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战争中防空高炮对航空兵的威胁大吗?

Wenziying

传统的大口径高炮实际上已经基本被防空导弹淘汰,被防空导弹取代,但是并不代表高炮就无用了。

图为越战时期美国F-105D 正在紧急规避一枚 SA-2 导弹。就像很多美国飞行员所说的那样,萨姆2防空导弹就像一枚飞向你的电线杆。那种威势非常惊人,为了躲避防空导弹的攻击,那时候因为地球曲率的阻挡,所以当飞机采用低空飞行时,雷达的探测距离会很短。

这时候高炮就有用武之地,图为越战时期普通高炮与防空导弹配合使用。因为美军飞机只能低空突防,飞行速度和机动性都受到很大限制(低空阻力大),而防空导弹的雷达还不一定能够发现,低空飞行的飞机,导弹也很难掉头打,所以防空高炮就能轻易的打下进入射程的飞机。

在越战中其实7成的美军飞机是由高炮击落或者击毁的。

现代防空导弹已经有很大的进步,采用垂直发射,不但反应更快,而且能够360度的全向攻击,对于低空目标也有很大的毁伤效率,而且加上预警机,采用三军数据链能够联合作战,防空导弹也能很远发现低空突防的战斗机。

但是高炮也仍然有很大用处,那就是补漏,所以现代防空高炮通常口径已经在40mm以下,同时采用自行化设计,提高了机动性,陆盾2000就是和防空导弹组成。

尤其是在陆军的野战防空方面有非常强的作用,毕竟防空导弹阵地是不容易伴随陆军单位进行机动的,图为我国的04式自行防空炮(上),与红旗17(下)组成完整的野战防空系统。导弹对高空中远程的空中目标,而防空火炮对付低空,近程空中目标。


木荣雨北

很多人认为现代战争都是导弹的天下,高炮这种武器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不然,现代战争中高炮扮演者很重要的岗位,对航空兵有着更大的威胁,目前全世界也在一直大量研发更先进的高炮系统,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高炮的主要用途,防空导弹如爱国者,S400这些防空导弹属于区域防空,是对国土安全,城市,重要战略要地进行防空保护,那么在战争当中,军队的阵地,行进中的军队拿什么保护呢,这就是高炮。那么跟区域防空导弹比,高炮有什么优势呢?

新时期野战防空的典型作战目标为强电磁干扰条件下,超低空突防的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

防空导弹有几个弊端:

1、抗强电磁干扰能力弱。

2、反应速度慢。

3、由于最小有效射程/射高的限制,存在作战盲区。

4、低空突防的目标常常受地形限制,开火窗口有限,对于导弹来说往往没有二次开火的机会。

受制于上述几个缺点,其作战效能受到了限制。但是这些恰恰都是高炮的优势:

1、抗强电磁干扰能力强。

2、反应时间短。

3、最小射程/射高短,作战盲区小。

4、具有自动校射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校射命中。所以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小口径速射高炮对于野战防空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全世界都在研发弹炮一体的自行防空系统,如我国95式弹炮合一系统,一辆的价格比最新的99式主战坦克都要贵,是陆军最贵装备

防空系统上的导弹和高炮形成高低搭配,高炮可以以1000发/分钟形成巨大的弹幕,让空中目标无法躲避,而车载防空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高机动追逐敌机,这种武器不但可以作为阵地防空使用,还可以伴随坦克集群,机械化部队进行转移。

同时为加大防空密度和火力,各国在陆军身上都移植密集阵系统,如我国的路盾2000。这个东西想必大家都了解,每分钟上万发炮弹,不但能防空,还能拦截导弹。

另外现代的自行高炮和弹炮合一武器系统都自带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系统,既保障的精准度又可以独立作战,目前这样的系统相比较区域防空导弹,它对于隐身战机威胁性更高,所以,高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防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心情孤帆

现代化战争,尤其最近的美伊,美利战争表明,以及观察今天的美叙战争,防空高炮对航空兵的威胁正在逐步减弱,最多就起个补充和威胁的作用。

这并不是说高炮的威力减弱了,而是它的目标:飞机的科技装备提升太快,高炮自身技术发展达到了极致,所以它仅能配合防空系统作战计划,达到捡漏目的。

现在的三代战机,已经接近超音速,高空高速已呈常态化,更不用说升级的电子技术,干挠设备,以及被动保护装备。

现代化的三位一体立体作战,飞机未来,电子作战飞机就把地面雷达屏蔽,而高炮需要雷达指引目标,雷达成了聋子,高炮就只能瞎打。通过利比亚,伊拉克战争,我们看到,城市高炮基本对三代机无用。

因为战争是各兵种配合作战,所以单独把高炮作为防空主力来看,高炮的作用确是不大,但不能说高炮就失去意义。高炮也需要现代化技术支持,与防空导弹,雷达,卫星等组成立体的防空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对低空物体,高炮能产生作用。

但是,在战争的过程中,低空突防的三代机就失去了意义,低空突防的都是隐形的五代机。所以高炮的作用,效果实际上折扣很大。

美国现在已经挑起叙利亚战争,请各位网友仔细观察,看美叙战争,到底是高炮和防空导弹,谁在起决定作用?立马分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