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曾仕强?

学点厚黑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一个到处贩卖廉价国学的人,对他总有那么一丝丝警惕,披着所谓传统文化的外衣,大肆赞扬,过度解读,弄得古人各个牛气冲天,现代人各个笨如企鹅。对于这种人我们一定要警惕,过分吹捧的国学,基本上就是捧杀。

尤其讨厌的就是打着周易旗号的管理学,将管理就讲管理,扯到周易上面干什么,看过他的讲座,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索然无味。都是些无关痛痒,放到哪里都对的正确的废话,把周易说的无所不包,也无法掩饰周易就是一本算卦书的基本事实。朱熹连蒙带猜都搞不懂的周易,你拿来一直吹捧,混口饭吃可以理解,说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实在难以认同。

曾仕强的视频是各大机场车站的热销读物,大凡热销的,都带着功利的性质,急于求成的渴望,和不求甚解的内心。曾仕强就是抓住了人们渴望成功渴望装一把文人的心里,专门讲些似懂非懂的东西。

以前批判国学确实是过分了,但把它捧上天,显然比过分的批判呀跟恶劣。一个靠嘴吃饭的人,基本上跟郎咸平一个路数,我们一定要明白,他讲座就是为了卖钱,所以是高论层出不穷,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

神话国学,并不能让人们真正喜欢,弘扬传统文化,先要剔除糟粕,认清本质,一个劲的鼓吹,那就不过是商人的本质了。


昭烈名臣

第一次斗胆评论一位智者。

我目前是一位国际汉语老师,主要工作是教外国人学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由此对曾先生的国学学问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曾先生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博士,以及多个外国大学名誉博士,后任台湾智慧大学、交通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衔头太多,不再赘述。

曾先生在大陆的名望来源是对于“国学”的深刻理解和巧妙直白的表述,而不单单是中国式管理学。曾先生的整个学问本身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点,教人向善,导人行道,劝人修德,使人圆满。

曾先生的世界文化视野非常广泛,在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上,很少有他那样看得那么深刻,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讲得那么通俗易懂。

在大陆,曾先生是以在百家讲坛讲《中国文化的特质》、《易经》等节目为人所知的。随着国内文化自信渐起,国学也越来越热,曾先生也为更多的世人所了解和认识。

这些年,我几乎看完了曾先生在网上所有的视频,才敢写这么几句:第一,曾先生讲的《易经》全面深刻,不神乎其神,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去探析我们国人的思维路数、精神、信仰和民族灵魂,值得大陆当代学者深刻反思和学习。

第二,曾先生讲《中国文化的特质》,深刻的中国文化精神被他巧妙、轻松、幽默的话语娓娓道出,让人耳目一新。如若你真的懂中国文化,你会发现如果自己来讲,差距何止三千万?

第三,曾先生讲《道德经》是我目前看到所有讲述中最到位、最深刻的,以智慧贯穿讲课内容,让人受益匪浅,又利于中华道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第四,曾先生讲历史故事和人物,也是以深刻为见地,以轻松幽默为话语方式,值得任何做老师的学习。讲三皇五帝、伏羲、周公、姜子牙、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张良、诸葛亮、康熙大帝、曾国藩等等等等,都不仅是在讲人物故事,更深刻的讲出了历史道理,人性善恶,以及文化本质。

第五,曾先生为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复兴做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在当今这个文化冲突的年代提升了文化自信,历史功绩定会为历史书写。

据悉,曾先生年前查出癌症,但依然每日笑容满面给网友们信心和微笑,这种精神我想只能是深刻领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后才能具有的吧!也希望曾先生早日康复,长命百岁。


保哥谈

最早知道曾仕强,是在一个关于管理讲座的光盘里,偶尔看了看,觉得讲得挺好的。

觉得他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日常生活表现有感受,能总结出来的人。

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国人的话,有时候是一种礼貌和客气,或者是一种文化体现。

比如,你到朋友家去,正好碰上他们全家在吃饭。对方肯定要礼让你:“来,来,来,一起吃吧!”

