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前幾天聽房產中介朋友說,週末一二手房inspection, 來了7組客人,每位都做了銀行的Pre-approval,但就是沒有一個人出價。我以為是房子的問題,查了後,無論是房子還是價格都沒任何問題。

之前一同事刊登的情人港轉售物業,82萬1房朝東,內部50陽臺10,租金能在700-750澳幣/周。這租金回報也是沒誰了。價格給得也非常實在。結果也是感興趣的買家很多,就是沒人出價。

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補充說明,已經賣出去了)

看了下悉尼市場上的上一週2手房售出情況,東區的房子該上4一樣上4,內西好點的2房也都在100萬以上,北部海灘Dee Why看水的2房還是要140+, 連東南區的不帶車位的1房都賣了80+。從數據看,市場大的問題沒有。

今天一則新聞說,一個買家看好了一個120萬的物業,出價115萬,直接讓賣家給轟走了。其實今天市場上的買家還是挺多的,都是要買房的,有些想撿漏,我也理解,但你也得差不多吧,怎麼,非要人家400萬房子給你打個七五折麼?

的確,現在斷章取義的人挺多的,恨不得所有的高價物業成交故事,都能成為自己的素材,恨不得自己對於市場不好的判斷能夠成功找到慰藉,可事實上,你想象的市場變化遠比實際的市場要大。

所謂的撿漏,是給懂市場的人準備的,沒知識,光有錢是不夠的。看看下邊這套房子,位於上東Bronte,翻新過的。佔地只有340平,上週賣出去的。

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都說2018年澳房能撿漏,切,你說的是“白送”吧!

2011年賣出價位375萬澳幣,上週750萬拍前賣出,比指導價高出了75萬澳幣,當然是有溢價的。

所謂的價格中有一點非常重要也特別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機會。

你多花的錢買的是機會,因為不是你有錢就一定能買到你想要的物業的。當機會給你的時候,你想抓,別人也想抓,你多花的高於市場價不會白花,因為下次你賣的時候,接盤人也要為此付出代價。

如今的市場,可能只是機會的價值在下降,但房子其所附加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難道你是想機會不花錢,房子也少花錢麼?除非賣家是個大傻子。

《論語》講“過猶不及”,就是說事情做過頭,或者做不夠都是不合適的。所以溫馨提示那些不那麼懂市場,又打算今年買房的朋友們,差不多得了,市場無非就是感了個冒,還沒晚期呢,是你自己劇情進展太快了。

感謝閱讀!

大悟

寫於日本東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