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雖臭香萬里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腐乳虽臭香万里
腐乳虽臭香万里

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信息:香河臭豆腐香飄臺灣。香河這項食品製作技術一經臺胞帶入寶島,立即受到當地人的歡迎。這又香又臭的美味小菜真是享譽萬里。

香河縣臭豆腐製作技術當首推邢營。據說起源於清朝末年。當時,有邢營村名叫邢玉坤的人去京學藝,輾轉學到了宮廷京方(即臭豆腐)製作秘方。回鄉後辦起了香河縣第一家腐乳(臭豆腐又一叫法)作坊。後來鄉間又出現了許多腐乳作坊。製作臭豆腐要以優質大豆、五香粉、鹽等為原料。先將豆子做成豆腐,壓成薄片,然後將薄片入籠屜蒸,再加麵肥水(今用發酵粉),直到長出白絲。經這第一次高溫發酵後,將長白絲(菌)的薄片入罐灌湯,放一層豆腐片撒一層鹽,這罐中的湯要放好各種香料,然後將這罐封好,放入炕洞進行二次發酵。經15~30天后便是成品。

香河臭豆腐一經制出便是精品,很快銷往北京、天津、齊齊哈爾、煙臺、大連、蘭州等地,流傳百餘年,至今暢銷不衰。

根據《香河縣科技志》、民國《香河縣誌》整理

腐乳虽臭香万里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