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装甲步兵六连诞生于1928年3月,前身为1927年贺龙元帅领导的湘鄂边工农革命武装石华游击队。连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屡建功勋,涌现出以青年特等战斗英雄王福、孤胆英雄郝万龙为代表的一大批战斗功臣,锻造形成了“信念如磐、勇猛如虎、团结如钢、守纪如铁”的“四如战斗模范精神”。1949年1月、1951年4月连队两次被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陆一军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1964年连队被武汉军区树为“学习毛泽东著作”先进集体和“硬六连式的好连队”。进入新时期,连队再接再厉,先后完成了成功系列、东海系列、砺剑系列、联合系列演习以及九八抗洪、零八抗雪等重大任务。连队先后16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11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全面先进连队。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激励连队前进的三面锦旗

信念如磐:信念,是军人之魂,只有坚若磐石,才能岿然不动。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凛然。

1947年3月,连队奉命掩护党中央和延安各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3月17日佛晓前,六连受领了坚守宝塔山,狙击胡宗南匪军进犯的艰巨任务。六连在兄弟连队的配属下组成了408人的加强连,连队迅速召开军人大会统一意志,会后全连官兵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为党中央、毛主席的撤离赢得时间。战斗于18日夜间打响,第二天防御工事在敌机的轮番轰炸下被摧毁。战士们用敌人的尸体摞成临时工事,顽强阻击敌人。到了第三天夜里,连队按预定部署完成了三天三夜的阻击任务,但连队官兵为了让党中央毛主席撤离得更远些,更安全一些,决心坚守到第四天夜里。到了第四天夜里,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撤退已经不可能了,更为艰难的是阵地上已经弹尽粮绝。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毛主席在延安

借着夜幕的掩护,连队班长王福带领班里的同志到敌人的死尸上寻找弹药干粮。就这样,连队熬到第六天夜里,活着的战士自动归拢到一处,发现408人的连队只剩下了17人,连长指导员均负伤。为了保存力量,把六连的火种带出包围圈,连队战士摸到阵地前从敌人的尸体上脱下衣服,化妆后迂回到杨家岭后山突围出来。我连最后一个撤离延安,以一个连的兵力出色地完成诱敌安塞任务,保卫了延安,保卫了毛主席,保卫了党中央,是真正的铁流后卫。这是军旗下的壮志,更是党旗下的誓言,铿锵有力,鲜血凝成。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战士们有序撤离延安

勇猛如虎:血性,是军人之魄,只有勇猛如虎,才能压倒雄。要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战神本色。

1947年5月,在蟠龙攻坚战中,六连官兵向敌人的纵深发起冲锋,蓦地,从右侧冲出骤雨般的枪弹,许多战友饮弹倒了下去。原来敌人在右边的陡壁上钻了个暗堡。两挺重机枪喷吐着火舌,封住了前进的道路。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蟠龙攻坚战前战士们在休息

连队班长郝万龙一看,气红了眼,刷的拔出刺刀,装在枪上,向全班高声喊道:“为了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跟我来!”接着,他带领全班飞快地从后侧冲了上去。他像一只猛虎扑到敌人外壕,嚓嚓两下,刺倒了两个敌人。胡匪军立时被这位虎将吓傻了。郝万龙趁机跳下外壕,把手榴弹高高举起,对着碉堡大声喊道:“缴枪不杀!”敌人见势不妙,慌忙停止射击,回答道:“缴!缴!”可是,不一会儿机枪又吼叫起来,原来有一个敌军军官在里面督战。郝万龙火冒三丈,正要扔手榴弹,突然“啪”的一声,那个当官的被连队一个战士打倒了,这下胡匪军老实了。郝万龙趁势跃进碉堡,但碉堡在陡壁上,太高,跃不上去。他厉声命令敌人:“吊我上去!”敌人十分惶恐,纷纷抢着把郝万龙吊上去,外壕的敌人也簇拥着来扶她。他单人独枪上了碉堡,立即把枪对准另一个胡匪军官,大声吼道:“你是什么官?叫你缴枪为什么不缴?”胡匪军官急忙举起双手,颤颤抖抖的说:“不……不是什么官,是……是副连长,我……我早要缴枪了,是连长不……不肯……”这家伙咕哝半天才把一句话说囫囵,随即鞠了个躬,又打了个立正,双手把枪捧给了郝万龙,胡匪士兵也乖乖的缴了枪。在这次战斗中,郝万龙独闯敌群,一人俘敌1个连100多人。正是连队千千万万个像郝万龙这样的孤胆英雄前赴后继,才铸就了勇猛如虎的战魂。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孤胆英雄郝万龙

