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買車168

大眾捷達在中國的能見度很高,在街頭巷尾不經意間就能遇上一輛。記得那時還小,不知道幾個汽車品牌,唯獨認識捷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每每見到VW標的汽車,都會指著這標誌跟身邊的小夥伴說:“看!這是捷達。”這能說明什麼?

1.資格老

1991年12月,國內捷達以零件組裝的方式正式生產下線,次年6月正式亮相併銷售,這是當時一汽-大眾推出的首款車型。

與當時桑塔納在南方的地位一樣,北方誰家能夠開上捷達,那家一定非富即貴。雖然,現在捷達的地位不如從前了,但為人們遮風擋雨的使命和良好的口碑仍舊保持至今,所以說它資格老並不為過。

2、質量可靠,保有量大

由於擁有良好的口碑,捷達目前的月銷量也是驚人的,17年6、7、8月的銷量分別為23628、23029、34864輛,8月份的銷量佔一汽-大眾銷量份額的27.71%。

同時,現款的捷達在外觀和技術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升級,與上海大眾的兄弟車型新桑塔納“同為一車”也讓其維修保養更加便捷。

3、開的溜

很多朋友就是通過捷達才拿到了駕照。只有感受過捷達猛抬離合熄火前的突兀,才能抬穩離合器;只有無數次的切換檔位,才能對捷達的掛擋邏輯瞭如指掌;只有無數次對捷達抖動的感知,才能熟練掌握坡道起步。

因為我會開捷達,所以沒必要選其它車。

4、品牌價值,保值率

就算是開著30年前的老奔馳,那也是奔馳。同理,國人要面子,大眾就很好的迎合了這一點,比起自主品牌,選大眾面子上過的去。保值率上,同年的捷達比起自主品牌汽車要高出不少。


AL頻道

支持歸支持,選擇面前依然被拋棄!說說國人為何不買自主車?

現今的國內車市門檻極低,如果你口袋有10萬塊的購車預算,那琳琅滿目的合資車、自主車輕鬆閃花你的眼睛。作為成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時代的青年人,提到國產車,二師兄周圍的朋友們都是充滿著激動與自豪,將慷慨激昂支持國產掛心間。但低頭想想自主車型可能會存在的質量問題,默默開回的八成是一輛合資品牌車。二師兄不禁要問諸位,您身邊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景?

平心而論,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十年前如果我們大談特談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還可以一本正經的扮成個專業人士,因為那時不論是轎車還是城市SUV,放眼望去都是進口和合資品牌的天下。但是現在如果你還講國產車的弱小,那不說你OUT啦,起碼是非常片面的。走進車市,特別是SUV市場,自主品牌發展之迅猛,單純的從銷量看也是讓人豎起大拇指稱讚的。典型的如長城哈弗H6,截至今年6月已經連續51個月蟬聯SUV銷量排行榜冠軍,月均銷量穩定在3.5萬輛以上。

國產車和合資車孰優孰劣,這個問題如今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如果非要說兩者的差距,只能說在各個級別和價格區間裡,國產車與合資車各有優勢。如10萬以下國產車的配置和操控性比同價位合資車要高一大截;18萬元以上區間就是合資車的天下,國產車目前在這個價位很難與合資車抗衡。而10-18萬元之間,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非常小,自然成為兩者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了。

支持國產卻買合資,內心究竟什麼想法?

對於許多工作剛起步的年輕消費者,儘管手裡積蓄不多但又確實需要一輛合適的代步車,在預算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很多人在強烈表達一顆支持國產品牌的愛國心之後,依然從4S店駕著合資車回來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思來想去,其實他們的內心想法也是現在大多數國人的縮影。無外乎以下三點:

首先,傳統印象根深蒂固。如果在街頭對國產車的印象做個現場調查,估計還有不少人會說廉價、設計感差、品控不行,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售後服務跟不上等等。可以說,國人對國產車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十年前的狀態,奇瑞QQ、吉利金剛、比亞迪F0,僅僅是個車而已,但凡手頭寬裕點,是不會考慮這些質量不保險的廉價車的。再者說,國人攢錢是不容易,願意因為一顆愛國心而把血汗錢押在讓人心裡不踏實的國產車上的人就更寥寥無幾了。

