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從5月30日開始到6月7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就全部進駐到位。其中,人員出動高達1.8萬人次,堪稱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督查。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環保督查的背後,是不可避免的“上效下行”問題。地方政府盲目“一刀切”,大多數化工企業無辜躺槍,那麼,這些企業都遭遇了哪些問題執法?基層群眾的利益又如何保障?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01

中小化企遇到哪些“坑”

盲目“一刀切”,一律被關停被搬遷。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我們看到強拆來了,威脅來了,砸車,抓人來了!“多頭執法、制約有限”等問題,才使更有力度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應運而生。“環保部作為,亂作為”終於還是老百姓買了單!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隨機抽查的357家企業,188家企業正常運轉,169家異常。而正常運轉的企業中,又有的宣佈出售。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169家異常企業名單中,122家企業選擇關閉,18家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29家企業搬遷。

在環保風暴下,中小企業是越來越不好過了,紙箱廠關停、噴漆廠關停、塑料製品廠關停,原材料瘋狂,板材加工,五金配件、不鏽鋼玻璃等配套廠關停,漲價要瘋狂,有些企業連訂單都不敢接了,停止成產還代表有生存希望,但不遵守規則生產,就會永遠不準生產!

強拆成常態,企業和員工何去何從?

二十年前,沒有一個規範給他們,怎樣保護環境。今天,一聲令下,只有停產!但之前又有誰去引導規範環保?標準細節?有誰幫助過執行嗎?企業需要生存總會配合。試問環保整改設備與文件就會是天價成本嗎?做工廠的設備成本總體都略知,難道環保設備成本就會貴嗎?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廠房被拆,老闆娘坐在地上失聲痛哭

至於基層員工,他們怕失業、他們需要拿工資養家餬口,家中田地徵了,想種田沒地,就算有地也不夠二分,何以養家餬口?他們需要就業,將來何去何從?

02

躺槍中傷的受害者,能否維權?

答案是:必然可以!

個別地方簡單粗暴地對相關企業停工停業停產,其中有不少化工企業被誤傷。這種情況下,企業是可以申請行政賠償的,包括時長以及金額額度等賠償範圍。這次,我們不必繼續吃啞巴虧了!

03

明確禁止環保“一刀切”

各大媒體積極響應聲援!

“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對付中央環保督察的做法將被嚴禁!

近期,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陸續啟動,生態環境部制定了《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進駐期間不分青紅皂白地實施集中停工停業停產行為。

中央環保督察開展以來,動真碰硬,成效顯著。但是,個別地方平時不作為、臨時亂作為,一到督察時就簡單粗暴地對相關企業停工停業停產。

這種簡單粗暴“一刀切”的做法,不僅會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也會影響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比如在建材業,如果中游的石材企業突然被關停,就可能殃及上游的刀具企業穩定接單,下游的建築業採購也會遭遇價格異動。

“一刀切”看似一視同仁,實則有礙市場公平競爭。對無證無照的汙染企業應該堅決整改,確需關停的要依法關停。但在個別地方,一些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轉型升級、環保達標的企業也被一併限電停產,無疑會影響企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

對此環保部一發文,各大官方媒體紛紛響應。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環保部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人民日報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北青報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新浪新聞中心

環保政策等同“一刀切”?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生態環境部

04

關於環保“一刀切”的思考

①環保督查,不是為了覆滅產業,而是為了振興未來。數十年的工業建設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現在已經到了轉型期,非治理不可,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②引導整頓與執行。企業需要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同樣也需要不斷髮展,為自己打造未來,堅持發展與環保並重的理念。

③受害者勇於維權,善於維權,拓寬有效的維權渠道。

④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環境保護本是一件好事,但不可操之過急,甚至盲目搞“問題執行”。總而言之,好心不能辦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