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模範連:戰鬥精神鑄利劍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裝甲步兵六連誕生於1928年3月,前身為1927年賀龍元帥領導的湘鄂邊工農革命武裝石華游擊隊。連隊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屢建功勳,湧現出以青年特等戰鬥英雄王福、孤膽英雄郝萬龍為代表的一大批戰鬥功臣,鍛造形成了“信念如磐、勇猛如虎、團結如鋼、守紀如鐵”的“四如戰鬥模範精神”。1949年1月、1951年4月連隊兩次被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陸一軍授予“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1964年連隊被武漢軍區樹為“學習毛澤東著作”先進集體和“硬六連式的好連隊”。進入新時期,連隊再接再厲,先後完成了成功系列、東海系列、礪劍系列、聯合系列演習以及九八抗洪、零八抗雪等重大任務。連隊先後16次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11次被評為基層建設全面先進連隊。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激勵連隊前進的三面錦旗

信念如磐:信念,是軍人之魂,只有堅若磐石,才能巋然不動。要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凜然。

1947年3月,連隊奉命掩護黨中央和延安各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3月17日佛曉前,六連受領了堅守寶塔山,狙擊胡宗南匪軍進犯的艱鉅任務。六連在兄弟連隊的配屬下組成了408人的加強連,連隊迅速召開軍人大會統一意志,會後全連官兵紛紛表示堅決完成任務,為黨中央、毛主席的撤離贏得時間。戰鬥於18日夜間打響,第二天防禦工事在敵機的輪番轟炸下被摧毀。戰士們用敵人的屍體摞成臨時工事,頑強阻擊敵人。到了第三天夜裡,連隊按預定部署完成了三天三夜的阻擊任務,但連隊官兵為了讓黨中央毛主席撤離得更遠些,更安全一些,決心堅守到第四天夜裡。到了第四天夜裡,面對敵人的重重包圍,撤退已經不可能了,更為艱難的是陣地上已經彈盡糧絕。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毛主席在延安

藉著夜幕的掩護,連隊班長王福帶領班裡的同志到敵人的死屍上尋找彈藥乾糧。就這樣,連隊熬到第六天夜裡,活著的戰士自動歸攏到一處,發現408人的連隊只剩下了17人,連長指導員均負傷。為了保存力量,把六連的火種帶出包圍圈,連隊戰士摸到陣地前從敵人的屍體上脫下衣服,化妝後迂迴到楊家嶺後山突圍出來。我連最後一個撤離延安,以一個連的兵力出色地完成誘敵安塞任務,保衛了延安,保衛了毛主席,保衛了黨中央,是真正的鐵流後衛。這是軍旗下的壯志,更是黨旗下的誓言,鏗鏘有力,鮮血凝成。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戰士們有序撤離延安

勇猛如虎:血性,是軍人之魄,只有勇猛如虎,才能壓倒雄。要有“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戰神本色。

1947年5月,在蟠龍攻堅戰中,六連官兵向敵人的縱深發起衝鋒,驀地,從右側衝出驟雨般的槍彈,許多戰友飲彈倒了下去。原來敵人在右邊的陡壁上鑽了個暗堡。兩挺重機槍噴吐著火舌,封住了前進的道路。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蟠龍攻堅戰前戰士們在休息

連隊班長郝萬龍一看,氣紅了眼,刷的拔出刺刀,裝在槍上,向全班高聲喊道:“為了保衛毛主席,保衛陝甘寧,跟我來!”接著,他帶領全班飛快地從後側衝了上去。他像一隻猛虎撲到敵人外壕,嚓嚓兩下,刺倒了兩個敵人。鬍匪軍立時被這位虎將嚇傻了。郝萬龍趁機跳下外壕,把手榴彈高高舉起,對著碉堡大聲喊道:“繳槍不殺!”敵人見勢不妙,慌忙停止射擊,回答道:“繳!繳!”可是,不一會兒機槍又吼叫起來,原來有一個敵軍軍官在裡面督戰。郝萬龍火冒三丈,正要扔手榴彈,突然“啪”的一聲,那個當官的被連隊一個戰士打倒了,這下鬍匪軍老實了。郝萬龍趁勢躍進碉堡,但碉堡在陡壁上,太高,躍不上去。他厲聲命令敵人:“吊我上去!”敵人十分惶恐,紛紛搶著把郝萬龍吊上去,外壕的敵人也簇擁著來扶她。他單人獨槍上了碉堡,立即把槍對準另一個鬍匪軍官,大聲吼道:“你是什麼官?叫你繳槍為什麼不繳?”鬍匪軍官急忙舉起雙手,顫顫抖抖的說:“不……不是什麼官,是……是副連長,我……我早要繳槍了,是連長不……不肯……”這傢伙咕噥半天才把一句話說囫圇,隨即鞠了個躬,又打了個立正,雙手把槍捧給了郝萬龍,鬍匪士兵也乖乖的繳了槍。在這次戰鬥中,郝萬龍獨闖敵群,一人俘敵1個連100多人。正是連隊千千萬萬個像郝萬龍這樣的孤膽英雄前赴後繼,才鑄就了勇猛如虎的戰魂。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孤膽英雄郝萬龍

