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做这件事

文 | 树獭先生

最近在看《黄渤的说话之道》,深深被黄渤的“双商”圈粉了。

以前对黄渤的印象是:一个比较搞笑,演技又很棒,人还比较有趣的演员。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比起演技,黄渤更出众的是他的“高情商”,是他的“说话之道”。

娱乐圈本来就是一个水比较深的地方,名利会在聚光灯下更加直接地曝光在观众面前,而黄渤这样“一匹黑马”在成名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演技和实力的加倍努力,还有很多“言语是非”。

但是每次遇到这些“挑战”,黄渤不仅没有被难倒,反而利用这些“挑战”,更加完美地证明了自己,堪称是“说话届的教科书”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做这件事

01

提起黄渤的“说话之道”,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和葛优的“是否会被代替”问题。

众所周知,黄渤不论是电影还是个人,人设都是以“搞笑、喜剧、幽默”出名,这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还为他赢得了“新喜剧第一人”的称号,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扛过了葛优的大旗”,因为之前葛优走的也是“喜剧、搞笑的路线”。

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道送命题:

如果说是,不仅仅掩盖了自己本身的努力和个性,更是不尊重葛优前辈,给人留下过于骄傲和轻狂的印象;如果说不是,又会让人觉得很虚伪,不真诚,也会让自己的公众地位有所影响。

面对这么一颗烫手的山芋,黄渤机会没怎么犹豫,缓缓说道: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这个回答简直堪称教科书。既没有否定自己的努力和地位,又表示了对前辈的尊重和敬仰,瞬间让人好感度提升。

有分寸的说话之道,不仅会为自己的形象加分,更是一些特殊场合的“救命剂”。通过说话,来阐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02

如果说这一次和葛优前辈的回答,只是让大部分人对他的“高质量、高情商”折服,那么下面这件事让大家真正觉得:黄渤不仅仅是双商超高,更重要地很够义气,对朋友很体贴、很照顾。

众所周知,女神林志玲和黄渤关系很好,她对黄渤从来赞不绝口的。拍完《101次求婚》之后,林志玲就多次表态,黄渤是她的理想型。不止一次说:“如果黄渤没有结婚,一定要把他追到手。”因为在生活中,黄渤很温暖,很体贴,对她也很照顾。

在《极限挑战》中,有一期节目中是黄渤和林志玲的婚礼对话,节目演到最后,黄渤与林志玲扮演走进婚姻殿堂的新人。婚礼上,黄渤非常走心对她说了这么一段话:

“在戏里演绎无数爱情的志玲,愿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你脸上露出真正的,不是剧本里的笑容。”

林志玲姐姐当场就感动地哭了,毫无疑问,黄渤说了他的心里话,也说出了志玲姐姐的心声:一个女生要嫁给另外一个人,并不是想要对方多有钱、多有名,而是希望他足够温暖,足够体贴,愿意真心对她好。

林志玲喜欢黄渤这个朋友,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会说话,更是因为他会说话的背后,是对她足够的懂得和尊重,也是足够的体贴和照顾。

会说话,不仅仅要的是说话技巧,而是通过说话这件事,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体贴。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做这件事

03

如果说黄渤的说话之道,是说话届的教科书,那么,生活中的很多故事就是“教科书般的反面例子”。

你是不是总是遇到这样的人:

我就是性子直,不好意思,你多担待点;

我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

不好意思,我想说的是:

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

“性子直”代表的是心里只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是“自私”和“懒惰”;“刀子嘴,豆腐心”代表的就是”刀子嘴,刀子心“。明明你知道这些话说出来就是刀子,你怎么还忍心伤害对方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说话,并不是我们真的性子直,而是我们对方不够重要,你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在对方身上。

试问,如果对方是你最近准备追的女神,对方是你即将上任的新公司的老大,你还会说”我就是性子直“这样的话吗?

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代表着他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也代表着他对自身的定位和认知。

好的说话之道,不仅会给让别人如沐春风,还会给自己大大加分;但是坏的说话之道,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一再暴露自己的认知。

04

除了“性子直”之外,还有一种“伪能力者“。

之前认识的一个学妹,每次见了我都抱怨道:我其实真的业务能力挺强的,可是我就是不怎么会说话,导致在领导面前印象不太好,我该怎么办?”

是谁告诉你说:只有业务能力是能力,说话能力就不是能力了?

上到公司的高层会议、对外演讲汇报、和合作方的谈判;小到和客户的直接沟通、同事之间的每一个会议、自己的每一个观点表达,都离不开好的沟通能力。

也只能说业务能力代表硬实力,说话之道代表软实力,两种不同的能力,只有内外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其实像学妹这样的很多人,并不是不擅长说话,只是懒得去学而已。没有人天生会做业务,也很少有人天生就会说话,都是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已。

我刚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也经常因为口拙嘴笨而发愁,经常接不住领导的话,让大家都尴尬。其实我是有心去回答,但是肚子里没干货。

后来一狠心,觉得不能再这样了,于是利用空闲的时间:看了好几本关于说话的书,狠刷一些演讲沟通方面的剧,然后跟比我优秀的同事厚脸皮去请教各种情形应该怎么应答,后来慢慢的,大部分原则性的方法就懂得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再自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去慢慢应用掌握就好了。现在虽然做不到口吐莲花,但是面对很多重要场合也不至于尴尬到只能低头玩手机了了。

会说话,不仅仅是一种好的能力,更是检验一个人对待不熟悉事物的态度和另一种学习方式。比起逃避和找借口,你需要的是直接面对。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做这件事

05

说白了,会说话这件事,就是一个窗口。你想对外展现什么样的形象,你想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都得经过“说话”这件事。

当然,“会说话”的前提是“足够真诚”,不真诚,一切都是浮云。

最后,送几句黄渤的说话方法,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方法送给大家,祝大家都找到自己的说话之道:

一、不要吝啬你对别人的夸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优点,作为朋友,更要学会去找到他的闪光点去进行赞扬。一方面是展示自己比较好的眼力,一方面也可以给对方更多的鼓励,还可以加深彼此的友情,何乐而不为呢?

二、评价别人要结合特色有理有据;

评价别人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说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彼此的感情,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时评价最好结合一定的话题和范围,结合对方身上的明显特色,有理有据地做出评价,这样你才不会在社交方面犯太大的失误。

三、应对刁难时要不卑不亢;

在应对刁难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既不要让大家太难堪,又幽默地向对方表明自己也不是“软柿子”。

四、冷静地对待别人的夸奖;

没有人不喜欢夸奖这件事,因为不仅代表了对自己的认可和赞扬。但是不论对方说的是符合事实还是只是社交礼貌而恭维,都要保持最冷静的态度,做出最合理的回应。

因为你的回应,不仅代表了你的自我认知,还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进一步的印象,更重要地是体现了你未来的发展道路。

好的说话之道,不仅可以使人如沐春风,也会进一步展现自身的教养和魅力。学习说话,并不仅仅是技巧,更重要地是合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

会说话,也是一种能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