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家:“静候期”下,合规为不变风向

原定于“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的整改备案工作即将告于段落。眼看着6月30号就要到了,备案验收工作迟迟未推进。备案延期?如约履行?一时间坊间猜想不断。

如此静候期下,网贷行业更不能掉以轻心,之前接连发布的“1+3”制度体系早已成为响当当的监管准则,不管备案成效与否,时刻践行监管要求,是各大平台矢志不渝的信念,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普惠家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在合规征途中交出了亮眼答卷。

做好备案持久战 紧跟监管要求

对于正规运营的网贷而言,对“1+3”中的要求熟稔于心。13条红线、金融中介身份、信息披露、银行存管、备案登记等细则非常明确。在全国合规浪潮中,地方省市加紧监管追踪,纷纷在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之间推出详尽管理办法,既秉承全国要领,又符合地方发展规则。

比如厦门在发布《厦门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之后,接连推出合规审核与整改验收工作指引表、法律意见书编写指引、专项审计报告编写指引等数个文件,分别从整改要求、法律角度予以规范,并启用审计专家助力整改事宜;上海“18号文”指出“网贷机构应于2018年3月底之前完成整改……最迟4月底之前完成”;广州市则要求“4月25日之前……递交验收申请及材料”等,一时间,地方整改如火如荼。

作为网贷发展重地,北京不甘落后,早在2017年就出台《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

尤其是“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包含8大项148条,要求平台不能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不得触碰出借人资金、严禁自行发售或代销理财产品、禁止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严禁发布假标等等,落地性极强,彻底封死一些平台钻空子的把戏。

作为北京地区颇有名气的网贷平台,普惠家一直符合业务规范,平台运营真实透明,单设信息披露板块,定期发布平台治理、财务会计、运营现状等内容,用户随时在首页查阅,非常放心。此外,公司与恒丰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接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系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所有业务项目符合监管准则,赢得用户信赖。

合规成绩单:初心不改众志成城

在所有人都在关注整改延期与否的今天,第三方评测机构相继推出合规评测名单,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指引。

在“824新规”中,“单一借款人在同一平台个人不得超过20万元、企业不得超过100万元”作为限额标准是判断平台是否合规的试金石,网贷之家发布的《2018年5月网贷平台借款限额合规性监测报告》就从该角度予以分析。截止到5月底,单月单一借款人累计成交超100万元规模进一步下降,仅占比7.57%,看的出各大平台都在积极处理存量超额业务。

在如此强有力的整改制度下,普惠家通过杰出的业务数据凸显优势,更收获一众行业好评。截止目前,平台已经拥有92万多用户,累计交易金额达72.23亿元,累计利息为4.65亿,是网贷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不仅如此,从成立伊始,普惠家就将平台定位为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上,始终践行“中介”地位,并聚焦细分市场,发布“FinLife”战略,该战略推崇金融生活化的发展理念,链接不同消费场景的品牌方,实现金融与教育、旅游、医疗等层面的深度融合。

助力金融科技 风控为王

合规当道,风控始终是平台运营的内核所在。利用金融科技实现风控追求成为各大平台争相努力的方向。3月份,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带来新举措,至此,国家电子合同备案平台与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顺利完成系统对接,这标志着用户可以随时申请司法鉴定,非常权威。

该系统的对接可谓是重磅力作,毕竟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中早有规定,网贷平台在“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可见电子合同要符合规范要求,才能保障用户权益。

普惠家十分重视法律保障体系,合作的电子数据保全中心能提供合同保、日志保等双重服务,用户的所有信息数据都可以有效保存,而且合同都通过上传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予以保护,用户不用担心法律效力。

与此同时,不变努力下,普惠家再创新辉煌,接连获得认证联盟互联网金融品牌官网认证,是电子认证关键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平台还当选互联网金融科技委员会“常任理事会员单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路上发光发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