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麦米,不是人们所说的燕麦,而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随着近年来农业技术的提高,每亩的产量也不超过200斤,才150斤左右(75KG)。是不是很少呢?那我们农民又为什么要去种它呢?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麦,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是原产中国的燕麦品种,一年生植物,所以年年都要种,挺麻烦的!但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早在三国时期,山西一带就开始种植莜麦。将莜麦加工后,可成莜麦米。莜麦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各山区、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近些年来,全国播种面积下降,但由于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平均亩产从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常野生于山坡路旁、高山草甸及潮湿处。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只能在春季播种,较南地区可以秋播,但须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成熟。农业生产遇到问题,中国最大的农技问答“云种养”平台,数万名优秀农业专家,时时在线,免费解答。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麦内含有一种燕麦精,具有谷类的特有香味,果实可磨面制粉作各种面食。种仁(青稞):成,平、凉。下气宽中,补虚益气,除湿发汗,止泻。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内蒙西部被誉为一宝,也是坝上地区三宝的第一宝。莜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面具有医药保健作用,用于产妇催乳、婴儿发育不良以及老年体弱症。莜面属低热食品,食后易引起饱感,长期食用具有减肥功效。此外,莜面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E、叶酸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含有的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也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莜面因其制作、食用方法灵活多变,搓、推、擀、卷,花样翻新,可制成麦化罐头、饼干、燕麦片、糕点,食路越来越宽了。食用时可辅以新鲜蔬菜及酸辣汤冷调凉拌;也可用热羊肉汤、熟土豆伴餐。并可按各自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故善食者口味常新.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晋西北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了花样繁多的莜面吃法。以五寨为例,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状的"猫儿朵窝窝";可搓成长长的"鱼鱼";用熟山药泥和莜面混合制"山药饼";用熟山药和莜面拌成小块状再炒制成"谷垒";将生山药蛋磨成糊状和莜面挂成丝丝的"圪蛋子";小米粥煮拨鱼鱼的"鱼钻沙";莜面包野菜的"菜角";更直接地将莜面炒熟加糖或加盐的"炒面"等等,各具风味,百吃不厌,莜面食品常常用以待客,并作为礼物相赠。

产量最低的粮食,亩产低于200斤,可还有农民愿意种,这是为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