其次,主觀上不恰當的對比有失偏頗。大部分的人並不是汽車專家,對廣大國人來說,買車就喜歡拿外形相似的車做比較,比如吉利帝豪和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對比。既然是對比,就要有相同的比較基礎,這對國產車來書並不公平。以吉利帝豪為例,網報價格區間是6.98-10.08萬元,這個區間我們拿買菜神車本田飛度來做比較,那優劣顯而易見,顏值、內飾、發動機效率甚至是降噪處理,帝豪甩飛度不知道幾條街!

第三,依然是面子心理在作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好像在國人心裡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了。1886年德國人朱卡爾·木茨和戈特利布·戴姆樂就擁有了世界上第一輛車的專利權,而國內車企業發展壯大才不過近十幾年的時間。十幾年怎麼和別人上百年的積累相比?什麼吉利、長城、長安,怎麼能與奔馳、寶馬、奧迪甚至大眾同日而語嗎?就是這樣的愛面子心理,國人寧可購買乞丐版的合資車也不願買同檔次高配置的國產車,換句話說,買個移動的車標,面子有了心裡更踏實。

勇於面對,自主品牌應該往何處去?

雖然自主品牌發展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但起步卻並不像國外那樣從零開始,畢竟萌發於世界汽車產業的成熟期,可借鑑的積累太多。

就現在的發展來看,國產車有三個優勢:使用空間大:用同樣的銀子買到國產車絕對比合資車至少高一個檔次;配置前衛豐富:國產車同樣用一些接地氣的土豪配置作為賣點,而同檔次的合資車,基本都是乞丐級別,甚至做工都不如國產車精細;保養費用低:這才是國產的特質,自己生產的產品心裡有底,配件通用性強,更換零部件輕而易舉而且物美價廉,這是合資品牌無法比擬的。如同蘋果手機,你敢摔壞屏幕去蘋果店裡換麼?換個新屏可以買個國產中檔新機了。

當然,現實是自主品牌依然不那麼受待見,必然有其客觀原因,這也是國內車商應該努力改進的方向。首先是動力總成還比較弱,目前可以自主研發的車企並不多見,短期內也難以實現完全的自主開發;其次是小型車市場發展水平不高,中國地大人多,小型緊湊車實際上很有潛力,但合資車進入早,自主車起步晚就更難分得一杯羹了。

二師兄總結:客觀來說,國產車品牌在外觀設計、整車質量、生產平臺、供應商體系構建、甚至廣告宣傳方面都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短期內我們無法全面超越合資品牌,但要看到國內車企的不懈努力。通過在與合資品牌的競爭中不斷進步,相信國產品牌會贏得世界的矚目和認可。作為愛國的消費者,我們也要對國產品牌充滿自信。


二師兄玩車

也許我這條回答不會有人看見,但是我還是想認真的回覆一下,16年4月底買的奇瑞艾瑞澤5自動領潮。當時買車的時候看過飛度,軒逸,陽光,逍客,捷達,polo,以上所有車型全部需要提車等1到2個月不等,我又是個急性子,再加上對奇瑞一直有好感,家裡第一臺車是旗雲,又買了個瑞虎,然後一直關注奇瑞。曾經也發誓非瑞麒G5不買,所以毫不猶豫買了艾瑞澤5,當時應該是第一批車,還參加過幾次廠家的回訪和車主意見收集,後續17款的座椅顏色和出風口鍍鉻改成磨砂鋁都有我投票在裡面。

