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權話題微妙:英特爾借大國博弈深度介入中國?

商标权话题微妙:英特尔借大国博弈深度介入中国?

“英特爾打響第一槍 美國巨頭如何遏制中國科技企業”。

這是和訊今日一則報道的標題。由頭如此這般:3月23日,英特爾起訴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委的行政判決書下達。背景是,因不滿商標委此前裁定杭州宇視科技“imos inside”商標合理維持,英特爾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起訴商標委和宇視。焦點就是宇視“imos inside”商標涉嫌侵犯“intel inside”商標權益。

商标权话题微妙:英特尔借大国博弈深度介入中国?

顯然,文章迎合了川普當局針對中國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打壓,尤其知識產權話題。“3月23日”也相對敏感:當天,中國針對美國做出第一輪反擊。

一個英特爾的朋友澄清說,這起糾紛不是今日發生,2015年就開始了。

沒查更多細節。但我知道,英特爾在中國的同類糾紛已有多起。較早時,也關注過另外一起,英特爾最後敗訴。

我對上述報道渲染的味道保持一絲審慎。不過,要說此刻的英特爾,沒有利用政治情勢的味道,我真的不信。這時間與節奏,實在太敏感。而英特爾也不是第一次起訴本地商標委甚至政府部門。多年來,它也是美國政府審視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核心參考企業。同時在過去一段針對中國半導體業發起抗議的企業之一。

英特爾的舉動,已留下一種別樣感受:它正在充分利用一種大國博弈的微妙情境,試圖獲取中國商業籌碼。它的舉動,矮化了本地知識產權市場的形象。

這讓人覺得,跨國公司雖有一種超主權特徵,關鍵時刻,仍不脫母國國家意志。

在遊戲規則範圍內,這無可厚非。你得尊重這類公司申訴的權利。

但在我個人看來,英特爾此刻商標維權信息裡,可能透露了更多意圖,後者當然隱含這風險與壓力面。就是說,商標權申訴雖然看似合理,更多還是英特爾介入、滲透中國更多市場領域的工具。

這不是否認“intel inside”的價值。它可是巨頭巨頭髮展史上一次從2B到2C、從推式到拉式營銷的經典案例,它涉及到營銷模式、品牌塑造乃至整個商業模式的變化。至今,這句廣告詞已影響力27年之久。

我看,有必要介紹幾句。它誕生在1991年。此前一年,也即1990年,英特爾曾以自我否定的紅色X廣告策略,不惜矮化286,而抬高386年的商業價值。但那一週期AMD衝刺甚猛,當英特爾向486過渡進程中,AMD386CPU佔比一度超過50%。英特爾決意通過營銷創新打破數字品牌的約束,以展現整體的競爭力。

“intel inside”這口號出自格魯夫當年的技術助理卡特。當然源頭並非來自他本人,而是一家小型廣告代理機構的合夥人懷特。兩人商量的時候,後者最初提出的口號是“Intel:The Computer Inside”。卡特最後將它簡化成了“intel inside”。

這方案當年備受內部許多人士反對,包括董事層面。而格魯夫卻支持他。1990年到1993年,英特爾在終端用戶層面砸下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花在“intel inside”上。今天,很多人以為它只是一句廣告詞、一個標識,或者營銷策略,其實它是英特爾一次關鍵的生態合作計劃,正是通過它撬動了許多OEM企業,並直接觸達最終消費者。到1991年底,就有342家OEM企業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intel inside”賦予了英特爾超強的品牌影響力,品牌價值一度超越許多消費品巨頭。

所以,別覺得英特爾為一個“intel inside”商標在小題大做。其實,就像摩爾定律一樣,這是它無法割裂的情結。15年來,我看過它與多家本地企業就此發生糾葛,能體會到強烈的意圖。

當然,移動互聯網時代,“intel inside”曾祛魅多多。這時代,英特爾沒有真正吃到多少實際蛋糕,“intel inside”雖然在PC世界依舊具有統治力,但在移動端,多次關鍵營銷策略調整中,一度被有意冷卻、淡化。不過隨著第一波移動互聯網熱潮過去,行業互聯網以及萬物互聯的理念深入人心後,計算價值凸顯,“intel inside”的價值也已再度展現出來。

所以,它選在一個敏感時刻繼續發難,應該是雙重味道,即“中美政經博弈+一種歷史情結”。

通常來說,巨頭都有政治意識,不會讓特定市場難堪。這裡面應該有英特爾的危機感了。

老實說,儘管我對“intel inside”的價值頗有理解,但要說完全贊同英特爾的訴求,那肯定是假的。其實,包括這一起在內,我從來都覺得它在類似這句口號在內的商標權層面,過去霸道。

宇視用的是“imos inside”商標,它與“intel inside”商標之間,是有複製的痕跡,但更多是商業理念的學習。誰規定了世界上其他組織就禁止用格式化的“*** inside”?

英特爾確實在全球註冊了這個商標。但我個人認為,這並不能證明它的初衷與行為就合理。誰都知道,商標註冊乃至整個專利體系既能推動社會進步,也能抑制產業創新,成為阻擊同行的工具。

我個人認為,英特爾的舉動,已經傷害到諸多商業組織使用語言、詞彙的權力了。“intel inside”當然具有豐富的生態價值,但“*** inside”,它根本就沒有壟斷的資格。何況宇視“imos inside”商標,在我們眼中,只有理念的相近,絕不會混淆英特爾的業務與商業目標。這完全是兩碼事。

難道一個企業,若只是因為通過了一個帶有並不具有專屬權的後綴或前綴詞彙商標權,就一勞永逸地巴展一種表達麼?

