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栖名山」游栖霞

「诗栖名山」游栖霞

「诗栖名山」游栖霞

游栖霞

入山不见深,清净不必禅。

但得时休沐,胸中无挂缠①。

出郊信独往,遇物无不鲜②。

泰风翼新麦,翠浪生平回③。

川原互霭霭,我行亦翩翩④。

翩翩不觉远,遂至摄山前。

谷口暗柳叶,东峰抽暝烟⑤。

钟定人已寂,欲借片云眠。

「诗栖名山」游栖霞

【作者】

董应举(1557?--1639),字崇相,号见龙,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曾官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大理丞。天启时,任右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兼户部侍郎。好学善文,喜爱名胜,有«崇相集»传世。

「诗栖名山」游栖霞「诗栖名山」游栖霞

【注释】

①休沐:休息沫浴,休假。挂缠:牵挂。

②信:信步。

③“春风”句:春风吹拂麦苗,像长出了翅膀。 平田:平野,田野。

④ 霭霭:云烟密集的样子。翩翩:形容轻松的样子。

⑤抽:喷吐。暝:黄昏。

「诗栖名山」游栖霞「诗栖名山」游栖霞

【赏析】

在这个诗题下,董应举一共写了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与陈邦瞻«往栖霞道中作»类似,重点也是写往栖量寺途中所见所感。时间是在一个春天的傍晚,诗人在“了却公家事”之后,前往栖霞山,因为休假,没有公事牵绊,心情放松,步履也显得特别轻快。一路上所见的春风麦浪,以及快到寺门的柳叶暝烟,都与这种轻松的心情相映衬。从整体风格来看,此诗颇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春风翼新麦”以下六句,尤其与陶诗风味相近。诗人用“翼”字形容麦苗在春风中拂动的样子,生动有味。结尾说“欲借片云眠”,“片云”代表栖霞寺的绿色环境,“借”字说明是暂时使用这一自然资源,构思巧妙,富有诗意。休假是短暂的,休假结束后,又要重返忙碌的世俗生活。这是尘外生活与尘世生活的接棒。董应举在«游栖霞»的另一首诗中写道:“一春不自得,结念兹山游。”盼望了好久的栖霞山之行,现在终于实现了,他的心情能不轻松吗?

「诗栖名山」游栖霞
「诗栖名山」游栖霞

附注:《诗栖名山》一书是由程章灿教授主编,选录了自南朝至民国95位诗人的126首题咏栖霞山的诗书。

摘录:《诗栖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