团结如钢:团结,是军队之源,只有上下同心,才能攻坚克难。要有“官兵齐心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洪荒之力。

1936年6月下旬,连队跟随红二军团向草地进军,高寒、风雪,空气稀薄,口粮不足等困难威胁着战友的生命,但是同志们斗志很高。“闯过草地,就是胜利,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这是大家常喊的同困难搏斗的口号。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6连队参加长征

从四月月底过了金沙江到7月底到达阿坝,部队在雪山草地已经行军三个月了,大家的体力消耗到了极点,双腿软得迈不开步子,就想害了大病一样,每走一步都要耗尽全身力气。到最后几天,口粮已经吃完,野菜也被前面的部队挖光,同志们只好空着肚子前进。就在这绝境之中,几个战士在宿营地边上发现一张牛皮,看起来又臭又脏,连长傅在先召集骨干,带头将牛皮去毛洗净,再用火烤干,割成小块,分给全连,每人分得三块。由于腐烂变质,牛皮味道很怪,连长带头将一块牛皮放进嘴里,并要求全连官兵每人必须嚼一块牛皮。战士们都学着连长的样子把牛皮放进嘴里,一块牛皮含在嘴里,嚼来嚼去嚼不烂,但总有一点肉味,嚼着嚼着咽下肚去,脚上又有了气力。这样三块牛皮,嚼了好多天,但还是看不到草地的尽头,大家的牛皮也嚼完了,连长掏出了自己身上唯一的一块牛皮,递到战士手里,让每个人轮着咬一口。他说:“同志们加油啊,吃完这块牛皮我们继续前进,一定能走出草地!”战士们捧着牛皮,谁都舍不得咬上一口,牛皮最终原封不动地回到了连长手里。正是靠着这张牛皮,六连最终走出了草地。一张牛皮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连队官兵团结互助、友爱谦让的优秀品质。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一张牛皮的故事

守纪如铁:纪律,是军队之本,只有令行禁止,才能传承本色。要有“令严足以整纲纪,军正方能肃军威”的铁律担当。

2017年4月,军队“脖子以下的改革”拉开帷幕,连队即将离开杭州调整移防。连队按照要求整理物资,准备移防工作。对于连队自费购买以及退伍老兵、共建单位赠送的物资是可以随连队带走的。四班班长刘新威带领几名同志将退伍老兵赠送的字画以及两台空调进行拆卸打包,就在快要完成任务时,团里有了新要求,对于这些固定资产,一律不带,全都交接给下一个单位。连队随即召开支委会研究物资的重新携带方案。自然,这两台空调是带不走的了。同志们都感到很可惜,许多同志想不通,议论纷纷,战士李云佳不情愿地说道:“这空调都快拆好了,就带走吧,咱不说谁都不知道。再说了,留给了人家,我们到了新单位没有的话,大家都得遭罪了……”班长刘新威听后,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说:“佳佳,把空调留下来,我和大家一样也舍不得,这可是老班长留给我们的。可既然组织有规定,我们就得落实,就得办,而且要马上就办。我们连训的最后一句是啥?”“守纪如铁!”李云佳说道。“对嘛,守纪如铁是连队的光荣传统啊,当年在战场上,我们连队的大英雄王福在战斗中,把自己擦汗用的毛巾丢了,占领阵地后,见工事里有很多新毛巾,他一块都没动。一个被俘的敌军官,把一支金笔送给他班里的战士董三。董三说:人民战士不拿俘虏一点东西,你收起来吧!还有战士葛全,他在阵地上发现敌人尸体上戴的一支手表和一枚戒指,他看了一眼,没有理会,继续前进消灭敌人。我们的老同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都有这样的觉悟,难道我们要为了这两台空调丢掉连队的光荣传统吗?这些优秀的品质,是老班长们传下来的无价之宝啊,比起空调,我宁愿带上这些……”刘班长的一席话,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打动了其他同志。同志们自觉动起来,把这些拆下来的空调又给装了回去,并且调试到位。连队在移防前,还把老营房重新打扫维修了一遍,把六连的最好一面留给他人,带着连队的光荣传统继续出发。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改革后的连队

风风雨雨,连队走过了90载。进了六连门,就是六连人;走出六连门,带着六连魂。“当我需要独自站在远方的沙场,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而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一代代六连人,在六连的建设发展上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才有了六连的今天。在强军兴军的时代大潮中,只有把这些宝贵的红色基因赓续发展,才能在担起强军重任中永葆使命本色。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战斗模范连

作者 | 杨栋升、周春华

监制 | 朱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