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司令、和泥巴、跳山羊,70年代我們有很多玩法,看看你都玩過啥


70年代,對豫北平原來說,是一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可以說,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能吃上一頓飽飯就算奢望了,就別說玩具了,家長不可能掏錢買玩具。怎麼辦,孩子們就自制玩,自己找東西玩,現在想起來,滿滿的都是眼淚,在抬手擦掉眼角淚水的同時,內心對那個年代又充滿了無比的懷念。懷念那個年代和泥巴、過家家、彈珠珠......懷念那個笑起來沒心沒肺天真無邪的童年。這種遊戲叫走方格,可以隨地取材,很方便。

這是“打陀螺”,這種遊戲在那個年代很普及,大部分孩子都會玩。把一個雞蛋粗細的木頭削尖,再裝上鋼珠,用鞭子抽動,陀螺就會高速轉起來。後來,大木頭不好找,我們就用墨水瓶,裡面裝上小木頭,再把小木頭一頭削尖,當陀螺玩,效果也非常好。

跳大繩,這恐怕許多地方都會玩。在我們老家一般女生才玩,如果男生玩跳繩,男生會笑話他小丫頭片子。

這可是男孩子們最愛的遊戲--鬥雞,體現力量和勇氣和時候到了。孩子們找個安靜的大塊場地,一般在農村的麥場,裁判一聲開始,雙方猶如兩頭小牛犢一樣“砰”的一聲撞在一起。這個遊戲就看誰堅持時間長不倒,誰就是贏家。

這也是男孩子們的遊戲,老家叫“跳山羊”,這恐怕許多地方的男孩子們都玩這個遊戲。

東西南北,會玩吧,小時候我們常用它“算卦”,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裡面寫滿了人物、動物等各種內容,按照你選的數字通過張合次數,來確定你的內容,這種遊戲,不管結果怎麼樣,都會讓你笑的前仰後合。

“滾鐵環”,也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常常追的雞飛狗跳,惹得大人一頓罵。

小人書,這可是那個年代童年的寶貝,也算是最有代表的精神食糧了。那個時候大家互相傳看,或是找個牆旮旯許多人擠在一起看,邊看邊評論,快樂無比。

老家給這種遊戲叫“摔麵包”,好多地方也叫拍煙盒。

彈玻璃球,也是那個年代常玩的遊戲,過年的時候,大家就用核桃代替玻璃球,彈核桃玩,高手最後能贏不少核桃。

一群“好哥們”趴在麥秸垛上吹牛皮,侃大山。那個時候,我記得最多的是鄰局張二蛋說的話,他說他要當兵,挎上槍打仗,威武神氣,結果這小子最後真當兵了,還提了幹,讓小夥伴們羨慕的不行。

這個最好玩了,也有危險性,家長一般不讓玩。這是用自行車鏈條做的小火槍,專門打火柴用的。

玩泥巴,一團泥能玩上半天,儘管什麼東西都不會捏,但在手裡揉過來抓過去,喜歡這種感覺。

多少年過去了,物質條件、經濟基礎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們再也不用為玩具發愁了。 記憶中的童年我們總是和著泥巴、過著家家、彈著珠珠、拍著煙盒,鬥著雞,手拿泥坯槍,頭戴八路帽,吵著嚷著要當司令......我們懷念童年的無憂無慮,笑起來沒心沒肺的天真無邪。童年時光雖然早已遠去,但美好的回憶永遠值得懷念。“鴿子視角”(張順閣)專注於優質原創內容創作,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