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下曾經的“六一家屬院”

銀杏樹下曾經的“六一家屬院”

李康在銀杏樹下講述曾經的大院生活。

每當高遠董事長李康從公司大樓下來的時候,一眼就能看見對面小區裡的那棵200多年的銀杏樹,童年的美好記憶就會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回放。

“我是從‘六一家屬院’走出去的孩子,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現在的我。”李康動情地說。

銀杏樹下的“六一家屬院”,對一些年輕的晉城人來說很陌生,但這卻是一段珍貴的晉城記憶。因為遇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院子裡的人的生活,也在這激情燃燒的40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銀杏樹下曾經的“六一家屬院”

李康姐弟三個坐在牆上糊滿報紙的老房子裡。

1 大院就像一個大家庭 守望相助不分你我

提起“六一家屬院”,就不得不說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961年6月1日,“六一小學”正式成立,位於現在的晉城三中,也是晉城三中的前身。學校剛成立,李康的母親魏連葉就被分配到了學校擔任音樂老師。為了工作方便,李康的父母就在學校附近(現在的書蘭眼鏡店)租了間民房住了下來。1963年,李康出生在這裡,他還有一個比他大1歲的姐姐李芹,比他小5歲的弟弟李凱。

1968年,“六一小學”取消了高小,小學改為五年制,開始設立初中班,“六一小學”改稱“六一學校”。1969年,城關中學和回民小學被合併了進來,為了安置老師住宿,原來的城關中學就成了“六一家屬院”。李康一家就在這個時候搬進了“六一家屬院”,開始了大院生活。

當時“六一家屬院”裡住著20多戶學校的家屬,大院全是簡陋的平房,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東西院子各有八九戶居住,中間院子有五六戶,李康一家在家屬院西邊的院子,小院子呈長條形,他家住在最北面的堂屋,一家五口擠在一個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裡,盤上一個火炕,就放不下什麼傢俱了,因此每家都會在門外搭個小棚子作廚房。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物資匱乏的年代,條件雖苦,但鄰里關係特別和睦,就像一個大家庭。

回憶起大院的生活,今年已經81歲的魏連葉打開了話匣子,彷彿一切都剛剛發生的一樣。

“大院裡的人都把鄰居的事當自家的事。”魏老師說。那時候,大人們總是很忙,給孩子們做飯就成了大問題。每天,一家人吃過早飯後,魏老師會像其他老師一樣在院子裡的爐子上熬一鍋小米飯,算是一家人的午飯。因為火候很難把握,經常不是糊了就是不熟。這個時候,院子裡一位熱心的吳大姐,就主動擔起了幫大家照看的責任,看哪家的飯太稀就加點玉米麵,哪家的火太大就添點煤……保證家家中午都能吃上可口的熱乎飯。還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做飯時,鍋裡撒出的熱油把自家的小棚子點著了。當時的情形把這位女老師嚇住了,愣在原地。幸好,李康的父親李培連一個箭步拉開了女老師,迅速鏟了一鍬煤蓋在了著火的油鍋上,並招呼院子裡的人把剛燃起的火滅了,避免了一場火災的發生。

要是遇到哪家顧不上照看孩子,總會有鄰居主動招呼讓去他家蹭飯,李康笑稱:“我也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那時候,孩子們都喜歡在院子裡捉迷藏,藏的地方都是自己或鄰居家的床底下、門後面、衣櫃裡……整個大院就像一個大家庭,守望相助、不分你我。

銀杏樹下曾經的“六一家屬院”

李康一家合影。

2 抓住恢復高考的機會 大院裡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銀杏樹下,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等到秋天的時候,老銀杏一樹金黃,煞是好看。小傢伙們可沒空欣賞美景,而是會拿起彈弓,打樹上的白果,“我那時候打得很準,打十次中八九次。”李康笑著說,這也是孩子們最喜愛的遊戲之一。

父親要上班,母親要上課,5歲的李康便由姐姐帶著,當姐姐上課時,他就在教室外的院子裡玩,學校後來照顧他,讓他也和姐姐一起上了小學。

李康的父母都來自農村,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晉城師範,家裡從小就有濃郁的書香氣,對知識的渴望,對文化的尊重,成了這個家庭的基因,潛移默化影響著李康。

家裡糊滿的報紙,都是李康學習的資源,經常因為看牆上的報紙而忘了舀米,看頭頂的文字忘了穿衣服……上學沒幾年,他就把學校圖書館的書看完了。每每看到他在門外昏黃的燈光下看書,母親總會心疼地說一句:“你明天考大學呢,這麼用功看書?”其實,那時候高考還沒有恢復,根本沒機會上大學。

1978年,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一開春,“六一學校”開始辦複習班,當時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差,為了讓學生們能考上大學,學校特地從南村找來一位從北京景山學校下放的老教師教幾何。魏老師則收集了很多作文,讓李康統統背了一遍。大院裡的老師也不遺餘力地為李康“開小灶”,這個幫他補數學,那個幫他補語文……