說實話,從裝配工藝上來看,現在的國產車絕對不遜色合資車,甚至比有的合資車更好。艾瑞澤5整車裝配水平絕對一流。各覆蓋件接縫非常均勻,行駛質感非常好。起步也很輕盈。無異響。但是!但是!油耗那個逆天呦!開空調市區竟然能達到14個半到15個油!市區不開空調11個油,高速也10個油!我真的一點也沒撒謊!為了油耗的事我跑售後去了無數次,甚至還碰到過廠家巡訪的兩位工程師,讓他們也一起會診過。結果一點問題沒有。其中高速10個油測量是在4s售後經理親自開車,並且使用外掛油箱測量出來的。

事情的最後毫無懸念的和大部分人一樣,我把車賣了,就在前兩天,一年零4個月的車,我虧了3萬3千塊錢。我實在是不能忍受一臺有這麼大缺陷的車繼續與我為伴。雖然它確實是臺好車。現在我依然會時不時的後悔,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等兩個月,買個飛度,買個軒逸,哪怕買個陽光也行吶。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合資車,哪怕買一臺什麼配置都沒有的合資車我也不會買配置豐富的國產車。我是真的怕了。我就是個平頭老百姓,我沒多少錢,一臺車對我的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我需要的是一個省油而且能穩定的陪我過日子的夥伴。而不是華而不實的樣子貨。也許我一竿子把國產車全打翻了。冤枉了很多真正好的國產車,但是,對不起,我不會再去嘗試了。我怕了,我想把我辛苦掙來的錢用來養家餬口,用來給孩子買玩具,給老婆添一件衣服。而不是再去冒險買國產車去賭博了。

也許有人會看見這條回覆,也許你們會罵我。但是我不在乎。我吃過虧,所以我不想再吃虧上當。我承受不起


SXAQA

我剛買的1.4排量丐中丐17款新捷達,我就一平頭小老百姓,房子也準備得了,錢很緊張,預算就是6.5-7.5萬的車子,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手機逛汽車之家和論壇,轉來轉去選來選去,暈頭轉向眼花繚亂最後還是買了捷達:6.5萬車身,送皮座椅、雷達、換帶藍牙CD、扶手箱、全車地墊、鋁合金輪轂、鯊魚鰭天線…真心話,我不是為了那個標就圖一個省心省油,3個月下來開了6千公里,油耗還行,5毛這樣,開得順利一點4毛多,以前也經常開一些好點的車,但我覺得家庭代步日常使用捷達確實可以了,符合自己的生活條件。本來想買一個國產車的,很漂亮,試駕之後打算交錢了的,結果碰上一輛維權的,居然在門邊有鏽跡,最後放棄,算了,自己的血汗錢,又不圖啥,遮風擋雨就好,買個心安


微笑74227436

不是我不愛國,2013年購入一部國產小轎車,三年內,真的很省心,一點毛病沒有,還省油,市內跑六個多油,手動擋,就中間在高速壓了一個角鐵,導致爆胎,三年後,2017年初,各種小毛病開始了,先是後玻璃升降器壞掉,然後空調開關壞,發動機抖動,檔位掛不上,高速100到110直接方向盤抖的特別厲害(四輪定位做完還是抖),中控鎖時不時的出現鎖不上車問題,有時候鎖上了開不開。。。後來購入一部合資車,什麼牌子不說了,為了省心買的,不是我不愛國,我是老百姓,買車是為了服務我生活,結果全是鬧心事,如果國產車能和某合資車一樣省心,我絕對買國產車,但是我沒那麼些錢去修,只能先保證生活,希望國產車越來越好,目前我用著倆手機,一華為一小米,兩年了,不卡,就是電池有點不給力了,民族崛起,我驕傲,希望國產車別一味的追求配置,多在三大件上下下功夫,給國人一個舒心的座駕


