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前,該知道的這幾件事!

在選購保險的時候,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惑:

1、每家保險公司的人都說自己家的保險天下第一,到底該信誰?

2、看一朋友買了某家公司的保險,你也去照到買,這樣買對不對?

3、諮詢了多家保險,越聽越糊塗,最後還是在糾結價格的你,錯在哪兒?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惑,如果你還搞不清楚,那麼這篇文章將是你的一劑良藥。

買保險前,該知道的這幾件事!

1、買保險就是買觀念,你的觀念足嗎?

翻開2017年最新的各大公司的理賠數據,我們發現理賠率最高的是癌,過了就是心腦血管疾病。關於癌症的統計:2015年我國的預期癌症新發人數比一個貴陽市總人數還多,死亡率人數更是高達281.4萬,更是超過一個烏魯木齊市總人數

買保險前,該知道的這幾件事!

儘管我把各大公司實實在在的理賠數據擺出來,在你耳邊告訴你:

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40歲之後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

你也未必會聽,因為身邊賣保險的人天天都在給你講風險。

人生路很長,長到可以有無限的可能,但願努力打拼同時,不要忘做好兜底措施。就像系安全帶並不會增加開車師傅的技術,也不會增加運氣。但會降低意外發生時帶來的損失一樣。保險的核心也不在於收益,而是止損。在大病或者意外情況下,保險就是整個家庭經濟的安全帶。

2、如何區分保險公司的大、小

有人說,買保險就買大公司的,大公司的保險好。至於為什麼大公司的好,說不出具體的優點來,統一的回答就是大公司不得倒閉,或者人家是央企此類的話。今天就要實際的扒一扒此話真假。

❶ 首先來看保險公司的“大、小”怎麼定義的

《保險法》對保險公司的准入門檻做了強制的要求,其中一條是實繳貨幣註冊資本金2億,近年來註冊的保險公司最低都是10億,20億之高。

從保險公司的准入門檻來說,能成立的都不是小公司,根本就不存在大、小公司之分。只能說存在市場佔比小的公司。

各家保險公司由於歷史原因,在中國的市場佔比有區別。比如耳熟能詳的國壽平安是我國保險市場佔比最大的兩家保險公司。相比而言,工銀安盛人壽市場佔比就小得多,甚至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有這家保險公司,來看看人家的背景。

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法國安盛集團合資組建。工商銀行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法國安盛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這樣強強聯合背景下誕生的保險公司能說是小公司嗎。

所以我們可以說有市場佔比小的保險公司,而不存在小保險公司的說法

❷ 消費者對“小”公司有擔憂,無非是擔心自己買了個不靠譜的保險,以後賠不到,或者影響理賠時效。

從法律上來看。如果30天內賠不出去,這個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部門就做出了不合規行為, 公司的合規部會把這個度控制到一定的比例。否則對保險公司本身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合規的賠出來,保險公司比你還急。

❸ 消費者對“小”公司有擔憂,還因為擔心“小公司”容易破產

首先明確一點,作為一家公司是允許破產的,但保險公司的破產的流程、複雜程度和嚴重性都不能與一般公司相提並論。這一點從《保險法》中已經明確說明了。

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一家公司破產了都會有相應資質的同類保險公司接手。客戶保單不受絲毫影響。

冷靜思考:

無論一家保險公司市場佔比再大,資產再豐厚,也不會違反合同規定給客戶多讓一分利。同樣,無論一家保險公司市場佔比再小,也不敢違約不理賠。所以“大小”如何又與老百姓何干,歸根結底,能確保消費者利益永恆不變的是“保險條款”。

3、“從眾心理”下買的什麼,可還記得?

中國人總有從眾心理,吃飯喜歡去人多的餐館,因為人多意味著味道好;買保險也要看別人買的啥子,買的人多說明產品也不會差。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對未知領域的自我保護心理。

由於保險的特殊性,很多人在購買後,根本不知道自己買了些什麼。 所以,保險並非別人買什麼你就買什麼,因為真的要因人而異。

看王先生和李先生的例子:

再者,如果發生重疾後,王先生肯定沒法像現在一樣工作,目前年入30萬,按照醫學上“五年存活率”的說法,重疾後的這5年裡因不能工作造成的損失達150萬。處於康復期的5年裡,作為家庭責任期間的王先生,承擔著孩子教育,和父母贍養義務。所以重疾險又起到【收入損失補償】的作用。最終,王先生定的重疾額度是250-350萬。

所以,購買重疾應結合家庭實際情況,如家庭成員,家庭勞動力,年收入,家庭責任期,社保商保情況等全面規劃。

這裡說的全面規劃不是立即購買,是有個大局的認識後,再結合風險嚴重程度和家庭經濟來慢慢配置。

4、糾結價格,不如明白需求

但凡營銷總會打價格戰,用價格的優惠來刺激消費者。其最成功的例子非阿里巴巴莫屬,每年雙十一的營業額都在刷新高,2017營業額更是達到1682.69億,可見群眾對於價格戰的青睞。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但對於保險而言貴也不一定是好的。

上兩期我分析了××福,最後公佈了33歲,女性,購買30萬重疾的測算出的保費,竟比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高出30%。而××福的實際“價值”也遠不如市場同類產品那麼好,可是價格偏偏可以高出這麼多。

而真正的“好貨”是不菲的

你覺得可好?

可我又告訴你,一年的費用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你可還願意。

所以,對於普遍的消費者來說,價格你是關注不來,也是看不明白的。倒不如把聚焦點放回到你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需求,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買保險是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是不是非要保險解決?

如果是,自己能承擔多少,承擔後的後果是否影響家人的生活質量?

那麼不能承擔的部分交由保險解決。這就是你該購買的額度

最後盤算家庭年收入,參照國際認可的“標準普爾”,費用最好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20%,這就是你要控制的保費。

買保險前,該知道的這幾件事!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Mr Henry Varnu

正如要建高樓必先打好地基,明白以上的內容後,想必對重疾險也有了個框架性的認識,在之後選購重疾險時就會更有方向感和目標感,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喜歡點關注喲~,你們的關注是我更新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