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書讀後感」把家書精神融入血脈

「红色家书读后感」把家书精神融入血脉

把家書精神融入血脈

縣委組織部辦公室幹部 吳偉

一封封紅色家信,一行行血淚之字,無不是偉大革命先烈們在犧牲就義前發出的慷慨之言、最後吶喊。執書若人,見字如面。我可以感受到,先烈們對革命最終勝利的堅定信念;可以感受到,他們為了革命鬥爭耗盡全身力氣,置個人生死、家庭存亡不顧的巨大奉獻;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敵人屠刀面前毫不退縮求饒、受盡酷刑終不變節的頑強意志。這些優秀的精神,都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每每讀到書中灼灼之言,我都會情不自禁把自己置身其中,想象自己此刻亦處於那般煉獄。想象自己真正身臨其境能否做到像他們那般。革命精神應代代相傳,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把紅色家書中臨危不懼、堅貞不屈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血脈,化作自己面對矛盾挫折、肩負工作職責、追求人生理想的力量。

一是傳承紅色家書中矢志不渝的信念,化作自己堅定信仰、追求理想的血液。“人民終歸要做主人,共產主義事業終究要勝利。”這是24歲的毛澤建在就義前寫下的對共產主義革命理想的信念。有此信念,才有必勝的信心,才有“雖萬人吾往矣”的專一與勇敢。共產黨人、革命先烈們就是有著這樣永遠不變的信念,才能一個個投身拯救萬民的革命火爐中,延續革命火種,燃成燎原之勢,最後在中國大地上燒盡日本法西斯和國民黨反動派。正是有了這種信念,才有了一個一個的耀眼的星光,匯聚成普照天下的光芒,照亮億萬苦難的黎民。把這種矢志不渝的信念,傳承到自己身上,化作自己追求共產主義理想、追求人生夢想的血液,流淌身上、心間,定能讓自己在前行的路途中心無旁騖,一往無前。

二是感受紅色家書中艱難困苦的絕境,化作自己居安思危、奮力拼搏的經脈。“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這是王孝錫被捕後在給父母的訣別信中寫道的。那種就義前的英雄氣概,任誰聽聞都會為之動容。“不管病與不病,都要被敵槍斃的。”小時候病了,我們的父母、老師可能會說今天不用上學了,而在艱苦革命年代,方誌敏在信中告訴了我們什麼叫作真正的“絕望”,那不是你病了就可以不用被敵人殺害的。革命的勝利、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倍加珍惜。也許身處那個年代,我們也會有拯救萬民的衝動,但恐怕沒有誰會主動放棄現在的安穩生活,回去過那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殘酷日子。現在的我們,需牢記曾經的恥辱,居安思危、勵精圖治,繼續奮力拼搏。否則我們一旦弱了,外界帝國主義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感受紅色家書中傳遞出來的艱難困苦絕境,就是要讓自己感受到那種“坐不住”的壓力,讓自己能充分感受到新時代的美好,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短暫的一生,持續綻放蓬勃的生命活力,為國、為民、為自己畫出一筆筆鮮豔的色彩。

三是銘記紅色家書中至死不屈的意志,化作自己堅韌不拔、頑強向上的筋骨。

“刀放頭上不膽寒,要殺就殺,要砍就砍,要我說黨,我決不說。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劉紹南在《壯烈歌》中表明瞭自己永不叛黨、死不背叛革命的決心。臨刑前,敵人更是喪心病狂地企圖以他妻子正懷身孕、父母年過半百勸降劉紹南,但仍被他嚴詞拒絕。這是何等堅定不移、頑強不屈的意志,常人難以做到,英雄恐怕也很難做到,但是25歲的劉紹南他做到了。試想一下我們自己,當面對生活上巨大挫折、萬千痛苦時,我們能否有他那般頑強的意志,始終向上。當我們面對工作重壓、業務重擔時,能否有他那般堅韌不拔、奮勇向上的意志力。這種革命先烈身上強大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後輩銘記傳承。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紅色家書中的一字一筆,都是革命先烈們內心最深處的寫照,是我們舉步前行的精神養分。傳承《家書》中的精神力量,必能卓有成效地提振我們的精氣神,讓我們不僅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能得到巨大的鼓舞。希望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能傳承家書精神,昂首在新時代,以堅定、堅強、勇敢的狀態,過好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一生。

「红色家书读后感」把家书精神融入血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