浪裡小探花

國產車?我們公司是減震器消音器廠家的供應商。在這個行業5年了,買車絕對排除國產。國產的消音器都是塗膠才達到氣密性的最低要求(吉利,長城,獵豹,北汽)。合資的最便宜起亞K2都不允許打膠!減震器行業,國產路虎減震器,廠家型號名稱X260,X760,跟進口的路虎減震器光成本價都差500多。合資的三元濾芯生產線美國的要7000千萬。我們公司做3000萬!國產的三濾組裝一個7萬的壓裝設備搞定。差距是明顯的,愛國賊別不承認。問問你身邊汽車行業的人!承認差距才能補充自己,看錶象就盲目自大就是笑話!這幾年國產車的工藝確實有了長足進步。但是跟發達國家對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魔紋78360300

我是一名國產車車主,我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很多人不買國產車,以前我不理解,但是現在我理解了。我有一輛長城哈弗H2,車用了三年多一點,自打第一年提車過後,第二年冬天開始,只要是冷車的情況下,你要是把車玻璃降下來,肯定是升不上去了,因為窗戶膠條凍住了,反觀其它的捷達也好,日產的各車型也好,豐田本田別克,都沒這問題。。。。尷尬不?我早晨上班還習慣走繞城高速,你能想象我在東北大冬天,零下十五六度,開著主駕駛車窗在高速上奔走是多麼的喜感嗎?我買車的時候一直認為國產車不比合資車差啥,一度認為國產車的用料紮實。現實就是國產車在鈑金,車體,防撞鋼樑這方面主動安全上挺到位,但是在小配件上,我就呵呵呵了。。。。膠條老化嚴重,發動機進氣渦管老化嚴重,機油的PVC閥不到兩年就壞,車子各種抖動4S告訴你沒問題。我說的這些可能合資車也會有,但是這些駕駛感受和使用感受,才是很多支持國產的人後來拋棄國產的真正原因。以前看到別人買低配的合資不理解,現在理解了,我下一輛車我可能會依然選擇國產,但是我現在肯定不會噴那些買合資車的人不愛國啊怎麼怎麼樣,畢竟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買車不是用來修的,是要用的,是要滿足日常需求的。。。。我會支持國產,但是我會理解買合資,個人選擇個人的自由


美味與你分享

同事的捷達雖然配置很寒酸,而且造型也呆板,價格和我買的國產高配一樣,但是開了一年之後感覺太明顯了

捷達開著給人感覺是一體的,隔音也好,我的國產高配就感覺底盤松散,到處鬆鬆跨跨的


大漠之淚1

因為很多人跪久了,已經起不來了,我說說我的故事吧,第一輛奇瑞M1,1.3排量,開三萬公里,2011年4月賣車,二手車交易市場交易。售價3萬,同月提奇瑞A3,2011款,到2017年11月,賣出3.5萬元,5.5萬公里,同一市場交易。開回大舅子的2015款別克英朗,舒適版,國產換合資,心裡美的。萬萬沒有想到悲劇從此開始,空調不製冷,漏機油,發動機故障燈敞亮,電瓶一年換一個,變速箱掛不動,等等,2017修理費9000多元,2018年元月再次漏油,修理費1880,奇瑞A3,6年奇怪的壞了一個人家很少壞的發電機。外國的月亮真比中國圓,中國六年不花錢。而且別克4兒子,工時費,每修一個故障,200-400工時費,換個電瓶860元,工時費200。我在4兒子修理一次後,其他都在奇瑞維修站修理。人家換一個電瓶200多。還是外國月亮好,真的好。不信我可以提供所有維修單據,包括別克4兒子高昂的工時費。


蒼羊152446017

這個問題糾結很多,個人有個人的見解。國產車和大眾的捷達,桑塔納,國產車配置相比真的是高。車,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同價同級肯定是國產車花樣多。但實質的核心技術就呵呵了。捷達桑塔納配置是寒酸。但實質技術是車身籠架950度以上熱成型。這個就是技術。發動機有自己的更新技術。這就是長處。再看國產車,花樣兒多,但你總能找到一塊一塊的山寨組裝,美其名曰借鑑成功。底盤,邊幫生鏽。開三五年,真是轎車,總有異響。這就是考驗技術水準的時候。買車,見仁見智。就本人多年開車的總結,簡單,不壞,壞了好修,實用就是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