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應該被免費共享 我們憑什麼要為知識付費?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興起的元年,原本免費共享的資源搖身一變成為待見而沽的商品。經過這兩年的快速發展,知識付費正逐漸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新風口。知識經濟之所以看起來火爆,一方面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是受到資本炒作的影響。

知識付費火爆的背後折射出時代快速發展下人們產生的一種焦慮感,知識付費似乎在告訴我們:花錢就能買到知識。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不可否認,知識付費中有很多專業、有針對性的知識,很多人從中受益匪淺,優質的知識有價值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靠知識賺錢本無可厚非,然而很多人為了賺錢走向了知識付費,這兩者性質已然不同。

知識應該被免費共享 我們憑什麼要為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現狀

知識付費,本質上是一種商業模式,通過互聯網平臺,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近年來,知識付費的玩法變得豐富多樣,目前市面上,包括一些專業化知識服務平臺、工具、產品,它們通過音頻、圖文、問答、視頻、直播等多維度內容方式來實現變現。

根據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根據小鵝通帶來的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知識付費的用戶中,女性用戶佔比達到了62%,其中個人提升和母嬰親子是付費用戶比例最高的兩個。

知識付費火爆的同時,行業質疑聲也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推廣模式和知識付費中的“知識”質量良莠不齊。知識付費容易導致思維模式的轉變,知識付費本質上把知識當成了一種商品,商家關注的第一位就是利益,而不是內容本身。很多人只是為了吸引眼球,沒有把重點放在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知識產品上,不少企業採取分級營銷的方式開展知識付費,內容質量已變得次要,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也讓知識付費變了味,甚至付費知識還不如免費知識。

獲取知識要不要付費?

如果從傳統觀念來看,我們上學需要付學費,購買書籍更需要支付費用,這種知識,付費理所當然。然而,互聯網出現,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原本有關資訊和知識都可以在網上免費獲得,而知識付費的出現,讓我們進入知識的大門有了門檻。知識好像也分了三六九等,好在知識付費領域的用戶主要是成年人,如果未成年人想在網上獲取知識,也要進入付費模式,這影響恐怕將難以估量。互聯網的精神就是免費與共享,如今有了門檻,也就意味著一些人因經濟原因將無法獲得更優質的知識,這必然也會帶來不平等。人類只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和很多知識的免費共享是分不開的。

知識付費會讓用戶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可以速成,因為有收費門檻,所以認為這些都是篩選後的優質內容,就可以獲得優質的知識。實際上把知識的價值與付費與否相提並論,本身就是一種淺見,知識的價值與付費與否其實並沒有直接關係。

付費的真的是優質知識嗎?

答案恐怕並非如此。

比如轟動一時的咪蒙《教你月薪5萬》,想問一下,學習後真的能實現月薪5萬了嗎?

比如新世相《同事們都怕你上的職場課》,想問一下,你上了後同事真的都“怕”你了嗎?

一次次刷屏事件,恰恰折射出人們希望找到求知捷徑的焦慮心態。

對此,有網友這樣評價,知識付費就像去看新上映的電影,進電影院看過之後才知道片子到底好不好。實際上,內容質量低於期望值,消費體驗不佳,是很多用戶付費後的真實感受,這也導致知識付費產品的復購率降低。

如果這些知識付費平臺真的能夠持續提供優質的產品,我們真的可以從中學到東西,自然願意為這些有價值的知識、經驗和見解付費,但顯然有偏差。更何況那些付費得到的內容,原本可以找到免費的途徑來獲取。

比如一些讀書付費平臺,分享一些書的精華內容,幫助“讀者提供最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然而事實上,這些內容往往跳過了過程而直抵結果,缺乏系統性,就像別人嚼過的甘蔗,那都是別人思考後的產物,自己無法體會思考後的樂趣。這種未經思考的知識,真的變成了你的知識了嗎?名義上是提升自己,實際上成就了別人。

很多人都想走捷徑,知識付費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心理,然而實際上,大部分知識必須靠實踐中的艱苦摸索和積累才能獲取。真正的知識,需要真正的學習。真正學習應當是嚴肅、理智的。

期望通過付費就能繞過時間的門檻獲得知識,有點“想的太美”。如果真的越有錢,越能買到更多的知識,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但不代表獲取知識一定需要付費。大部分你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僅僅是買到“知道”而已。

總結:

知識付費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它為知識傳播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使知識分子的勞動物有所值。2018年,知識付費必將進一步火熱,但也應看到,知識付費行業正加速洗牌。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都要接受知識付費。知識,從不付費到付費是一種進步,但從知識付費到知識免費,又代表著一種更高階段的發展。

筆者不反對知識付費,但抵制借知識付費圈錢,提倡知識免費共享模式,如果說教育資源還不平等,那麼知識應該是地球上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都有免費取得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