IBM用過“On Demand”做過經典的廣告詞,並且成了當年整個廣告的核心,如果當年別人也用這句做宣傳,業務、目標有差異,難以句子本身就只能歸IBM嗎?

我覺得,英特爾是在利用既定的專利與商標地盤,利用市場地位來壓制中國企業的創新,渲染它的知識產品與商業理念。雖然看上去在遊戲規則之內,但這種意圖恰恰背離了它的價值觀。

不過,巨頭不會這麼傻冒。我個人認為,英特爾有它更高的企圖。那就是,所謂商標權只是一種製造話題與爭議、持續獲取合作籌碼的介入工具,它跟歷史上諸多戰爭發起的邏輯極為類似,帶有殖民主義時代的巧妙手法。

英特爾其實在意的是整個眾多的參與機會,絕不是一個“intel inside”商標。

在諸多跨國公司裡,英特爾在中國已經算得上參與感最深的幾家了。過去33年,中國大陸於它,從最初的營銷基地,到後來的製造基地,再到後來的設計研發基地,以及生態基地,逐漸成為全球耕耘的中心,事關它的全球核心競爭力構建。

多年來,諸多跨國公司在中國風雲動盪,有的甚至徹底退出,而英特爾算是比較穩健的一家。如此參與感,一是得益於它的產業地位,二是得益於本地化佈局的節奏與程度。

過去多年,在諸多敏感事件中,這家巨頭也曾最大限度地保持著某種中立風格。但是,最近幾年,它顯得相當急躁。

這種危機感,除了自身轉型週期,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產業趨勢轉移帶來的壓力之外,更有本地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以及全球其他競對半導體巨頭對中國的強力滲透,導致它懷有深刻的恐懼。

當然,這背後還有一層無法詳細言及、但卻同樣屬於核心背景的美國封鎖。幾十年來,幾乎可以說伴隨著整個冷戰時代的演變,美國一直對中國持續實施技術封鎖與高壓,半導體領域保持著兩代技術優勢,而且覆蓋整個產業鏈。這種壓制雖然延緩了中國的創新,甚至製造了18號文件的悲劇,但10多年來,中國藉助綜合實力,依然在許多領域開始打破一些壟斷。英特爾的X86地位依在,但其他競對已有局部替代的趨勢。

當初,中國1500億半導體產業大基金一度讓美國產業界乃至美國當局緊張。英特爾也是此前藉助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暗中發難、施壓的9家美國半導體企業之一。目前,新的第二期1600多億大基金再度讓它們感受了壓力。

這半年,我們看到,圍繞中國的博弈,越來越複雜,幾乎全部都呈現政經世界的競爭形態。當然也包括日韓、中國臺灣、歐洲等許多區域企業的輪動。它們離不開中國,但已經越來越難以依靠過去的邏輯無往不利了。

2017年,英特爾的全球龍頭地位被三星正式超越。它一定極不甘心;2018年,在張忠謀退休前,臺積電核心的工藝層面有望撼動英特爾的地位,甚至領先半個身位。屆時,它的危機感會更深。

此刻,它化解挑戰的抓手在哪裡?我想,如果考慮到綜合因素,優選地還只能是中國大陸。AI時代、萬物互聯時代,精耕這個龐大且統一的市場,比佈局其他雖然更為廣闊卻高度分散的區域要有利得多。這裡迎合著全球幾乎所有關鍵的應用場景,許多產業都隱含巨大商機,但滲透壓力沉重。

但中國大陸已不是英特爾1985年到來的局面,甚至也不是10多年前的局面。此刻的它,雖然綜合實力依然強大,但在上述各種因素,當然也包括全球日益變幻的資本市場壓力之下,此時,應該是英特爾最為焦慮的時刻,微妙時刻,它藉助大國政經博弈試圖介入的信號,越來越明顯。我想,它已經很難再保持過去的姿態了。

老實說,英特爾最近幾年來的訴訟,尤其是知識產權訴訟案例,幾乎都是上面提到的一類。固然在遊戲規則內,也有商業價值,但相比其他創新的壓力,我覺得這頗讓它失色甚至掉價。

而且,即便暫時依靠持續不斷的商標權之類的訴訟製造市場介入機會,能夠持續得手,真正的壓力也根本無法完全消除。英特爾的面前,還有許多強勁的對手。而它在政經背景下的微妙操作,一旦大國博弈的矛盾情境解除,仍將陷入常態化的經營,屆時,新一輪複雜的考驗一定也是煎熬。我個人的觀察是,一個企業操縱政經邏輯太多,最後反受其制的案例甚多。

文章最後,補一個公告解讀。今晚紫光股份(000938.SZ)公告顯示,4月8日,接到董事長趙偉國辭職申請,即時生效,此後趙僅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職位。在夸克看來,這一角色變動頗為突然。裡面應該有多重信號,給我至少兩重感受:

商标权话题微妙:英特尔借大国博弈深度介入中国?

1、表面上屬於紫光集團與紫光股份治理結構的提升,趙不再一身多兼。

2、考慮到趙身上濃郁的產業民族主義氣質,這可能也是大國半導體業博弈加深的信號。人事變動裡,本地或許有一定妥協,但一定也有後續進攻。

別忘了,英特爾與紫光也是利益關聯的企業。

夸克點評。覆蓋百家、今日頭條、UC頭條、一點號、創事記、搜狐等。

每日一詩:

春天荒涼地存在。

天鵝絨般發黑的水溝

在我身邊爬動

沒有反影。

那唯一閃耀的東西

是黃色的花朵。

我被我的影子搬動著

就像一把在黑色琴匣中

被搬動的小提琴。

我要說的唯一話語語

閃耀在無法企及之處

就像當鋪中的

銀幣。

特蘭斯特羅默《四月與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