如果你当真了,真的坐下来,就会发现很尴尬。你很尴尬,他们全家也很尴尬。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虽不能说比比皆是,但的确很多。

后来,我还在报社工作时,出于管理工作的需要,组织中层干部和员工学习管理,倾听讲座时,我就推荐了曾仕强的视频。

我本人,还专门买了他的《曾仕强管理全集》《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谈中国文化》等,反正,虽然不是全部,但他写的书,我基本上都读了。记得他好像还专门写过一本关于胡雪岩的书,也看了。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从国人日常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他是一位达人。

而且,他很会讲课,操着一口台湾普通话,语速很快,个别到时候,还有点吞字。

但往往讲得声情并茂,活龙活现,效果很好,可看性强。

再后来,有一天,山东教育电视台的一位朋友,知道我喜欢曾仕强先生,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晚上他们要请曾仕强先生吃饭,问我愿不愿意参加。

我一听非常高兴,就赶了过去。那晚,朋友还专门安排我挨着曾先生。席间,我也插空和曾先生做了交谈,也请教了他几个问题。

那天,他是夫人一起的。先生为人谦和,亲切,文质彬彬,很有些长者风范。

再后来,就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看了一些他讲的《易经》。

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易经》差不多是最难讲的一部。

但曾先生讲的《易经》,几乎能达到老少咸宜,妇孺皆懂,传播度极光。

事实上,在这之前,曾仕强已经在业界成为知名人物,但先生在普通百姓中的知名度的大幅度提高,主要还是因为这一次。

但是,也得客观的说,曾先生在对《易经》破解中,有些地方,也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和嫌疑。对于一般电视台观众而言,倒也无妨。

再后来,也就是前不久,从网上知悉了曾先生罹患癌症的消息,赶紧和山东教育电视台的那位朋友求证,得到证实后,不免唏嘘。

因此也曾在内心,为先生真诚的祈祷过。

作为一个文化专家,即便是在对待癌症上,曾先生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和谐心态。

据说,病情还真的得到了缓解。

以上这些,就是我和曾仕强之间的交集与缘分,印象和评价。

他是一个好人,名人,管理学家,文化专家,长者。

祝愿他康复、愉悦、多寿。


手机摄影艺术

第一次听说曾仕强教授,是在书店偶尔看到了一本书——《易经奥秘》,当时也是好奇,随手拿起来翻了翻,可翻过以后却已放不下来,书里用很通俗形象的例子解释了易经起源以及八卦的形成,让我瞬间有了共鸣,从而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当时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因为之前的各种关于易经的版本虽翻译成白话,却依旧晦涩难明,让人提不起兴趣。

通过这本书开始留意并阅读曾仕强教授的其他书籍,他对老子的讲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拉家常般把艰涩难懂的《道德经》讲的深入浅出,让人不能不钦佩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后来又看了几段曾仕强教授的讲座视频,言语诙谐,经常用身边日常小事诠释深奥难明的哲学问题,让人茅塞顿开,并以现代人的眼光透彻解析历史人物,诙谐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睿智和蔼的老人,为弘扬国学文化,来往于海峡两岸,在其花甲之年依旧精神矍铄的带我们遨游于易经的世界,让我们与老子,孔子等圣人进行心灵对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恨不能将自己肚子里的所有文化典籍在有生之年一股脑倒给后人,我感觉出了他的急切与期盼。


澹台烛灭

我没有资格评价曾仕强教授。但我学习研究教授的著作,视频,音频等超过十年。深受教授智慧的洗礼,对教授很有仰慕之情。我在教授哪里学习或者教授教会了我以下几点:

一:曾教授是传播正能量的智者。教授的著作都是劝人向善,不迷信,不造作。他对人性的研究很独到,对人性的把握也很合理。教授说:人的修为就是“求得好死”,从合当中来看分,分不是一分为二,合理就是你的良心安不安,做事以德为先,尽人事听天命等等。

二:曾教授是东方管理大师。他对东西方的管理有很深的分析,管理就是管事理人,中国人就是不喜欢被人管,但是你不能不理,理就是关心。他的管理是符合中国人人性美的管理,造成员工自动自发的工作。他的管理思维深刻的剖析了我们的思维模式,阴阳的思维,易经的思维。

三:曾教授是文化大师。他对《易经》,《道德经》的讲解通俗易懂,让我们对传统文化体悟深刻。对《胡雪岩》《三国演义》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如何做事,特别是年轻人少走弯路。他的《中国式管理》《中国思维》等讲解让人惊叹中国人老祖宗的智慧。

我的讲解不全面,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还在学习教授的智慧。最后祝教授和师母身体健康,教授早日康复,多多为我们分享您的智慧。


品味国学

我是一位学佛之人,实际上就一凡夫俗子,因敬爱佛容,仰慕佛德,心仪佛智,故而追随佛陀芳踪。论说,不该趟这个浑水,妄论人事是非。但我目前只有这个层次,反而认为,学佛之人,没有哪个地方不能染指插足的,只是要观照不迷,秉心公正,率性直言,又有何妨?!