就這樣,在大家的幫助下,1978年高考,年僅15歲的李康如願考取了太原工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前身),成了“六一家屬院”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也是“六一學校”的第一個大學生,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晉城三中的第一個大學生。

有了李康當榜樣,後來,“六一家屬院”的很多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改變了個人甚至一家的命運。

從1969年至1982年,李康在大院生活了13年。

直到黃華街改造,“六一家屬院”才被拆除,院子裡的老銀杏樹則被保留了下來,新蓋的小區就成了現在的銀杏小區。

銀杏樹下曾經的“六一家屬院”

李康(左二)是大院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3 鄧小平南巡講話 大院的孩子“下海”弄潮

1978年9月的一天,李康在父親的陪伴下,坐了12個小時的長途汽車,站在了太原工學院的門前,準備開始4年的大學生活。他很清楚,對於這個剛結束動亂的國家來說,15歲的自己是多麼幸運。

“我上大學時,是班裡年紀最小的一個。”李康說,班裡年紀最大的同學已經32歲了,比他大了17歲,有老三屆的知青,也有工人和農民。

1982年畢業之後,李康班裡的大多數人去了工廠,少數人去了研究院,還有幾個選擇了留校任教。而李康則被分配到了晉東南地區科委,是同學中極少數進機關的。同年,李康一家離開了住了13年的“六一家屬院”,搬到了父親李培連單位分的房子(位於老體育場一帶)居住,大概有100平方米。“那時候感覺新家真好,再也不用一家人擠在一間房裡了。”李康現在回憶起來依然覺得十分幸福。

李康到晉東南地區科委工作後,經常帶領鄉鎮企業出去找項目,他還負責蒐集國內外的最新科技動態,給領導做簡報。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傳遍祖國大地的時候,因為時刻關注著國內外最新動態,李康敏銳地意識到機會來了,他把“下海”的想法告訴了家裡人。“下海”意味著要放下“鐵飯碗”,意味著放棄了美好的政治前途,還要面對失敗的風險,讓他沒想到的是,全家給予他無條件的支持,一致認為,男兒就該“志當存高遠”。

還有一個原因,以前大院裡的一個孩子,高中畢業之後,就在觀巷開起了服裝廠,生意十分紅火,這也給了李康和他的家裡人很大的信心。

就這樣,受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感召,李康和許多有志在市場一展拳腳的年輕人一樣,成了我市最早一批下海經商的“弄潮兒”。

4 “志當存高遠”父親的家訓影響了家族命運

李康上大學的時候,父親李培連送給了他一個筆記本,在筆記本的扉頁上,父親寫下了“志當存高遠”五個字,表達了父親對他的殷殷期望。這也成了李康的座右銘,他上學、工作、“下海”創業,都離不開這五個字的鼓勵和支撐。誰也想不到,因為這個五個字,深刻影響了李康一家的命運。

1992年,李康“下海”之後開了一家科技公司,在市場摸索經驗。1993年,他得到了一個消息,市委機要處計劃成立傳呼臺。李康果斷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拿著從銀行貸來的50萬元,1993年,李康成立了高遠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名字取“志當存高遠”之意,與市委機要處合辦了我市第一家傳呼臺。

當時晉城有句口頭禪叫“鄭州亞細亞,晉城有中亞”,中亞商場是晉城首個有電梯的商場,也是首個用飛機發傳單宣傳的商場。中亞商場就是當時的晉城地標。在中亞商場開業的時候,寫著“高遠傳呼臺”的巨幅海報醒目地懸掛在大樓外,這張寬3米,長20米的巨幅海報,是李康和他父親一起弄了十幾天的成果。就這樣,高遠傳呼臺蹭著中亞的熱度,迅速被晉城人熟知,在市場站穩了腳跟。

哥哥幹得不錯,自然也要拉弟弟一把,1993年底,弟弟李凱也被李康拉進了高遠。為了避嫌,李康讓李凱在財務部門幹了6年之久。而李康的姐姐李芹高中畢業之後,就被招工到了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從1978年直至退休,再沒換過地方。“我姐姐這一輩子很幸運,順順當當的。”李康有些羨慕地說。

1994年,高遠傳呼臺搬到了市區建設路224號辦公。那時候神利電器、中亞商場、晉凱眼鏡等一批優秀的晉城企業都在建設路辦公,此時的晉城商業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可以說,我市龍頭企業聯盟中的不少會員,都是從建設路起家的,是改革開放成就的一個縮影。

因為始終銘記父親的教誨,李康對事業有著極高的要求,高遠無論是做傳呼還是賣手機,都做到了晉城市場第一,現在,高遠已是我省最大的手機銷售商。

創業十年後,2002年,李康在鳳鳴小區買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把老母親接來跟他住,因為李康是個“工作狂”,弟弟李凱就會經常組織一大家子人出去旅遊、吃飯……一家人其樂融融。

2013年,李康的兒子也進了高遠,從事技術研發工作。自此,李康一家有了3個高遠人。

現在,高遠每個辦公室裡,都懸掛著一幅筆體不同的書法作品,內容是筆體不一樣的五個字“志當存高遠”,每當李康看到這幾個字,父親的音容笑貌彷彿還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