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請你走開!

陰謀論這個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世界史和國際關係更是陰謀論的重災區。陰謀論為何屢禁不止?又有什麼應對之法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筆者曾在一本雜誌上讀到這樣一句話:當事件的複雜程度超過人們的想象能力時,陰謀論就會出現。筆者認為,這句話存在一些問題:事實本身也許並不複雜,而是人們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無法看清事實本身,故而認為它很複雜。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畢竟都不是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對歷史的認識也大都來自於各類書籍和影視作品,有條件的也是來自於考古資料,站在不同立場上對歷史事件的解讀自然不盡相同。國際關係更是如此,大國博弈本身就是充滿信息不對稱的。陰謀論的炮製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來大做文章,把事實寫的玄而又玄,儘量拉開讀者與真相的距離,從而提高自己的身價。

我們常說“流言止於智者”。專業技術領域我不敢說,但在歷史和國際關係領域,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終結流言的智者。當然一定的世界史知識儲備是必不可少的。這類書籍很多,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由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先生所著的《全球通史》就是很好的入門級讀物。此外,基辛格的《大外交》和諾曼·裡奇先生的《大國外交》以及尼爾·弗格森先生的經典系列都是很好的進階讀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我們看到,一個硬核的分析文章都有支撐其觀點的理論依據。比如筆者之前寫過的所有文章,都是以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哈爾福德·麥金德先生的地緣政治學說為理論基礎的(以及斯皮克曼對其理論的繼承和發展)。該理論的精華體現在麥金德先生的代表作《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中(1904年)。該理論首次提出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和“邊緣地帶”的說法,心臟地帶即沒有河流與開放海域相連接的地區(該地區河流基本都流入內湖或北冰洋),邊緣地帶或新月地帶則是在心臟地帶的外圍,與開放海洋直接相連的地區。麥金德不同意另一位戰略大師馬漢的觀點,認為隨著內燃機革命和鐵路的建設,擁有陸權的心臟地帶大國(基本上就是俄國)的地位將顯著提升超越海洋國家。

陰謀論,請你走開!

在這一領域麥金德的理論是正確的。但是正如進攻性現實主義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在其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中說到的,任何理論都不可能適用於所有情況,關鍵要看他在重點案例上是否適用。麥金德的理論也存在問題,比如他預測世界大戰將在心臟地帶的陸權大國和邊緣地帶的海洋大國之間展開。然而事實上兩次世界大戰卻都是海洋大國與陸權大國聯手對抗中間的德國。為了完善地緣政治理論,美國學者斯皮克曼在麥金德理論的基礎上將世界由二元變為三元。強調離岸國家的作用,並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強調美國可以根據戰略現實靈活調整外交政策,是聯手邊緣國家抵抗陸權大國還是聯合心臟地帶夾擊邊緣地帶大國。斯皮克曼認為,完全的海上大國和完全的陸上大國都不是美國的對手,億級人口的海陸雙元大國才是美國最大的對手。因此,在二戰中,美國必須阻止德國下海和日本上陸,冷戰中美國必須圍堵蘇聯。我們看到,雖然斯皮克曼於1943年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理論卻指導了美國半個世紀的外交政策。瞭解了這些,那些對美國外交的故弄玄虛的陰謀論也就不攻自破了。除此之外,由漢斯·摩根索正式提出的將“權力”視為大國博弈的核心變量的理論同樣指導著當今世界的國際舞臺上的表演。(漢斯·摩根索《國家間政治》)。該理論簡言之就是大國的行為是以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更多權力為目標的。遵循這一思路可以縷清看似波詭雲譎的外交事件。

作為普通觀眾,我們沒有必要如此深入。但是我們要堅信,無論歷史上還是國際關係上的大事都是有章可循的,故弄玄虛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觀陰謀論,無論是“有些話不能說”之類的遮羞布還是“共濟會”、“猶太陰謀”這些本身就是雲裡霧裡的“偽事實”,建立在沙灘之上的城堡怎麼可能堅實?!

只要我們抽出一點點時間,瞭解基本的理論和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終止陰謀論的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