说实话,对于曾老,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我只是悄悄地做了几次旁听生,看了一下评论区,于是就有一股冲动,想罝置喙,插插嘴,但总算克制下来了。可这次机缘,着实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对于世间的名人,我没有太大的敬畏心,真的,我只保持一份真实的尊重,这就够了。名人咋了,高人一等?我从不这样认为,他只是在他职业领域,或有业绩,或有名望,但这并不能代表代他有智慧,有德行,现代很多名人都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这一点!而我,只敬佩、爱戴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决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没办法,我的心性生来就这样。对于曾老,我知道他知识很渊博,名望很高,也很健谈。但我个人认为,他太自负,很不理性!明明不是那么熟稔的领域,明明不是那么正确的观点,他能信心满满,谈笑风生,一付举重若轻、舍我其谁的得意神态。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资格评判他老人家,但一个总的法则我是深信不疑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问题就来了:他真的就永远正确吗?他真的对于真理实相了如指掌吗?他的观念、论述真的就完美无缺了吗?他为什么就没有一点谦逊之态呢?这真是个修养深厚、智德双馨的老人家吗?他真的可以为人师表吗?晚辈真的能受益非浅吗?他就没有误人之嫌吗?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我的脑海就不会泛起这么多问号,别人也可以无视他的表演,顶多把他的表演认为是推销自己和卖弄学识。但他恰恰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学者,而名人在常人的眼里,那是具有极大权威的,是可以吓得死人的,不由得我不起忧虑,斗胆托出自己的肺腑之言。今天的本意,并不是存心非议长者,逞口舌之快,我只是企图通过自己的思路,为有缘人作个呐喊:不能被名人的光环炫晕,要保持应有的清醒,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尊重人格,不慕虚名。应如佛陀教诲的:依法不依人!若论对曾老的观感,我作如下评判:名人中的凡夫,凡夫中的名人。如有失公允,欢迎理性拍砖,切莫感情用事,横蛮泄忿!若有冒犯之处,敬请雅涵!抱歉!抱歉!


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曾教授的课很早就听了,讲得很幽默,也很有用。但我不认为他这些幽默、有用的东西是国学的成功,更不是国学原著本身的意思。而是曾教授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积累,强行将国学拿来进行一套符合自己经验的解释。对不上的就东扯扯、西扯扯。掺杂了许多牵强的东西进去。

首先,在我看来古代人的思想价值多数是在简单地观察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总结出来的内容,大部分语境已经时过境迁,完全不适用于当下。偶尔有几句话说的和当下某些情况类似,也只不过是巧合。

世上本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如果各位先贤活到今天,恐怕他们的理论也已被自己修改的面目全非了。而现代人却还拿着最古老的文本,企图从字里行间找到宇宙之真理,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因此凡是看到类似“某某古人预见到某最新科学发现”或“某某最新科学研究符合某某古人的著作”的标题,你就可以判断这是一篇赚眼球的文章。古人是真的,科学发现是真的,合起来是就是作者的牵强附会。

其次,说回曾仕强教授本身的管理学课,讲得还是有道理的,他最出彩的地方是讲透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说话技巧”。这是他讲课里最精华的地方。中国固有的一些规矩、习惯、旧礼,为什么会存在,以及这么做的好处,他都能讲得透彻,包括中国人骨子里的小心眼儿、潜规则也往往令人捧腹。但即便曾老本人,也多次说过“理才是最核心的,其他都会变化”。举例来说,有人说荒郊野外遇到尼姑会倒霉,曾老的解读说,这叫保护尼姑,怕尼姑被男人奸杀。但这个说法可能早就已经发展成“在任何地点遇到尼姑都会倒霉”,这个情况难道还不是迷信吗?可曾老对这些内容是避而不谈的。

总结一下,任何的道理或者结论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某个结论之所以正确,一定是符合了某些环境条件和人性心态,掌握了这背后的逻辑和技巧,根据环境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大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坏坏256129441

我的回答很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思想方面更是层出不穷,想要理解中国文化就要从根源理解,但是五四运动让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至今为止没有定论。

随着五四过去之后,人们发现被五四打倒的东西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人们又开始讲那些好的东西重新整理发掘。

在挖掘整理的过程中,一些人开始发现人们对传统的需要,于是乎有人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域的东西开始挂钩。

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结合到一起,生搬硬套在一起,注定失败的。

很多人讲国学就故弄玄虚,张口就是宇宙众生怎么怎么样,然后说一堆概括性的话,人们就认为说的对,因为确实说的对,概括性的话从头说到尾适应于任何领域。

曾仕强,管理学出身,杜鲁门州立大学硕士,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牛津大学荣誉博士。这些头衔都是真材实料,曾先生也是有真才实学,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他是管理学出身。一个管理学出身的人去讲易经,你会相信吗?就算是讲的好,也仅仅是一位学者,而不是有人口中的国学大师。

中国人骨子里面中庸,但是碰到事情却是极端。近代的中国落后于世界,于是乎我们从根源上把自己否定。评价别人也是一样,不是大师,就是一文不值。

有人口出狂言:曾先生是200年才出的国学大师!我想曾先生本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无奈,这么说的人,你把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马一浮、陈寅恪等人放在什么位置?

