們別和亮坡叔爭了,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