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喜不报忧?你可能已经陷入与父母沟通的“无助”状态

你是否有以下这样的困惑:

  • 平时能和朋友、同事谈笑风生;工作时,也敢和客户据理力争。一回到家里,面对父母,却变成哑巴那样不敢开口;

  • 自己在外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都没问题,但一想到要和父母开口,就感到深深的无力;连父母跟自己讲话都想逃;

  • 甚至有些人在外已功成名就,但面对父母时,又变成那个面对父母时嘴巴笨拙、战战兢兢的孩子

回避与父母沟通或许是更容易的做法,但有时我们又不得不对父母说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改变与父母的沟通问题。

心理学:报喜不报忧?你可能已经陷入与父母沟通的“无助”状态

什么是和父母的沟通的无助状态?

如果从小到大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你已经习惯了一直无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影响父母的观点;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你已经坚信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你和父母的沟通将可能陷入无助的状态。

以下标准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与父母沟通的“无助感”之中。

  • 认为自己无论对父母说什么、怎么说,都无法控制、左右谈话的结果;

  • 认定“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或是“自己讨厌的结果将会发生”。比如,在开口之前,就已经认定父母一定会反驳自己说的内容。

  • 表现出被动行为

    ,不再尝试改变现状。比如,很少主动发起与父母的谈话、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等等。

那么,此时你可能有如下更具体的表现:

  • 回避沟通。尽量不和父母说话,可能会把一件事拖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对父母开口。面对父母主动发起的对话会很痛苦,比如每次面对父母的来电就感到心烦不想接听。

  • 沟通时容易“翻旧账”。在对话过程中,不断想起以前类似的痛苦场景(“小时候我因为这么说挨过打。”或是“上次你也这样。”),容易因此情绪激动、无法继续冷静沟通。

  • 在沟通过程中总想结束对话。一旦有矛盾的苗头就想迅速切断对话,不论是用激烈的方式打断对话(比如直接表示不想继续谈话),还是用被动的方式加快对话的结束(比如虽然内心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但会不断地迎合对方的话语,为了让对话快点结束)。

  • 始终希望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沟通,比如希望父母能照顾自己的情绪等等。一旦父母的沟通方式和自己所希望的不一致,就会感到强烈的失望感,并开始为自己抱有希望而自责。

心理学:报喜不报忧?你可能已经陷入与父母沟通的“无助”状态

为什么在爸妈面前开不了口?

a. 严厉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阻碍孩子对父母开口

严厉型父母试图控制一切的做法让孩子不敢开口。他们不单很少回应孩子的需求,同时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要求孩子一定要遵循自己定下的规矩、达到父母可能不切实际的期望。

严厉型的父母很少给孩子开口的机会,也不容许孩子表达自身需求,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规矩说“不”,很可能会招致严厉型父母的批评和惩罚。久而久之,孩子认识到“多说多错”,为了回避父母的惩罚,孩子们选择对父母保持沉默。

而忽视型父母在孩子有需求时不作出回应,让孩子不再向他们提出需求。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和要求,但当孩子向他们开口时,忽视型的父母会对孩子的需求采取否认、回避的态度;或是由于没有闲暇、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缘故,而不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逐渐地,孩子感到自己“说什么父母都不会听”,便转而不和父母沟通,而是向他人求助。

b. 情绪多变的父母让孩子不敢开口

多变的父母让孩子对他们不敢开口。有些父母情绪或是想法多变,也许今天心情好,能和孩子良好地沟通;但心情不好时会变得粗暴;或者当孩子提出同一类需求时,也许今天答应,明天就会驳回。孩子不清楚何种沟通内容或沟通方式会招致父母的反对,索性不去冒险、避免沟通。

c. 他人的负面沟通经验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我们自身可能没有太多与父母的负面沟通经验,但观察到身边朋友、同事与父母沟通时的无助,再加上缺乏和父母沟通的正面体验,也可能产生“父母同样不会和我好好说话”的预期。

心理学:报喜不报忧?你可能已经陷入与父母沟通的“无助”状态

和父母沟通是一门学问。

你需要意识到你的父母也许没有过机会,学习你已经学习到的观点、理论、思想,但帮助他们变成更好的人,也会让你的幸福感变得更强。

所以,我们鼓励你和父母从小对话开始,下一次和他们沟通之前,不妨学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记得要以“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继续坚定你的想法,同时不是以情绪爆发的方式表达你的坚定。

学会去控制自己、成熟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情。逐步获得积极的沟通体验,直到有一天走出无助。

祝福每个人都能和自己的父母好好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