團結如鋼:團結,是軍隊之源,只有上下同心,才能攻堅克難。要有“官兵齊心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洪荒之力。

1936年6月下旬,連隊跟隨紅二軍團向草地進軍,高寒、風雪,空氣稀薄,口糧不足等困難威脅著戰友的生命,但是同志們鬥志很高。“闖過草地,就是勝利,勝利一定屬於我們!”這是大家常喊的同困難搏鬥的口號。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6連隊參加長征

從四月月底過了金沙江到7月底到達阿壩,部隊在雪山草地已經行軍三個月了,大家的體力消耗到了極點,雙腿軟得邁不開步子,就想害了大病一樣,每走一步都要耗盡全身力氣。到最後幾天,口糧已經吃完,野菜也被前面的部隊挖光,同志們只好空著肚子前進。就在這絕境之中,幾個戰士在宿營地邊上發現一張牛皮,看起來又臭又髒,連長傅在先召集骨幹,帶頭將牛皮去毛洗淨,再用火烤乾,割成小塊,分給全連,每人分得三塊。由於腐爛變質,牛皮味道很怪,連長帶頭將一塊牛皮放進嘴裡,並要求全連官兵每人必須嚼一塊牛皮。戰士們都學著連長的樣子把牛皮放進嘴裡,一塊牛皮含在嘴裡,嚼來嚼去嚼不爛,但總有一點肉味,嚼著嚼著嚥下肚去,腳上又有了氣力。這樣三塊牛皮,嚼了好多天,但還是看不到草地的盡頭,大家的牛皮也嚼完了,連長掏出了自己身上唯一的一塊牛皮,遞到戰士手裡,讓每個人輪著咬一口。他說:“同志們加油啊,吃完這塊牛皮我們繼續前進,一定能走出草地!”戰士們捧著牛皮,誰都捨不得咬上一口,牛皮最終原封不動地回到了連長手裡。正是靠著這張牛皮,六連最終走出了草地。一張牛皮的故事,充分展現了連隊官兵團結互助、友愛謙讓的優秀品質。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一張牛皮的故事

守紀如鐵:紀律,是軍隊之本,只有令行禁止,才能傳承本色。要有“令嚴足以整綱紀,軍正方能肅軍威”的鐵律擔當。

2017年4月,軍隊“脖子以下的改革”拉開帷幕,連隊即將離開杭州調整移防。連隊按照要求整理物資,準備移防工作。對於連隊自費購買以及退伍老兵、共建單位贈送的物資是可以隨連隊帶走的。四班班長劉新威帶領幾名同志將退伍老兵贈送的字畫以及兩臺空調進行拆卸打包,就在快要完成任務時,團裡有了新要求,對於這些固定資產,一律不帶,全都交接給下一個單位。連隊隨即召開支委會研究物資的重新攜帶方案。自然,這兩臺空調是帶不走的了。同志們都感到很可惜,許多同志想不通,議論紛紛,戰士李雲佳不情願地說道:“這空調都快拆好了,就帶走吧,咱不說誰都不知道。再說了,留給了人家,我們到了新單位沒有的話,大家都得遭罪了……”班長劉新威聽後,語重心長地教育他說:“佳佳,把空調留下來,我和大家一樣也捨不得,這可是老班長留給我們的。可既然組織有規定,我們就得落實,就得辦,而且要馬上就辦。我們連訓的最後一句是啥?”“守紀如鐵!”李雲佳說道。“對嘛,守紀如鐵是連隊的光榮傳統啊,當年在戰場上,我們連隊的大英雄王福在戰鬥中,把自己擦汗用的毛巾丟了,佔領陣地後,見工事裡有很多新毛巾,他一塊都沒動。一個被俘的敵軍官,把一支金筆送給他班裡的戰士董三。董三說:人民戰士不拿俘虜一點東西,你收起來吧!還有戰士葛全,他在陣地上發現敵人屍體上戴的一支手錶和一枚戒指,他看了一眼,沒有理會,繼續前進消滅敵人。我們的老同志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都有這樣的覺悟,難道我們要為了這兩臺空調丟掉連隊的光榮傳統嗎?這些優秀的品質,是老班長們傳下來的無價之寶啊,比起空調,我寧願帶上這些……”劉班長的一席話,真正的從內心深處打動了其他同志。同志們自覺動起來,把這些拆下來的空調又給裝了回去,並且調試到位。連隊在移防前,還把老營房重新打掃維修了一遍,把六連的最好一面留給他人,帶著連隊的光榮傳統繼續出發。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改革後的連隊

風風雨雨,連隊走過了90載。進了六連門,就是六連人;走出六連門,帶著六連魂。“當我需要獨自站在遠方的沙場,武器就是我緊握的夢想,而我受過的傷,都是我的勳章。”一代代六連人,在六連的建設發展上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才有了六連的今天。在強軍興軍的時代大潮中,只有把這些寶貴的紅色基因賡續發展,才能在擔起強軍重任中永葆使命本色。

战斗模范连:战斗精神铸利剑

戰鬥模範連

作者 | 楊棟升、周春華

監製 | 朱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