我这么说以后,肯定会有人说我诋毁曾先生,我没有诋毁曾先生,我只是希望大家回归理性,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有自己的思考。

国学不是成功学,他是中国学术的总称;国学不是万能的,要不然中国近代也不会落后;国学是有用的,他会告诉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过去,面对生活。


诗书君

评论区激辩是

思想的开化的开发,是利也是弊

探讨对错,其实谓阴阳,对是错,错也是对

探讨优劣,实谓阴阳,优也是劣,劣也是优

探讨精华和糟粕,实谓阴阳,精华是糟粕,糟粕也是精华

易经本身的思想是不能说的因为说了就是阴阳不平衡在转变了,当然转变是为了平衡

比如我看了评论的各方评论心理判断和悟就是阴阳平衡,如果我打字也来评论,说曾仕强的思想好就是不好,不好也是好,实谓阴阳变化,易经的深奥之处就是无为

评论区的评论者发出评论也是有违背易经的智慧

就是讲曾仕强本人的人格我没有任何发言权,他的思想在公众媒体播出了就是让人评论的开始

就曾仕强的思想解读中国文化而言,有些颇词确实解读的有失偏颇,如敬畏天,每天就是心理敬拜天就会有福这样的言论就是偏颇之词,这是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我们中国文化就是易经思想的哲学思想,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出现阴阳不平衡,太多案例,每天都在身边发生。

儒释道说的就是教人行为准则,如果一直执行就会出现近代历史的现象磨灭了人的斗争的意志,就会成了羔羊

但是不用我们人担心,因为还是阴极至阳,阳极至阴,如家族兄弟之争,当有外部环境来犯,就会出现一致对外

另易经的思想就不能都理解他解明白他,然而又无法解明白,所以有人就会解读为说了等于没说,但这又是其高深之处

回到曾仕强的思想解读中国文化,我听过看过部分,其中无立场的我都好好参悟,而有立场的我也参悟

接下来我想会让很多人抵制,有人借曾仕强的影响力谈儒,谈佛,我都认为是狭义的所谓智慧,有拉拢名人效应来加深自己的思想的植入,就算解释再多也不能摆脱嫌疑

佛有很多的像自己都无法自愿其说,最后只能嫁接6道轮回来圆谎,儒家思想同样在磨灭人的智慧,他们都在束缚我们人的智慧的道路上行走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讲天地人都在道里,这里有唯心和唯物,其他的思想总是能找出漏洞,但是唯独我们中华文化的道家思想永恒不变,你佛来我们这里也要在道里行走,你儒还是在我们道里行走,包括并不限于这两家,所以道家从不拉信众,除此都在做这个动作,不是明显比道的思想略低了吗

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不用哪个人来带路来开化,你讲不讲都在哪里,你做不做还是在哪里

道讲的意思是人就是天地人,天也是天地人,地也是天地人

道还衍生了各行各业的指导思想,中医、从政、从商、从民、从文武、从当下的科学,从生死皆在道

道在我们中华儿女的骨髓里在我们的臆想里,我们纵观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起伏跌宕无不是在道的思想里交替

我们中华文化从来就是超过了很多的思想因为已到了无法再超越

如果你看完评论感觉不对那就是我的对,你完全认为对那又是我的错


爱讲道理的怪叔叔

很感激曾教授。有人说他讲得东西很俗,其实俗就对了,能把深奥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不简单,才是大智慧。

正因为曾老能够结合生活,把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分析的十分透彻,所以才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与喜欢,使更多的结识了神秘的易经。

听曾老的讲座,很是享受,他的语速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幽默风趣,易于接受,做到这一点也相当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常听教授讲座,每次都能让人豁然开朗,大部分言论都能说到心里去,让人茅塞顿开,拨云见日,对人我们的为人处世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常在头条上搜曾仕强老师的视频,因为时间常被分割,所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看些段视频,一样有很多收获。

看多了曾老的视频,感觉老人可亲可敬,犹如亲人。

鄙人对易经知之甚少,无法评论曾老对易经的造诣到底多深,但他至少帮我扣开了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门,很是感谢。碰到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幸运!

祝曾老少些病痛折磨,相信他能坦然、客观面对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